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航行近一个月,探春终于踏上了琉球的土地。当船只缓缓驶入那霸港时,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港口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有中国的福船,日本的安宅船,甚至还有几艘红毛夷人的大帆船。岸上建筑虽不如中原宏伟,却也整齐有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王妃娘娘,请下船吧。”随行的礼部官员恭敬地说。
探春整理了一下衣裙,在侍书和翠墨的搀扶下走下舷梯。码头上,一队身着异国服饰的官员已经列队等候。为首的是位年约五旬的长者,头戴乌帽,身着绛紫色朝服,面容慈祥。
“这位是琉球国相郑迥大人。”礼部官员介绍道。
探春按照事先学到的礼节,向郑迥行了一礼。郑迥连忙还礼,用略带口音的汉语说道:“王妃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辛苦了。国王陛下已在首里城备下接风宴,请王妃移步。”
前往首里城的路上,探春透过轿帘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国度。街道两旁是低矮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铺着红色的瓦片,与中原建筑风格迥异。路上的行人见到王妃仪仗,纷纷跪拜行礼,眼中充满好奇。
首里城坐落在山坡上,红色的城墙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进入王宫后,探春被眼前的景象再次震惊——宫殿建筑融合了中日两种风格,雕梁画栋间又带着海岛特有的风情。
接风宴在王宫正殿举行。当探春在侍女引领下步入大殿时,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她感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好奇的,有审视的,甚至还有几道带着敌意的。
“王妃到!”侍从高声宣布。
探春深吸一口气,挺直腰背,缓步向前。她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端庄优雅的气质立刻震慑了在场的琉球贵族。
大殿尽头的高台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琉球国王尚泰久。老国王见到探春,眼中闪过惊艳之色,随即露出慈祥的笑容。
探春按照礼部教导的礼节,向老国王行了大礼:“臣妾贾氏,拜见国王陛下。”
“平身。”老国王用琉球语说道,随即又用生硬的汉语补充,“王妃,请起。”
探春起身,这才注意到老国王身旁站着一位年轻男子。那人约二十出头,剑眉星目,气宇轩昂,身着琉球王子的礼服,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这是小尚文龙,我的王侄,也是王位继承人。”老国王介绍道。
探春向尚文龙行了一礼。王子连忙还礼,动作有些僵硬,显然不习惯中原礼仪。当他抬起头时,探春注意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和好奇。
宴会开始后,各种探春从未见过的海鲜菜肴被端上桌。有些甚至是生的,让她不知如何下筷。她悄悄观察其他人的吃法,小心翼翼地尝试着。
席间,老国王通过翻译与探春交谈,询问中原的风土人情。探春应对得体,不时引用经典,展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令在场众人赞叹不已。
“王妃才学过人,实乃我琉球之福。”老国王满意地说。
尚文龙王子一直沉默不语,但探春能感觉到他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当她偶尔与他对视时,王子会立刻移开视线,耳根微红。
宴会结束后,探春被带到早已准备好的寝宫——一座名为“梅院”的独立院落。虽然建筑风格与中原不同,但室内布置却刻意模仿了中式风格,甚至还有一张雕花拔步床。
“王妃,这是国王陛下特意命人按照中原样式布置的。”一位会说汉语的侍女解释道。
探春感激地点点头。待侍女退下后,她终于卸下坚强的伪装,瘫坐在床上,泪水无声滑落。侍书和翠墨见状,也忍不住跟着哭了起来。
“姑娘,咱们真的要在这异国他乡过一辈子了吗?”翠墨抽泣着问。
探春擦干眼泪,强打精神:“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此来肩负着传播中原文化的使命,岂能畏难退缩?从明日起,我要开始学习琉球语言和习俗,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