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帆有些懊恼自己的失态,他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脑机接口后再增加一个人工辅助简直是一种倒退,连忙摆手:“徐叔叔,我不太懂这些,只是瞎说,您别见怪。”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也不想让大家误会他是轻率和不尊重这样的设计想法,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只是觉得,既然目标是实现纯粹的脑神经控制,那么再引入外界的人工辅助,或许并不会提升效率,反而可能因为两套系统协调时的冲突导致响应延迟,给主驾驶的神经反馈造成额外负担,甚至增加最终动作出错的概率。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如完全放弃传统思维,大胆的相信脑机结合的拓展机制呢?”他想起了新赤焰号那极致简约、完全依赖脑机接口的设计,连一块多余的显示屏都没有。
徐涵闻言,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确实如你所说,外界的辅助介入并非最优解,本身就会带来新的延迟,有时甚至会干扰主驾驶的神经反馈,增加系统负担和出错概率。我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收集更大量的训练数据来优化算法,但这需要时间和资源。你这个看法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角度,我们一直想着如何从外界来弥补不足,或许思路应该更转向如何让主系统本身更加完善。”
姚晓天和周齐此时已经从机甲上爬了下来,走到平台边。听到江帆这番话,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都有些不服气。姚晓天想:这理论谁不知道?但实际操作起来哪有那么简单?周齐则更直接地认为江帆是在徐倩面前故意卖弄,真是什么都敢瞎说,一个外人又懂什么核心技术的难处?
江帆才不管这两货想什么呢,并没有理会二人微妙的表情,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承天1号吸引。他径直走到机甲脚下,顺着扶梯敏捷地爬到了控制舱外,探身向里面望去。左边的驾驶座后方,那个熟悉的脑机接口插槽让他心头一震。右边的副驾驶位则是一个简化但功能齐全的传统控制台,显然是用于辅助的。
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心头,他转头看向下方的徐涵,眼神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徐叔叔,我可以尝试一下这个脑神经接口吗?”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愣,徐涵也略显迟疑,这毕竟是昂贵的原型机。但看着江帆那双充满自信和渴望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年轻人就是格外的信任,他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好,你试试看。”他又对周齐说:“小周,你去副驾位置,协助一下小江。”
“不用了徐叔叔,”江帆果断拒绝,语气坚定,“我想一个人感受一下,不需要辅助。”
说完,他不等众人反应,便弯腰钻进了控制舱,坐在了主驾驶位上。他快速扫视了一遍舱内布局,然后做了一个让下面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举动,他伸手直接将右边副驾驶位的辅助系统开关关闭了。
控制舱内的灯光亮起,各种仪表的荧光映在江帆脸上。他拿起那个造型奇特的脑神经控制头盔,触手是一种冰凉而富有弹性的特殊材质。就在他准备戴上的瞬间,目光扫到了下方正仰着头、一脸好奇望着他的徐倩。
江帆心中一动,一种想要与她分享这份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他放下头盔,朝着下面的徐倩露出一个温暖而带有邀请意味的微笑,招手道:“要上来一起试试吗?”
“胡闹!”周齐终于忍不住低喝出声,脸色难看。这简直是儿戏!让一个完全不懂操控的外行进入正在测试的精密机甲控制舱?
然而,他的反对声却被徐倩雀跃的回应淹没了。“好啊!”徐倩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脸上绽放出兴奋的光彩,她抓住扶梯,动作轻快地向上爬来。
江帆伸出手将她拉进控制舱,帮她坐稳在副驾驶位上,细心地为她系好安全带。这个狭小的空间因为两个人的存在而显得有些拥挤,甚至能闻到彼此身上淡淡的气息。徐倩的脸颊微红,心跳加速,既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奇体验,也因为与江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
“坐稳了,双手扶好前面的握把,一会可能会有点颠簸。”江帆朝徐倩笑了笑,然后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那个神经控制头盔戴在了头上,按下了控制舱盖的关闭按钮。
半透明的强化玻璃舱盖缓缓闭合,将外界的声音隔绝了大半,实验室的景象透过舱盖变得有些模糊。舱内只剩下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和两人清晰的呼吸声。
徐涵、姚晓天和周齐在下面紧张地看着。
“校长,他是不是太草率了。”姚晓天看向徐涵。
徐涵的手心甚至有些出汗,他不知道自己今天的决定是否太过冒险,平日严谨的他,今天总是莫名对江帆这个年轻人很有信心,但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叫江帆的年轻人或许真的会带来奇迹。
“让这个年轻人试试,我觉得他有点和我们联邦传统的学生不太一样的想法。”徐涵拍拍姚晓天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太紧张,一起看看这个外来的年轻人的表现。
头盔接触到头皮的瞬间,一阵轻微的麻刺感传来,紧接着,江帆的视野猛地扩展、变化。不再是透过舱盖看到的有限景象,而是整个实验室的立体影像直接投射在他的脑海之中!承天1号的传感器将周围的环境数据都转化为神经信号,直接呈现在他的意识里。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虽然联邦的脑机接口技术在信息呈现方式上与帝国的新赤焰号略有不同,新赤焰号是近乎100%的沉浸式虚拟,而承天1号还保留了部分实体屏幕作为数据补充,但那种“机甲即身体”的核心体验是共通的。
短暂的适应期后,江帆迅速找回了那种久违的操控感,他尝试着动了动意念。
平台下,徐涵三人看到承天1号的巨大身躯微微晃动了一下,然后,它那沉重的金属左腿缓缓地、有些僵硬地抬离了地面几厘米,又放了回去。动作笨拙,像个刚学走路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