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怡生下沉念安的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沈家。沈父是退休的军区首长,性子向来严谨,得知女儿不仅未婚生子,孩子父亲还是已有家室的林天,一时没说话,只是坐在书房里翻看报纸,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版面。
沈母在一旁急得团团转:“这孩子,怎么什么事都自己扛着?咱们做父母的,怎么能让她一个人受这份罪!”
沈父放下报纸,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无奈却藏不住心疼:“这丫头,随我,倔得很。事到如今,说再多也没用,先去看看她和孩子再说。”
第二天一早,沈父沈母就带着补品赶往林家四合院。刚进院子,就看到念念正趴在婴儿车旁,小心翼翼地给沈念安递玩具,叶紫涵在一旁笑着指导,林天则在厨房门口和保姆交代着什么,沈佳怡坐在长椅上,温柔地看着两个孩子,画面温馨得让沈母瞬间红了眼眶。
沈佳怡看到父母,赶紧起身:“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沈父走上前,先看向婴儿车里的沈念安——小家伙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小手还攥着个小拳头。他原本紧绷的脸色渐渐柔和,伸手轻轻碰了碰孩子的脸颊,转头对沈佳怡苦笑摇头:“你啊,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家里说?让我们担心这么久。”
“我……”沈佳怡刚想解释,就被沈母拉进怀里:“傻孩子,受委屈了吧?以后有事跟家里说,别自己扛着。”
叶紫涵赶紧上前招呼:“叔叔阿姨,快进屋坐,我已经让厨房炖了汤,给佳怡补身体。”林天也笑着接过沈父手里的补品:“叔叔阿姨放心,佳怡在这儿就跟在自己家一样,我们都会照顾好她和念安。”
进屋后,沈父看着林天,语气严肃却没了初见的疏离:“林天,我知道这事不全是你的错,也知道佳怡这些年在国外做的事,你是个有担当的孩子,只是这事……确实让你受委屈了。”
林天站起身,语气诚恳:“叔叔,该说抱歉的是我。是我没保护好佳怡,让她受了这么多苦。以后我会和紫涵一起,把佳怡和念安当成家人,绝不会让她们再受半点委屈。”
叶紫涵也在一旁补充:“叔叔阿姨,我们现在就像一家人一样,佳怡负责技术,我兼顾医疗和家庭,林天跑项目,孩子们也相处得好。你们放心,我们会把日子过好。”
沈父看着眼前坦诚的两人,又看了看女儿脸上的笑容,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道:“既然你们都把话说开了,我也就放心了。佳怡,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沈家永远是你的后盾,不用怕。”
沈佳怡眼眶泛红,点了点头:“谢谢爸。”
当天中午,林家、叶家、沈家三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林老爷子和沈父曾是老相识,两人一碰面就聊起了过去的军旅生涯,酒过三巡,林老爷子拍着沈父的肩膀笑道:“以前就觉得咱们两家投缘,现在好了,成了‘一家人’,以后更要多走动。”
叶老爷子也跟着附和:“是啊!孩子们能互相扶持,咱们做长辈的,就盼着他们平平安安,把日子过好。以后海外项目要是有需要,咱们三家一起出力!”
沈父笑着点头,看向桌上嬉闹的念念和熟睡的念安,眼神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场意外虽然波折,却让三个家庭的心贴得更近了——没有指责,没有隔阂,只有彼此的理解与接纳。
从那以后,沈家成了四合院的常客。沈父时常会来和林老爷子、叶老爷子下棋,顺便看看念安;沈母则会带着亲手做的婴儿衣服过来,和叶紫涵、沈佳怡一起聊育儿经。有时林天团队遇到海外项目的难题,沈父还会凭借自己的人脉,帮忙对接资源,三家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有一次,A国企业想通过沈父的旧部接触“智能安防系统”技术,沈父直接拒绝:“夏国的技术,是用来守护共赢的,不是给你们搞小动作的。林天他们做的事,是为了更多人好,我绝不会让你们破坏。”
消息传到四合院,林天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有三个家庭的支持,有沈父这样的长辈保驾护航,他们的海外项目之路会走得更稳。
这天傍晚,夕阳洒在四合院的青砖上,林老爷子、沈父、叶老爷子坐在廊下喝茶,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女人们在厨房门口说笑,空气中满是温馨的气息。沈父看着眼前的场景,轻声感慨:“以前总觉得家和家之间隔着规矩,现在才知道,真心相待,比什么都重要。”
林老爷子笑着点头:“是啊!以后咱们三家就是一家人,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海外项目越来越好,这就是最大的福气。”
夕阳下,三家长辈的笑声回荡在院子里,与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这场始于意外的缘分,不仅让沈佳怡找到了温暖的归宿,更让林、叶、沈三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在时光里,共同守护着这份跨越阻碍的温暖,也守护着那份始于d国、绵延至今的“共赢”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