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美东、美南三国独立半年,与夏国的“共赢”合作全面开花,成为美洲乃至全球协作的新标杆。林天牵头召开“夏国-美洲三国共赢协作峰会”,通过视频连线与三国总统共商合作新蓝图,各地市、各团队的成果汇报更是让这场峰会充满实干气息。
美西农业共和国总统率先展示成果:“在苏烈团队指导下,我们建成了美洲最大的智能育苗基地,不仅满足本国粮食需求,还向非洲、d国出口稻种1000万株,带动农业出口额增长40%。目前正与江山协商,计划共建‘跨洲农业电商平台’,让美西的玉米、小麦直接对接夏国消费者。”苏烈立刻补充:“我们已选派20名技术专家常驻美西,下个月会启动‘抗寒稻种’研发,帮助美西拓展高纬度种植区。”
美东科创共和国则带来技术突破喜讯:“与汉江新能源研发中心联合研发的‘固态电池’已量产,能量密度比传统电池高50%,欧洲车企、夏国车企的订单已排到明年。‘跨洲技术学院’首批100名学员已赴汉江学习,明年就能回国参与本国科创项目。”汉江新能源团队代表在视频中回应:“我们计划在美东建电池生产基地,实现‘技术研发在夏国、生产制造在美东、市场覆盖全球’的闭环。”
美南能源共和国的进展同样亮眼:“与王鹏合作的10个‘清洁能源中转站’已在非洲、东南亚投产,每月向两地输送清洁能源10亿度,同时通过‘能源-农产品置换’,从非洲换回的咖啡豆、可可已在美南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欧洲后利润翻了三倍。”王鹏笑着说:“我们已开通‘美南-非洲’能源专线,运输效率再提升15%,接下来还会帮美南建设智能储能电站,确保能源供应稳定。”
峰会期间,林天提出“美洲三国+夏国+非洲”的“三角共赢计划”:美西向非洲输出农业技术与种子,非洲向美西、美南供应农产品,美南向非洲输送清洁能源,夏国则提供物流、技术支持,形成“农业-能源-贸易”的跨洲闭环。这一提议得到三国总统与非洲代表的一致赞同,当场签署《三角共赢合作框架协议》。
会后,各地团队迅速行动:赵磊牵头美东科创共和国与非洲医疗站共建“远程诊疗系统”,捐赠50台便携式诊疗设备;张远在美西开设印刷分公司,印刷多语言版农业技术手册,供非洲农民学习;陆亦可则协调汉江外贸企业,与美南签订“清洁能源设备采购协议”,带动汉江制造业出口增长25%。
三国独立一周年之际,林天收到美西农业共和国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出席“全球农业共赢论坛”。论坛现场,美西农民代表捧着刚收获的江山稻种,用生硬的中文说:“感谢夏国,感谢‘共赢’,现在我们不仅能吃饱饭,还能靠种地赚钱,孩子也能去夏国留学了!”
林天站在论坛台上,看着台下来自全球60个国家的代表,感慨道:“美西、美东、美南三国的发展,证明‘共赢’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能改变命运、创造新生的力量。未来,我们要让这种力量传遍全球,让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能在协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当论坛落幕,林天望着美西一望无际的农田,心里清楚:美洲三国的故事,只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缩影。随着更多国家加入“共赢”网络,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终将连接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合作与共享的光芒,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