全球共赢峰会闭幕后,“共赢”战略进入“深耕细作”新阶段。林天牵头制定《全球共赢发展行动计划》三年落实清单,将160个成员国的合作需求细化为“农业攻坚”“数字惠民”“能源转型”“文化交融”四大专项,每个专项均由中枢常委牵头、军地协同、老中青干部共同推进,形成“全域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农业专项上,林家长辈带领的非洲农技团队,在原有示范田基础上,推动耐旱稻种与当地作物杂交培育,成功研发出更适配非洲气候的“共赢1号”稻种,亩产再提升25%。当首批新稻种丰收时,非洲农户自发举办“丰收庆典”,特意邀请夏国团队共庆,还将新稻种命名为“中非友谊稻”,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感谢。
数字惠民专项中,陈子墨在江山打造的“农产云展厅”模式,被复制到东南亚20个国家。当地农户通过手机就能对接全球采购商,某东南亚咖啡种植户通过平台与夏国企业签订长期订单,收入翻了三倍,他在视频连线中对陈子墨说:“从江山来的‘数字魔法’,让我们的咖啡香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能源转型专项里,沈保国的海军部队与“绿色共赢”项目组联动,在中东某国协助建设“光伏+储能”综合电站。电站不仅解决当地70%的居民用电问题,还为周边村庄铺设了光伏路灯,每当夜幕降临,路灯亮起的光带像一条“光明纽带”,成为当地民众口中的“夏国礼物”。
文化交融专项则迎来新突破,沈佳怡的“稻穗文化全球巡展”与叶紫涵的“共赢妈妈课堂”深度融合,在欧洲某国举办“母婴健康文化周”——白天开展育儿培训,晚上上演稻穗皮影戏,当地民众既能学到实用知识,也能感受夏国文化魅力。该国文化大臣评价:“夏国用‘民生+文化’的方式,让‘共赢’有了温度,也让两国人民的心贴得更近。”
期间,林天多次赴海外项目点调研,每到一处,都会与当地民众、夏国团队深入交流。在非洲某光伏电站,他看到叶卫民带领的情报团队,不仅保障项目安全,还主动帮当地学校检修电路;在东南亚数字展厅,他看到年轻干部手把手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这些场景让他更加坚信:“‘共赢’的根基在民心,只要我们始终把民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没有跨不过的障碍,没有建不成的合作。”
退休老领导们也没闲着,“中外共赢事务协调部”的老领导们定期召开跨国协调会,用经验化解合作堵点。曾分管农业的老领导,仅用一周就协调解决了欧洲某国农产品检疫标准差异问题,保障合作顺利推进。某次协调会后,老领导们围坐聊天,一位老领导感慨:“这辈子能参与这么伟大的事业,看着‘共赢’从夏国走向世界,值了!天伦这孩子,真是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延伸到了全球,有他这样的领路人,夏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都会越来越好。”
这年冬天,“共赢”项目世界地图上的“合作红点”已覆盖全球90%的发展中国家,“共赢”理念被写入多个国际组织的合作章程,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夏国方案”。林天站在中枢办公室,看着窗外飘扬的五星红旗,又望向墙上的世界地图,身边是叶紫涵、沈佳怡,远处是老领导们与年轻干部忙碌的身影。
他知道,“共赢”的路没有终点,但只要夏国始终坚守初心、携手各国、薪火相传,就一定能让和平与发展的种子,在全球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让“共赢”的光芒,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而这场跨越国界、连接民心的伟大事业,也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书写出更恢弘、更温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