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任命林天为汉江省省委副书记的消息传来时,苏烈、叶无紫等人正在筹备“全球产业投资基金”的首期募资。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苏烈就带着众人找到林天,语气激动:“林哥,你回汉江任职,我们的家族企业必须跟着去!之前江山新区是‘试点’,现在汉江全省就是‘大舞台’,正好把我们的产业链在省内扎稳根!”
林天看着眼前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心中暖流涌动。他知道,这些人的支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多年并肩作战沉淀下的信任。“汉江省的产业基础比江山更雄厚,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转型慢的问题。”林天拿出汉江省的产业地图,指着上面的空白区域,“你们的家族企业进驻,不能盲目扩张,要精准补位——苏家的投资公司可以对接省内的科创企业,叶家的能源业务能帮传统工厂做绿色改造,赵家的物流网络可以打通省内的‘城乡运输链’。”
众人纷纷点头,当场就定下了初步计划。叶无紫第一个表态:“叶家的能源集团下周就成立汉江分公司,先拿出20亿资金,帮省内10家高耗能工厂改造成‘光伏+储能’的绿色工厂,既降本又环保。”
赵阳也紧随其后:“赵家物流准备在汉江建3个区域物流枢纽,把农村的特色农产品直接运到省会的生鲜市场,再通过我们的跨境渠道出口,帮农民增收。”
苏烈则笑着说:“启航投资会设立100亿‘汉江科创基金’,专门投省内的芯片、新能源初创企业,帮它们解决资金难题,还能对接我们的海外技术资源。”
叶紫涵、赵梓琪等人也纷纷响应——叶紫涵计划将中欧康养人才培训基地的分中心设在汉江省的康养城市;赵梓琪则推动江山实业在汉江建储能电池生产基地,为省内的新能源项目提供配套。
消息传到汉江省各地市,地方政府纷纷主动对接。省会城市的市长亲自带队拜访林天,递上产业合作清单:“林书记,我们市有不少传统制造业园区,正愁转型无门,您带来的这些企业,简直是‘及时雨’!”
林天带着众人逐一走访地市,实地考察产业现状。在汉江省西部的农业大市,他看到当地的优质大米因缺乏品牌和渠道,只能低价卖给中间商。当即让赵阳对接当地政府,制定“大米品牌化计划”——由赵家物流负责运输,沈佳怡的团队帮忙做线上推广,再通过叶紫涵的国际渠道,将大米销往东南亚的中资企业食堂。
“三个月内,保证让你们的大米卖出溢价,农民每亩地增收至少200元。”赵阳当场承诺,让当地官员和农民都激动不已。
在东部的工业城市,苏家的投资团队与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芯片设计公司达成合作——注入10亿资金,同时对接江芯科技的技术团队,帮助企业攻克汽车芯片的研发难题。“半年内,我们要让这家企业的芯片能装进省内的新能源汽车,三年内打入国际市场。”苏烈的承诺,让这家企业的员工重新看到了希望。
短短一个月,各纨绔家族企业在汉江省的投资就突破300亿,落地项目28个,覆盖农业、制造业、新能源、康养等多个领域。中央派往汉江省的调研组在考察后,向中央提交报告:“林天同志带领的团队,将‘江山模式’成功复制到汉江全省,通过家族企业与地方产业的精准对接,实现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效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这天晚上,林天陪着林建国夫妇在汉江省的江边散步。看着江面上往来的货轮,李雪梅笑着说:“以前总担心你在外面太累,现在看到你把事业做得这么扎实,还能帮这么多人,妈真为你骄傲。”
林建国也点头:“你爷爷要是知道你在汉江做的事,肯定更高兴。当年他在汉江工作过,一直盼着这里能发展得更好。”
林天握着父母的手,心中满是感慨。他抬头望向远处的灯火,那里有苏家投资的科创园区、叶家改造的绿色工厂、赵家搭建的物流枢纽……这些灯火,不仅照亮了汉江的夜空,更照亮了无数人的希望。
而在不远处的酒店会议室里,苏烈、叶无紫等人还在开会,讨论下一步的投资计划。“汉江省的风电资源很丰富,我们可以联合国内的风电企业,在这里建大型风电场。”“省内的文旅资源也没开发到位,我们可以引入欧洲的文旅运营团队,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夜色渐深,讨论声却依旧热烈。林天知道,他在汉江的“棋局”才刚刚开始。未来,他要带着这群伙伴,把汉江省打造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让这里的产业既有“中国根基”,又有“全球视野”。而这场以汉江为新棋盘的“胜天半子”之局,也将在众人的并肩作战中,下出更精彩、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