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没人听见他嘀咕。
“瞧这帮孩子玩得多投入。”见大伙儿专注看江溟调音,黄老师笑道。
“江溟活像手工课老师,其他人全是学生。”何老师接话。
别说,这比喻还真贴切。
“我打赌,现在坐那儿的人一个都叫不动。”黄老师压低声音对何老师说。
“要不试试?”何老师挑眉。
“来呗。”
两人说喊就喊——
“大林子,过来帮忙洗碗!”
“何老师,我等下过来可以吗?”郭奇林盯着江溟手里的排箫,头也不抬地答道。
“子风,要不你现在过来帮个忙?”黄老师忍着笑说道。
“要做什么呀?”子风妹妹同样没抬头,随口应道。
“你先过来嘛。”
“那稍等一下行吗?”子风妹妹一边望着江溟手中的排箫,一边慢悠悠站起来。
“算了算了,你还是坐着吧,我们就是开个玩笑。”见子风这样,何老师笑着打断道。
“哈哈哈,子风妹妹也太可爱了。”
“何老师和黄老师真坏,让人家好好看排箫不行吗?”
“不过看江溟做东西真是享受,太舒服了。”
“别装了,你是在看排箫吗?”
“我诚实,我看的就是江溟。”
“好了。”江溟笑着举起完工的排箫。
“太棒了,让我先试试!”郭奇林一把接过排箫,转头对何老师说,“何老师,我给你吹一首?”
“不,千万别。”何老师满脸抗拒。
他可是领教过郭奇林的“演奏”,那场面至今难忘。
但郭奇林完全无视何老师的拒绝,自顾自吹了起来。
那声音,简直刺耳!
“他吹得我们头疼,自己倒挺乐呵。”何老师无奈地对黄老师吐槽。
“怎么回事?”郭奇林纳闷地挠头,“明明调好音了,怎么还这么难听?”
“‘咪’这个音要再调一下。”江溟拿回排箫,重新调整音准。
经他调试后,排箫的声音果然不再刺耳。
“江溟哥,咱俩组个组合吧!”郭奇林突然提议。
“什么组合?”江溟转头看向他。
“咱们就叫排箫兄弟吧。”
郭奇林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强忍笑意望着他。
“想笑就笑吧,这名字是有点傻的。”见大家憋得辛苦,郭奇林委屈地低下头。
江溟没有笑,他将排箫递给郭奇林:“好,以后我们就是排箫兄弟了。”
“江溟哥最好了!”郭奇林眼睛一亮,脸上绽开灿烂笑容,活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大林子太可爱了!”
“哈哈哈排箫兄弟可还行?”
“笑死,这名字绝了。”
“江溟也太宠大林子了吧?”
“实名羡慕被江溟这样宠着。”
直播间弹幕瞬间沸腾。
“江溟哥,你给大家表演一段。”郭奇林红着脸把排箫塞给江溟。
“好。”江溟爽快接过乐器,“那就演奏我的原创曲目《梁祝》。”
这首从曲库发掘的瑰宝,不仅旋律优美,背后更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梁祝》?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个故事吗?”原本在旁观的黄老师突然来了兴致。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鲜少有音乐作品,难怪他会好奇。
“正是。”江溟点头确认。
用音乐来叙述故事?这得多高的造诣?郭奇林望向江溟,眼中满是赞叹。
稍等片刻再开始,我去取个坐具。何老师对江溟说完,快步走进屋内搬出一张矮凳。
我已经准备好欣赏了。黄老师注视着江溟,做了个请开始的手势。
我也准备好了。
竟然是改编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乐曲?真令人期待。
用旋律诉说故事?听起来就充满诗意。
又是原创作品,江溟你究竟有多少原创曲目?
直播间的观众数量骤然激增,所有人都是为江溟这首《梁祝》而来。
每个人都想聆听用音符讲述故事会是怎样的体验。
江溟将排箫轻抵唇边,缓缓吹奏起来......
江溟将排箫贴近唇畔,悠扬的旋律随即从管中流淌而出。
刹那间,众人便被带入意境之中,从梁祝初遇的场景徐徐展开。
这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通过乐曲来呈现却是众人首次体验。
用音乐叙事本就极具挑战性,更何况要演绎一个人尽皆知的经典故事。
当故事框架早已深植人心时,要创作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曲调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对于江溟而言并非难题,因为这首传世经典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
独特的旋律让听众对梁祝故事有了全新感悟,使人静心沉醉于每个音符之中。
江溟用一支朴素的排箫奏响了最动人的旋律。这手工制作的乐器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强烈的反差令人难忘。
现场观众都闭目静听,就连平日与江溟不和的鸡太美也沉浸其中。悠扬的《梁祝》曲调中透着竹子的清新气息,当乐曲进行到化蝶的 ** 段落时,所有听众都被深深打动,纷纷落泪。
蘑菇屋的成员们虽熟知这个爱情故事,却仍被江溟的演绎所震撼。演奏结束后,人们久久不能平静,直播间也出现了罕见的五分钟静默,随后才被汹涌的弹幕淹没。
太催泪了!我在家里哭得妈妈都来问情况江溟把经典故事演绎得太传神了......蘑菇屋里,何老师擦着眼角称赞:细腻的演奏让我落泪。黄老师更是直言:这是我听过最出色的梁祝演绎。
我对音乐了解不多,但能听出这确实是一首难得的好曲子。热巴毫不掩饰地称赞道。
众人纷纷夸赞江溟的演奏,唯独小菊仍沉浸在曲调带来的情绪中,悄悄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怎么还在哭?江溟见状立即抽出纸巾,轻柔地为她拭去泪痕。
我没事,就是觉得故事里的两个人太可怜了。小菊红着鼻子抽泣道。
傻姑娘,这只是个故事。江溟心疼地轻拍她的后背安慰道。
明明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却要化蝶才能在一起,太让人难过了。小菊的声音带着哽咽。
江溟无奈地开解:所以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人。
珍惜眼前人?
这句话让小菊心头一颤,泪水突然止住。她缓缓抬头,与江溟四目相对。
两人近在咫尺却都没有移开视线,甚至忘记了镜头的存在。
黄老师,我们去准备晚饭吧。何老师故意提高音量说道。
何老师,我们也来帮忙。热巴和子风妹妹跟着走进厨房。
哥,你们注意点。郭奇林凑到江溟耳边低语后也快步离开。
何老师,我也来帮忙!
众人的声音让两人如梦初醒,慌忙移开目光。
咳...我去帮忙。江溟匆忙起身,方才险些失态。若非被及时打断,他差点就要吻上小菊的嘴唇。
小菊这才回过神来,脸颊瞬间染上一片红霞,整张脸都变得通红。
心脏扑通扑通跳得飞快。
哈哈哈,你们现在才反应过来吗?
刚才那个画面我能循环看一百遍。
要好好珍惜眼前人,江溟和小菊听见没?
那个对视我截图了,马上设成手机壁纸!
直播间的观众彻底沸腾了。刚听完《梁祝》,又看到这样的场景,任谁都会心潮澎湃。
不知不觉间,《梁祝》已经冲上热搜榜首。
《梁祝》毫无悬念地登顶各大音乐榜单。
江溟又一次创造了历史。之前的《沧海一声笑》已经是纯音乐的传奇,而《梁祝》更是缔造了一个奇迹。
与《沧海一声笑》不同,《梁祝》只是江溟用自制的排箫吹奏的曲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完整。
但就是这样一首看似不完整的曲子,如今横扫所有音乐榜单,甚至有网友将其评为年度最佳曲目。
【环球音乐】评论道:高雅音乐常被认为晦涩难懂,但这首曲子完美诠释了雅俗共赏。依托中国传统故事创作的旋律,让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
【大猫推荐】写道:江溟总能带来惊喜。如果说世上真有天才,那一定非江溟莫属。他精通多种传统乐器,即使用自制的排箫也能奏出如此动人的旋律。更难得的是他惊人的创作力,在短时间内就接连创作出《沧海一声笑》《梁祝》这样的佳作,实在令人叹服。
【人生艺术】江溟无疑是个天才,仿佛上天派他来拯救日渐式微的传统文化。他的音乐拥有强大的感染力,无论你是阳春白雪的艺术家,还是下里巴人的普通百姓,都能在他的旋律中找到共鸣与故事,这种能力实属罕见。
微博上众多大V自发为江溟宣传,毕竟他的才华有目共睹。许多音乐人穷尽一生都难创作出广为流传的作品,而江溟却举重若轻地做到了。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能在短时间内接连产出高质量作品,每一首都堪称精品。
凭借《梁祝》这首曲子,江溟彻底征服了所有听众。曾经或许有人对他不屑一顾,但此刻的他已用实力封神。
江溟哥,你怎么会这么多乐器?郭奇林在厨房低声问道,你的每首曲子都让人着迷。
术业有专攻罢了。江溟笑着回应,我只是比常人多学了几样。
这哪是多几样?郭奇林打量着江溟。古琴、排箫、作曲——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天知道他还藏着多少绝活。虽说专精一技,但江溟的范围未免太广了些。
我不会的东西还多着呢。江溟摆摆手。
真的?我可不信。在郭奇林眼里,此时的江溟简直无所不能。
比如牟衍明老师的古彩戏法,我就一窍不通。
嗨,要这么说,我除了相声啥也不会。郭奇林突然眼睛一亮,对了,你会说相声吗?
略懂皮毛。江溟点头笑道,说得不算好。
江溟对相声并不熟悉,但他决定把一张记忆强化券用在这门艺术上。
相比其他传统技艺,相声的传播范围更广,也更容易吸引大众关注。让更多人注意到自己,自然也能间接推动其他传统艺术的宣传。江溟明白,无论做什么,最终目标都是让全世界了解并学习华夏的传统技艺。而相声作为语言艺术,最能引发共鸣——毕竟,谁不爱听笑话呢?
你还会说相声?郭奇林闻言一愣,他确实没料到江溟有这本事。要知道相声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德云社的演员们都是从小苦练才有今日成就。师承哪位名家?郭奇林谨慎地问道。在这个行当里,没有师父引路可成不了气候。
自学的,平时随便练练。江溟轻描淡写地笑了笑。
随便练练,该不会比我们科班出身的还强吧?郭奇林半开玩笑地说。毕竟江溟之前那些略懂皮毛的才艺,每次都让人大跌眼镜。
哪能。江溟谦虚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