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轮到骨老沉默了,沉默了许久,骨老开口:“还真是这样。”
“我就是因为睡不着死的。我失去了修为傍身,尽管意义上不属于人,却有灵魂,一直消耗灵魂力量,也要补充,却不能睡觉补充,不得不进入沉睡。”
“现在想想真的是倒霉,早点遇到幽火就好了,来你们这颗星球也是因为你们这颗星球上有破灵草这个宝物,不然我这最后一点灵魂也没了。”
骨老说罢,沉默了。
他真是因为这样死的,也不能说是死,真说起来还活着,困得呆了一些,越来越呆,最后甚至能被萧间这个凡人给干了。
其实萧间那天晚上要不是阴气盛行,让骨老的身体恢复了一点,他也不会出来的,结果这一出来就遇到了萧间,忍不住想继续壮大自己的身体。
看到萧间如此抵抗,想到了或许能利用萧间的怨念来增添阴气,所以是真的准备把萧间折磨至死。
虽然被反杀了,好在以这种另类的方式活了下来,灵魂也得以保存,还能伴随着萧间的修炼壮大。
“过去的事我不提了,我承认,白骨流确定有缺陷,还是致命的缺陷,但你还有我的《气血经》,在寿命未尽之前还可以继续炼气,寿元肯定会越来越多。”
“在寿命没了后还有幽火压制,也可以处于正常的睡眠时间,不至于日后变成我的那般模样。”
“全力修炼幽火可能会出现和白骨完全相反的情况,特别是在你日后寿元终结,成为凡人之后。”
“所以我不建议你全力修炼幽火,我完全不懂它,顶多知道用它炼点丹。”
骨老一番解释,萧间还真的感受到了白骨流的恐怖,但幽火也不差,真要全力修炼肯定以后永远地睡眠,然后又一直清醒,再睡着?
两条路虽然截然不同,但还是殊途同归了,感情不均衡都要让自己的状态不稳定,在某个时间段一直睡着。
听骨老的话,这个时间还不短。
萧间突然想起了骨老的寿命他还不知道,听他的语气,只怕远远超过旁人。
“骨老,我有句话想问你,你活了多久?”
骨老盘算了一下,然后尴尬地开口:“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后面的大多数时间我都在睡觉了,没有时间概念不过我敢肯定,我经历的岁月至少有三千万年,因为我后来回了一趟青域老家,我发现那里的标志性建筑没了。”
“吸取了一个老东西的记忆,我知道了那个东西是经历了岁月的腐蚀没的,可以说得上是寿终正寝了。”
“它开始建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它建了三万年,是多代至尊的心血,据说存在了上千万年,却已经是被毁坏了近千万年了,从那里我就猜测我活了至少两千万年。”
“再加上后面断断续续的时间,三千万年也是有点谦虚了。”
骨老话锋一转:“可其实,你能有记忆的时间,只有八十多万年。”
萧间震惊:“因为白骨流的后遗症?”
“对,很长的时间我都在沉睡,往往要跨度很大的时间才能醒来,有时候是几百年一次,有时候是数千年一次,有时候完全找不到时间依据…”
萧间大为震撼,连忙跑去浴缸里,放了点热水,泡了个澡。
“我累了,还是均衡修炼吧,我觉得那样活着还不如死了,你能经受这种折磨也是一个…”
骨老抽了抽嘴角,似乎自己的毅力被认可了,至少坚持这方面没话说。
他的灵魂确实一直在痛,痛了漫长的岁月了,现在的话多可能也是那个时候的问题,他太久没有这么舒服了。
骨老想为自己辩解,但看着萧间那笑意盈盈的样子,叹出一口气。
罢了,让你一回,我要去玩手机了。
萧间洗完澡,把衣服丢到洗衣机,然后在床上修炼了一会《气血经》,刚刚骨老把这功法的二品交给他了,就是不知道是现在才创到二品还是怕自己好高骛远。
“不管了,有的炼就行。”
现在萧间的《气血经》才刚刚到了一品境界的巅峰,甚至还是靠着高境界来推动的,这个瓶颈要是能突破对他的裨益也不小。
两个小时后,萧间终于感受到了袭来的困意,心中一喜,连忙倒头大睡。
看着萧间睡着了,骨老看着手机屏幕的东西,兴奋不已。
“这小子如此年轻,身体如此旺盛,又修炼了三种道路,要不搞一些年轻人该做的东西,多少有点可惜了…”
骨老眼珠一转,心生一计:“嘿嘿,你家人不愿意和你说男女之事,周围的事情也没有,我就用手机来告诉你。”
“就这样做,等周末,等这小子拿起手机的时候,系统就不自觉地跳转,然后…嘿嘿~”
熟睡的萧间不知道,骨老已经决定承担起某种特殊的责任,要让他走上机长的道路,为他未来的性福在考虑。
骨老只能用这种方法告诉萧间,没有办法,萧间的手机被他刷的太正了,偶尔弹窗的东西都会被他不明所以地叉掉。
这在骨老这段时间拿到萧间的手机都很明白,萧间真的没有做过,甚至完全是一个楚南。
“如果萧间知道他周末要看的东西,会不会很兴奋,哈哈哈哈哈!”
邪恶的笑容响起,骨老要开始做局了。
注:为什么骨老不在萧间一直修炼白骨的时候告诉他白骨有问题?我这里做三方面的解释,都有其中的原因。
一是因为骨老当年得到阴冥珠,自创白骨流的时候已经年老,寿元将近,所以他也在观察着白骨流在正常人身上的效果,他的白骨流也还在研究的阶段。
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太管束萧间,不到关键时候不说才是更符合他的形象。
三是因为骨老自己说了多少遍,其实都不如萧间自己去感受一下,感受一下的效果和记忆比所有的大道理都有用。所谓实践出真知,可又何尝不是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身体感受到的,而不是别人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