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月是知道村长家的,但是不能表露出来,看着大树下坐在一堆聊着天,手里干着活的老太太,有些在纳鞋垫、有些在捡豆子、有些在缝补衣服......
林如月示意大家等一下,她一眼就看到了前世对自己释放出善意的石头奶奶,心里一暖:“奶奶,您好,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想问下村长家是哪户呀?”
林如月借着问题,想和石头奶奶多说几句话。
石头奶奶放下手里的剪刀,抬头咪着眼看见了林如月:“哎哟,这个幺姑娘才乖哦,长得巴适哦,你说你是新来的知青哇,”说着拉着林如月的手,“乖,长得真乖”,
林如月笑咪咪的看着石头奶奶:“谢谢奶奶夸奖,您应该才四十吧,叫您奶奶好像不合适,得叫您嬢嬢吧?”
石头奶奶脸笑得开花开朵的,露出缺了的牙:“你这个幺妹才会说话呢,以后有事就来找奶奶,奶奶在这地方都熟,你要找村长哇?”
林如月拉着石头奶奶的手点点头,石头奶奶看见后转身对着背后的院子,大声喊道:“石头!石头!快出来,奶奶有事找你!”
后面院子里响起一声脆响:“来喽!”只听见“噌噌噌”声,跑出一个八、九岁,黝黑但皮实的孩子,个头在140cm左右。
跑到奶奶面前:“奶奶,找我干啥子?”
奶奶指着林如月:“石头,带这个姐姐去村长家。
“嗯嗯,姐姐,你们跟我走,我晓得路,”小石头乖巧的点头答应,对着林如月几位说道,“你们跟我走,在那边,”说着用手指了方向,就在前面带起了路。
众人赶紧跟上,村长家往后走不到五百米就到了,屋前种了一大片竹林,屋后还有一片树林,天色还早,却被茂密的竹叶、树叶遮住了光,看起来暗了许多。
李卫东上前敲了敲门:“村长在家吗?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有事想找您商量一下。”
“来喽!”接着就听到“啪嗒!啪嗒!”的走路声,随着脚步声的走近,门“吱呀”一声开了。
村长看见几个知青来了,热情的打开门:“进来,进来说,”说着引着在家进来,又堂屋搬了几条长凳子出来,“坐,坐嘛,”
几人先后坐下,李卫东看了林如月一眼,自己先打了个头:“村长,你好,我叫李卫东,是这样的,我们几个才刚过来,只带了点行李,粮食太重没有带,我们想着用钱买,或者秋收后工分抵我们几个都愿意,想跟您这先借点儿粮过渡一下。”
村长没有犹豫,“行的,以往的知青也都是这样的,我给你们打个条,一会儿你们到村委会找文书小张登记,再去领,他现在应该还在,估计这会儿还在核查今天的工具数量,你们快去吧,一会儿他回家了,”村长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着就进屋写了条子出来。
林如月几个看见连忙站起来道谢,林如月看见院子里还摆放着坏了的凳子,工具都放在旁边,看来刚才村长在修凳子,突然想起来还得做桌子、柜子什么的,连忙开口问:“村长,我们刚来什么都没有,想问下咱们村里谁会做桌子、柜子什么的吗?我们几个用钱买或者东西换都行。”
“哦,这个好办,村里王木匠那里什么都有,他家住山脚下,村委会那边再往前走,好找得很,他因为经常要做东西,需要木材,所以住在山脚下,方便。”
“村长,我还有件事儿想跟您商量下,”林如月看了李卫东几人一眼,“我有扎根在咱们这儿的想法,我很喜欢这里,想要和咱们村的人一起努力建设咱们村,我这次还带来了几十本农业书籍,为的就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生产力,所以我平时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然咱们村的人想看,我无偿借出,因此我想申请下在咱们村建一个房子,不知道可不可以?”
林如月说完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村长,李卫东几人也非常惊讶,毕竟建房不是小事儿,而且被林如月要扎根在这里的想法也惊呆了,大家都若有所思。
小迷妹杨小红急了,生怕离开林如月:“村长,我也想建房,我有钱,我要跟如月挨着一起建,村长,我们喜欢这个地方,我也要扎根儿,”说完生怕村长不信,还用力在地上跺了跺脚,把地上的泥都跺得紧实了些,以此证明她扎根的决心。
林如月从带着的布包里掏出一份用厚厚的报纸裹住的介绍信和证明,还有印着鲜红的“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的蓝色笔记本,这是楚明彦带给她的荣誉,她生怕村长不同意,特意提前放在包里,看在她是个有功之臣的份上,能答应她的请求。
村长庄重的接过盖着鲜红章的笔记本和相关证件,看着里面的内容,毫不犹豫的点头,伸出手,带着敬佩的声音:“欢迎你,林如月同志,以后你就是我们村的人,有事随时来找我。”林如月连忙伸手主动握了握村长代表着善意的手,哽咽了一下:“谢谢!”,她终于要有家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了。
村长想了下,“明天你抽时间去看下地形,看中什么地方你告诉我,我找人给你量,你想修什么样的房子?”
林如月早就想好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也只能修个土坯房,“我想还是修村里那种土坯房,我要个院子,里面可以种点菜,房间需要五间,一间卧室,一间书房,一个厨房,一个浴室,一个茅房。”
村长听了心里有了成算:“这个简单,土坯我们一般都自己做,土坯和木料家家户户一般都有存,如果你急,可以跟他们买下来,一个土坯大概在五毛钱。建房一个平方五元。不急呢,就出工钱现做,那你房顶盖什么?瓦还是稻草??”
“瓦现在多少钱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