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进入中枢后,以“顶层设计+基层落地”双轮驱动,推动“共赢”战略迈向全球治理新高度。这一年,他牵头的两大核心举措落地,让“共赢”从理念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实际力量。
其一,“全球共赢发展基金”实现跨越式突破。基金规模从首期500亿元增至1000亿元,资助项目覆盖80个国家,重点投向“粮食安全”与“基础设施”两大领域。在非洲,基金支持建设的100个“江山稻种种植示范基地”,让当地粮食自给率平均提升30%;在中亚,基金援建的“欧亚跨境铁路”通车,串联起E国、F国等12个国家的物流网络,货物运输成本降低40%,彻底改变了中亚地区“陆锁型”发展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在基金年度会议上评价:“夏国的‘共赢’基金,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及时雨’,是多边主义的生动实践。”
其二,“汉文化海外交流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整合全球15个汉文化基地资源,与30个国家的文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出“文明互鉴计划”——组织夏国非遗传承人赴海外开展“大师工作坊”,同时邀请海外艺术家来华创作,将“共赢”故事融入艺术作品。其中,夏国皮影戏与意大利歌剧融合的《丝路共赢》,在全球10个国家巡演,累计观众超100万人次;汉江剪纸与墨西哥剪纸联合创作的《地球家园》,被联合国总部收藏,成为文明互鉴的标志性作品。
这一年,林天还推动“共赢”战略与国内民生深度绑定。在他的协调下,“共赢”伙伴国的优质农产品通过汉江物流枢纽直达国内,美西的有机大米、北w的杂粮走进中国百姓餐桌,既丰富了国内市场,也带动了伙伴国经济;同时,国内过剩的光伏、家电等产能有序转移至“共赢”国家,在当地创造就业的同时,也为国内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实现“内外循环”良性互动。
年末,全球“共赢”合作迎来里程碑——参与国家突破100个,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形成“全球共赢协作网络”;夏国与“共赢”伙伴国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8%,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第一动力;“共赢”模式下诞生的“本土安防部队”“文化使者”“技术人才”,已形成超100万人的全球协作队伍,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民间力量。
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林天总结道:“‘共赢’不是夏国的独奏,而是全球的合唱;不是短期的合作,而是长期的同行。未来,我们要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让‘共赢’的种子在更多土地上发芽,让和平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前行的每一步。”
站在中枢的窗前,林天看着窗外万家灯火,想起初到江山时的那片稻田。从地方到中央,从国内到全球,“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而他始终记得:所有宏大的战略,最终都要落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上。未来,他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推动全球“共赢”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书写更多属于中国的担当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