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夜雾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对劲,是在单位季度总结会上。
他站在幕前,演示着熬了三个通宵的项目方案,余光却瞥见台下的助理小齐正欲言又止。会议结束后,小齐攥着手机追上来,屏幕上是半小时前的监控截图——画面里,“尔夜雾”正从单位侧门走出,手里提着他常用的黑色公文包,而当时的他明明在会议室里。
“尔夜雾,这……”小齐的声音发颤。
尔夜雾的心脏骤然缩紧。截图里的人穿着他今天的灰色西装,连左耳那颗淡褐色的斑都一模一样。他下意识摸了摸眉角,指尖传来熟悉的触感,却在抬头时,从玻璃镜里看见自己的瞳孔泛着一丝异样的黄。
那不是他的眼睛。
恐慌像藤蔓般缠绕住尔夜雾。他开始暗中调查。考勤记录显示,过去一周,“尔夜雾”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打卡,可他明明习惯八点到岗;茶水间的同事说,“尔夜雾”上周主动帮实习生修好了咖啡机,而他对机械一窍不通;甚至连他独居的门口,都多了一双他从未买过的棕色皮鞋。
最诡异的是朋友小迪的反应。当尔夜雾深夜试探着提起“监控里的另一个自己”时,小迪正敷着面膜,语气平淡:“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昨天你还说那皮鞋是领导送的呢。”
尔夜雾僵在原地。他从未收过任何领导的皮鞋礼物。
第二天,他请了病假,躲在公寓里安装了针孔摄像头。当晚,摄像头拍下了惊悚的一幕:夜三点,一个与他长得分毫不差的人,从阳台翻进房间,熟练地打开冷藏箱拿出牛奶,甚至知道他习惯把药放在床头柜第二层抽屉。
“你是谁?”尔夜雾躲在衣柜里,声音抑制不住地发抖。
那人转过身,脸上带着和他如出一辙的笑,眼底却没有温度:“我是尔夜雾。或者说,我现在是。”
冒名顶替者开始系统性地“取代”尔夜雾的人生。
他用尔夜雾的邮箱给领导方发邮件,更改了项目核心数据;他模仿尔夜雾的笔迹在文件上签字,将单位的核心技术泄露给竞争对手;他甚至以“尔夜雾”的身份,向小迪提出了分别,理由是“感情破裂”。
尔夜雾试图向小迪解释,却发现自己的手机里,存着大量“他”与陌生人的暧昧短信——那些聊天记录的语气、表情包的使用习惯,都与他本人毫无二致。小迪哭着摔碎了友情纪念杯:“尔夜雾,你不用找借口,我早就觉得你不对劲了!”
被最亲近的人怀疑,被同事视为精神失常,尔夜雾成了自己人生里的局外人。他被迫辞职,搬离,躲进城市边缘的廉价旅馆。深夜,他反复看着镜,那个黄瞳孔的“自己”总会准时出现在玻璃里,用他的声音说:“放弃吧,没有人会相信你。”
转机出现在一个落霜夜。
尔夜雾在旧物箱里翻到了家人临终前留给他的录音笔。按下播放键,家人温柔的声音传来:“尔夜雾,你小时候总说自己眼会变色,知道那是你编的故事……但你肩膀有块胎记,那是真的,谁也模仿不了。”
胎记!尔夜雾猛地掀开衣服——他的肩膀确实有块胎记,形状布满醚血丝。
他立刻联系了唯一可能相信自己的小齐,让他想办法确认“冒牌货”的肩膀是否有胎记。三天后,小齐传来消息:“尔夜雾,我借口帮‘你’整理西装外套时看到了……他没有胎记,但他左手臂上有个‘烙’字纹身,你从来没有纹身!”
尔夜雾的血液瞬间沸腾。他想起冒牌货翻阳台时,袖口滑落露出的手腕——那里确实光洁无瑕。
尔夜雾策划了一场“检验真理”。他以“归还单位文件”为由,约冒牌货在他常去的岸水咖啡馆见面,同时让小齐联系了单位人事和小迪,带着家人的录音笔和胎记照片作为证据。
下午三点,冒牌货准时出现。他坐在尔夜雾对面,点了一杯不加糖的美式,和尔夜雾的口味完全相同。
“你到底想干什么?”尔夜雾压低声音。
冒牌货搅动着咖啡,黄的瞳孔在阳光下格外刺眼:“我需要一个活下去的检验。你的人生很完美——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没人会怀疑‘尔夜雾’是假的。”
就在这时,小迪和单位人事推门而入。冒牌货脸色突变,起身想走,却被尔夜雾按住手腕。
“小迪,你看他的左手臂!”尔夜雾吼道。
小迪的目光落在冒牌货的手臂上,那里空空如也。而尔夜雾猛地掀开自己的衬衫,肩膀胎记在灯光下可见。录音笔里,家人的声音缓缓流淌:“你肩膀有醚血胎记……”
冒牌货的表情终于出现裂痕。他突然从公文包抽出一把水果刀,却在刺向尔夜雾的瞬间,被冲上来的小迪用灭火器砸中了后脑。
冒牌货昏迷前,瞳孔里的黄渐渐褪去,露出原本浑浊的棕。警方后来证实,他是一个名叫陈晓的整形医生,三年前因医疗事故入狱,出狱后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尔夜雾的身份信息,花了半年时间进行整容和模仿。
小迪抱着尔夜雾哭了很久,说自己早就发现“他”不对劲——那个冒牌货不知道花粉过敏。
“可我不敢说,”小迪哽咽着,“我怕你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得了精神病。”
尔夜雾拍着小迪的背,看着窗外渐渐光芒聚集的天空。他知道,有些裂痕即使愈合,也会留下疤痕。
一个月后,尔夜雾回到单位复职。同事们对他小心翼翼,仿佛他是易碎的玻璃。只有小齐递来一杯不加糖的美式,笑着说:“尔夜雾,这次可别再让人冒充你了。”
尔夜雾接过咖啡,指尖暖意充沛。他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忽然想起陈晓在警局里说的最后一句话:“每个人都有想逃离的人生,也总有人想成为别人。”
他摸了摸肩膀的胎记,那里的温度比落霜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