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中枢常委会会议室气氛庄重而热烈。这是林天进入核心层后,首次主持召开常委会,议题聚焦“共赢”战略下一阶段的深化推进,涵盖全球粮食安全、极地生态合作、人才梯队建设三大核心方向。
上午九点,会议准时开始。林天身着正装,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首先通报了“共赢”战略当前的整体进展:“截至目前,160个成员国中,已有90%落地农业或能源合作项目,‘数字共赢’覆盖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超500个,‘绿色共赢’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但粮食安全的区域不平衡、极地生态合作的技术壁垒,仍是亟待突破的难题。”
话音刚落,分管农业的常委率先发言,提出“粮食安全共同体”扩容计划:“建议联合东南亚、非洲粮食主产国,建立‘跨国粮种研发联盟’,同时在欠收地区增设10个应急粮储备点。”林天认真记录,随即追问:“储备点的选址是否考虑当地物流与民生需求?粮种研发如何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话语权?”分管常委当场回应:“已让农业农村部与陆亦可的督查组对接,选址优先覆盖交通枢纽旁的贫困县;研发联盟将确保发展中国家占比不低于60%,技术成果共享。”
讨论到极地生态合作时,陆亦可作为列席人员补充汇报:“目前10国科研团队已完成南极冰川基础数据采集,但部分国家对技术共享存在顾虑,建议由中枢牵头,签订‘极地生态数据共享公约’,明确数据用途与安全保障机制。”林天点头认可,转头看向分管外交的常委:“外交部门需提前与相关国家沟通,突出‘共赢’的非功利性,强调数据共享是为全球生态保护,而非单一国家受益。”
在人才梯队建设议题上,林天重点提及家族后辈与青年干部的培养:“近期有三位家族后辈在非洲、中东项目中表现突出,但不能搞‘特殊化’。后续所有提拔干部,必须经过‘基层历练+品德考核+专业评估’三重关卡,周正需牵头完善考核细则,确保‘德才兼备’落地不走样。”周正当场表态:“已梳理出20项考核指标,涵盖民生服务次数、群众满意度、合规记录等,下周可提交常委会审议。”
会议进行到正午,林天总结时强调:“‘共赢’不是口号,是要靠每一项务实决策、每一次精准落地积累起来的。各位常委要牵头抓总,既要盯着项目进度,更要关注民生实效;陆亦可、周正等一线团队要及时反馈问题,形成‘中枢决策—基层执行—动态调整’的闭环。”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我们肩上扛的是160个国家的信任,是无数民众对好日子的期待,必须凝心聚力,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实。”
散会后,常委们陆续离开,陆亦可、周正留在会议室整理文件。林天看着两人,语气温和却郑重:“第一次主持常委会,靠的是大家的支持,但后续的落地更关键。你们要盯紧今天确定的事项,尤其是粮种联盟和极地公约,有问题随时汇报。”陆亦可与周正齐声回应:“请林书记放心,一定不辜负信任。”
走出会议室,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林天抬头望向远处的天安门,心中满是责任与坚定。他知道,第一次常委会只是新的起点,“共赢”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中枢班子同心、一线团队实干、青年干部接力,就一定能在全球舞台上,书写出属于夏国的“共赢”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