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人事任免会议如期召开。中枢会议室气氛庄重,七大常委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桌上整齐摆放着最终版人事预提名单与干部考核材料,每一份文件都标注着“德才评估”“实绩亮点”“岗位适配度”三大核心维度,确保任免决策有据可依。
会议伊始,林天简要说明人事调整的核心逻辑:“此次12个关键岗位的任免,全部围绕‘共赢’战略攻坚需求,既看重干部在基层、海外的实干实绩,更注重其品德修养与群众口碑,坚决杜绝‘唯能力论’‘唯资历论’。”随后,分管组织工作的常委逐一介绍拟提拔干部情况,重点宣读了张同志在非洲推动稻种增产、李同志解决基层通信难题的具体案例,以及纪检部门的“回头看”核查结果——12名拟提拔干部均无违规记录,群众评议满意度全部超过90%。
讨论环节,常委们围绕岗位适配度展开细致交流。有常委提出:“拟提任海外项目总协调的张同志,虽熟悉农业领域,但缺乏跨区域能源项目经验,是否需要搭配一名能源领域骨干协助?”林天当即回应:“已考虑到这一点,计划让他与‘绿色共赢’项目的王工程师组成搭档,王工程师有5年跨国能源合作经验,两人可互补短板。”这一安排得到全场认可。
针对拟提任基层督导专员的李同志,另有常委关注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周正随即补充汇报:“去年某村因数字设备安装产生误解,李同志仅用3天就协调技术团队上门讲解、调整方案,最终获得全村支持,这一案例能体现她的沟通协调能力。”常委们听后纷纷表示认可,认为其“接地气、善解决”的特质符合基层督导岗位需求。
当讨论到“是否给予家族后辈特殊倾斜”时,林天明确表态:“所有干部一视同仁,林家长辈虽在非洲项目中表现突出,但仍需在后备岗位继续历练,待通过‘跨领域项目考验’后,再纳入提拔考量。我们要守住‘德才兼备’的底线,不让‘家族’成为干部晋升的‘特殊通行证’。”这一立场坚定了会议“任人唯贤”的导向,无人提出异议。
经过两小时的充分讨论,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人事任免方案:张同志任海外项目总协调,李同志任基层督导专员,王同志任中枢政策研究室主任(岗前需参加协同作战培训),其余9名干部也均获任命。投票结果公布时,会议室响起掌声,既是对拟提拔干部的认可,也是对“共赢”人才梯队建设的期许。
散会后,林天留下陆亦可、周正,叮嘱道:“尽快将任免通知下发各部门,同步启动岗前培训;对未获提拔但表现优秀的干部,要做好沟通工作,明确后续培养方向,避免打击积极性。”两人齐声应下,迅速投入后续工作。
走出会议室,阳光正好。林天望向远处飘扬的国旗,心中满是笃定——此次人事任免为“共赢”战略配齐了“实干班子”,接下来,只需上下同心、笃行实干,定能在全球粮食安全、极地生态合作等攻坚领域取得新突破,让“共赢”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