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康熙管控归管控,也没少讨好太子。
毫不夸张的说,在讨好儿子这方面,康熙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有时,连康熙自己都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不甚威严,任凭他如何做,太子都对他淡淡的。
饶是新春将至,太子对他也没什么好脸色,也就弘晓进宫这些天,父子、祖孙齐聚一堂用膳,才稍稍缓和而已。
原以为夸了弘皙,太子会上赶着搭话,结果太子和老四说个不停,也没主动搭腔。
康熙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对着众皇孙道,“五岁以上的皇孙,开春后皆入尚书房进学。”
弘晴、弘昱起初没什么感觉,尚书房他们都读三四年了,但一想起家中弟弟,态度瞬间愕然:
两人都是有弟弟的,弘晴还好,弟弟是同胞弟弟弘晟,哪怕弘晟性子骄纵蛮横了些,他也压得住;
弘昱家的那几个可都是异母的,大福晋身体又不好,府里的侧福晋、庶福晋没一个安分的,饶是哲仁然不争不抢安分度日帮衬雅丽茉、苏雅拉管家,能够勉强压制一二,也挡不住其他妾室轮番折腾。
这要是弟弟们都入尚书房,妻妾争斗瞬间升级为世子之争,府内矛盾必然愈发尖锐。
惠妃、荣妃、宜妃等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面上挂着笑意谢恩,嘴角早就压了下去,满眼都是焦虑之色。
太子妃一脸的无所谓,反正毓庆宫内都是庶子,一个出彩她多少担忧,个个都出彩反而有利于她和丹阳。
大福晋、三福晋更吃了苍蝇似得,笑不出也没法甩脸色。
五福晋面色稍霁,弘昂可算是赶上了,至于哪些个庶子,她连丈夫都不要了,还管他们作甚。
反正入宫读书就到了宜妃眼皮子底下,就凭宜妃对唯一嫡孙的宠爱程度,这些个庶子怎么都不敢冒犯到弘昂跟前。
七福晋一脸笑意,老大弘曦可算是赶上了。
八福晋面色淡淡,九福晋、十福晋充耳不闻,这消息与她们无关。
胤禛惋惜一叹,“咱们府上几个孩子,可惜了。”
弘晖才五岁,几个弟弟中最大的弘昐也才三岁多一点,进尚书房早着呢,没能赶上这波恩典,往后要去尚书房就得看情况了。
宜修给了他一手肘,示意他闭嘴,没看见几个嫂嫂、弟妹神态都不对劲么,能不能有点眼力见。
在胤禛眼里,进入尚书房才能多博得康熙的关注,康熙关注越多以后才会有好出路。
如今老爷子的皇孙加一块已经二十多个了,能出头的就那么几个。
除了太子和胤禔的孩子,其他人在康熙眼里跟大白菜没什么区别,也就弘晓、弘晖凭着长相地位独特些。
吃了不少儿女得脸红利的胤禛,自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帮他长脸,多多益善。
“爷,要真个个都出色,您猜,大哥、二哥以及众兄弟,能不能容得下咱们?”宜修说这话时,特意瞥了眼三福晋。
人性最大的恶意“笑人无,恨人有”,在自己和三福晋之间体现的淋漓尽致。
早些年,自己和三福晋,不说好的跟一个人似得,却也曾亲密无间,如今呢?
见了面彼此都尴尬,为什么?还不是宜修的孩子生一个长一个不说,还个个都有福气,身体康健又长相好。
三福晋呢?弘晴养了多年,才磕磕绊绊长大,弘晟体弱幼年多病,也是这两年稍稍好了些,后来又得了两个女儿:
一个因田侧福晋联合一众妾室折腾,胤祉一个劲儿地收下荣妃塞的宫女,满心沉醉在红袖添香的快乐中,在胎里就没养好,出生便夭折;
另一个是夫妻情薄后怀上的,从来不得荣妃和胤祉重视,三福晋为了三个儿女平安长大,流了多少泪,忍了多少苦,大抵只有高悬的那轮明月知晓。
她这厢丈夫变心,偏宠妾室,婆母不慈,儿女病弱,宜修这边儿女成全,贵妃爱护,胤禛爱重,妾室半点不敢闹事……有了对比,心里自然就不舒坦。
前年起,两人走动就少了,这两年更是除了碰面,私下基本不联系。
宜修的性子,无利可图自身又无错的情况下,是决计不可能弯腰低头的,三福晋越想越偏执,越想越难受,当然更不可能求和。
只两人都守着曾经的约定,没有阻拦孩子们来往,见面寒暄时还能维系表面的和睦,多的,却也没有了。
胤禛一时语塞,好半晌才答了句,“知足常乐,爷,自当惜福。”
皇阿玛高压下,大哥、二哥略有颓势,但于他们这些弟弟而言,始终是无法逾越的高山。
真要出彩过头,引得大哥、二哥侧目,下场可想而知。
胤禛是决计不愿意被两个哥哥联手清场的,要不然也不会始终坚定站位毓庆宫,图什么?还不是求庇佑一二,免得被其他兄弟集火。
不过,胤禛在儿女这方面还是很自得的,论子女数量,他府上每年都有孩子出生,基本都能养活,比起三哥家这两年生一个没一个,没一个生一个可强多了,八弟家就跟不用说,骑马都比不上。
一见胤禛嘴角上演,宜修就知道他什么想法,没忍住啐了句:要不是我,你能这般子嗣兴盛,就凭这点,你得一辈子感恩戴德。
念什么来什么,刚说起三福晋,荣妃就提起胤祉府上田侧福晋正怀孕,要赐两个嬷嬷给她保胎,夹枪带棒挤兑道:“老三媳妇啊,子嗣要紧,你身为嫡福晋要多上些心,这几年老三一连没了三个儿子。诺大个郡王府只有弘晴、弘晟这两根独苗苗可不成,你啊,多跟老四媳妇学学,她府上可是喜事连连,孩子们的生辰宴月月不重样呢!”
三福晋福了个身,“额娘提点,儿媳铭记于心,以后定当多上心。”说着,就抬眼瞧了过来,眼神里的复杂瞧得人挺瘆的。
……
宜修能说什么,当然是坦然受之,回以一个真假难辨的微笑,不软不硬刺了回去,“荣额娘谬赞了,后院妹妹们安分守己,自然子嗣兴盛。”
胤祉府上的田侧福晋,和胤祺府上的瓜尔佳侧福晋、刘佳福晋,胤禟府上的刘格格,可没少干让她们这些嫡福晋恶心的事儿,并称“四大恶妾”。
独独田侧福晋,是皇子母亲亲自挑选的,剩下不是皇子自己受的,就是康熙指婚。
因而荣妃在诸多妃嫔中,也是独一份的“恶婆婆”,太后都不愿意多见。
只是随着胤祉府上接连没了三个小阿哥,三福晋渐露爪牙、脾性愈发偏执,老太太这才装了个睁眼瞎,没再参与三福晋和荣妃这对婆媳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官司之中。
在给儿子塞女人这方面,荣妃比德妃好的可不止一点点,挑的人满蒙汉都涉及,且各个略通诗书、长相秀气、眉眼灵动,完全符合胤祉的喜好。
论妾室数量和质量,胤祉后院当真在一众兄弟间独领风骚。
胤禛私下都表示无话可说,明里暗里和贵妃打招呼:
除了大选,不要塞人进郡王府,他怕步三哥后尘,府邸乌烟瘴气的,没个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