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曹操膝下三十余子,虽闻名者不过曹昂、曹丕等数人,但胜在人丁兴旺!
曹昂早逝仍有曹丕继位,曹彰勇冠三军,曹植文采 ** !
这般成就固然得益于曹操教子有方,但子嗣众多也是关键!
因此寇封期盼麾下众将都能广延子嗣,为他的宏图伟业奠定根基!
寇封将从豫州、荆州等地收罗的 ** 尽数分赏诸将。这些女子籍籍无名,又无出众之姿,赏赐下去倒也无关痛痒。若有人能似岳飞那般诞下岳云这等虎子,反倒是一桩意外之喜!
此番大败曹操,尽取荆豫二州后,治下人口竟骤增至七百余万之众。多亏刘伯温等贤士殚精竭虑,否则要料理这般庞大的民生政务,绝非易事。
近日在荆南边陲发现几样新奇作物,亩产竟十倍于中原麦粟。寇封忽然抚掌道,已命人取来种子,欲在荆南四郡试种,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纵是刘伯温、庞统、诸葛亮这等谋士,亦不免色变。孔明当即追问:亩产十倍?主公此言非虚?
寇封笑而不答,只从袖中取出几枚 ** 马铃薯。此物乃他用声望值自系统商城兑换而来。汉末麦粟亩产不过三四石,折合今制不过三百余斤。而这马铃薯亩产竟达三四千斤,岂非正合十倍之数?
若非深知主公从不妄言,众人险些拍案而起——世间焉有如此神物?莫不是将天下谋士都当作痴愚之辈!
把玩着手中薯种,寇封忽叹:若早得此物,中原因战乱殒命的庶民,或可少却大半。众人闻言黯然。自灵帝时起,天下十三州本有五六千万百姓,经数十年兵燹灾荒,如今竟折损近半,仅存三千五百万余。
三国归晋后,天下人口不足千万,使北方异族有机可乘,长驱直入中原。随后三百余年,五胡乱华,神州沉沦。
此刻曹操治下约有一千八百万人口,中原饱经战乱,人丁凋零。豫州原属曹操的两百余万人口,如今被寇封夺得,划归其麾下。
荆州五百万民众,加上豫州之数,寇封统辖约七百五十万人口。扬州三百余万,益州亦有五百万之众。即便算上凉州数十万人,天下总人口仅三千万出头。
欲与曹操抗衡,寇封须取益州此天府之国,以增实力。同时江东亦不可放任,否则孙权伺机而动,必成隐患。
未来数年,曹操将忙于巩固防线、平定内乱,并着手解决西凉马腾、韩遂之叛。此番二人再度 ** ,恐已彻底激怒曹操。
眼下曹操虽有统一天下之志,却内外交困,不宜再启战端。他最乐见的,莫过于寇封与孙权互相消耗。若无曹操南下干预,或许二人早已两败俱伤。正因如此,曹操颇感懊悔。
此刻他需稳定中原,恢复民生,重整军备,以待来日与寇封一决高下。
作为一个枭雄,他绝不会轻易认输!
因此,接下来的日子,
将是曹操与寇封之间难得的平静期——双方都面临着外部威胁!
况且,寇封如今的实力足以吞并江东,孙权岂会坐视其继续扩张?
若寇封再行征伐,孙权必将出手干预。
毕竟,没有哪方势力愿意看到对手坐大。
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无人能逃。
接下来,就看谁能更快积蓄力量,稳定周边局势!
相比曹操,寇封的地盘较小,反倒占优。
但他面临的敌人同样不少。
曹操北有鲜卑、匈奴等异族,西临马腾、韩遂的铁骑,东面还有孙权虎视,压力山大!
若非汉朝历来对外战事所向披靡,此番大败后曹操的处境只怕更糟。
寇封也受困于五溪蛮的侵扰,东边孙权蠢蠢欲动。若攻取益州、扬州,还要应对山越和南蛮的滋事。
当世两大诸侯皆强敌环伺,未来数年恐只有小 ** 。
但若寇封进犯益州,即便曹操内部未稳,也必会发动汉中之战。
因此这个冬天,寇封必须全力备战,以待来年东取扬州或西进益州。
这是寇封与庞统、刘伯温、诸葛亮商议后定下的策略。
为此,寇封需要从系统商城兑换宝物,快速提升荆州、豫州的软实力。
何谓软实力?
就是让治下百姓衣食无忧,经济、装备、科技全面领先其他诸侯。
唯有安居乐业,才能更快赢得民心。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寇封借鉴太祖的智慧,自然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
寒冬之时,刘伯温正欲开口询问,庞统与诸葛亮同样面露疑惑。
寇封朗声笑道:荆南四郡气候温和,即使隆冬亦可播种。正月下种,四月便能收获。此物名为土豆,一年可收三季,何时栽种皆可。亩产三千斤,待推广种植后......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不出数载,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忧,中原人口必将繁盛。
庞统诧异追问:主公,此物可有不足之处?
寇封沉吟片刻,答道:若说缺点......食用后滋养之效甚微。
听闻前半句,诸葛亮三人心头一紧,唯恐此物有害。待听完后半句,皆开怀大笑,直至泪落。
乱世之中,百姓但求果腹,谁在乎滋养与否?
三人当即躬身行礼:若此事可成,救万民于饥馑,此等功德远超上古圣王。主公真乃当世神农,请受我等一拜!
生于太平盛世的寇封,终究难以真正体会这个时代百姓的疾苦。即便是史书称颂的治世,饿殍亦未绝迹,何况兵荒马乱之年?
他未曾想到,从系统换来的这袋土豆,将来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
寇封决定大规模推广种植土豆,便将此事交由武陵太守马谡负责。在他看来,马谡虽出身世家且能力尚可,但性情浮躁难当大任,唯独此类农务实务或许能磨其心性。若其真能借此改掉毛病,倒未尝不可一用。
诸葛亮等人仍不放心,甚至提出亲自监督土豆种植,被寇封婉拒。他深知诸葛事必躬亲的作风虽严谨,却易限制下属成长,便令庞统与刘伯温劝说,但收效甚微,只得暂搁此事留待日后商谈。
此外,寇封还掌握了两项新技术——精盐提炼法与炒钢法。前者尤为关键:天下财富七成聚于世家,而精盐专供世家贵族,既可敛财补军饷之耗,又能为士卒补充盐分提升战力。平民用盐则仅限治下及益州两地,因益州民生安定尚有购买之力。盐政自古官营,私贩皆为重罪,此策亦不例外。
(
烽烟四起,乱世当道。此时此刻,唯有手握雄兵者方能号令天下!
寇封只需拉起一支商队,将雪花精盐贩往四方,必招天下豪族趋之若鹜,届时金银如流水般涌入囊中不在话下!
既然世间七成财富尽握世家之手,待精盐现世,寇封军需便再无忧虑,纵使连年征战粮饷亦绰绰有余!
棘手之处在于当世四大豪商:糜竺已归刘备麾下,甄、卫二族皆在曹操治下。唯有益州吴氏偏安西蜀,实难笼络。更兼荆州地处内陆,无法就地取海煮盐,这便又添一重阻碍。
故精盐之事,寇封暂只在荆、豫二州暗寻盐矿,徐徐图之。待来日挥师江东,方是精盐倾销天下之时!
至于百炼钢之术,寇封已号令荆豫能工巧匠齐聚。悬赏千金,但求利刃出世。
这三桩奇物——亩产三十石的马铃薯、雪花精盐、百炼钢术,竟耗去三十万声望值。想是因其关乎粮秣、财源、兵甲三大命脉,足教一方势力脱胎换骨,是以标价如此惊人。
虽区区几颗薯种便值十万声望,然念及他年遍野薯田滋养万民,寇封仍觉物有所值。精盐聚财之能,亦配得上十万之价。唯百炼钢术最难速成,故广招铁匠攻关。
须知荆州境内铁矿星罗棋布。国之争锋,较量的正是这般底蕴——钱粮堆积如山,甲士虎狼之姿,兵刃寒芒照胆!
东汉末年乱世中,各路军阀士兵大多仅配备铁制兵器,更早的黄巾军 ** 时,许多人甚至只能手持木棍作战。
唯有青釭剑、龙胆亮银枪、丈八蛇矛这般神兵利器,才采用天外陨铁与百炼精钢锻造而成。
倘若寇封所部将士皆能装备钢制兵刃与铁甲,即便兵力有限,也必将成为一支所向无敌的劲旅。
整个冬季,寇封都在专注推进这三项要务。
待其功成之日,便是寇封势力突飞猛进之时。
此时江东柴桑城内,孙权正与周瑜、鲁肃、张昭等重臣商议战略大计。
孙权首先发问:诸位以为,我江东欲图霸业,当西取荆州,还是北进合肥?
鲁肃立即进言:曹贼虽遭重创,仍据中原膏腴之地,拥兵百万。依臣之见,当联寇封共伐曹操,方有夺取徐州之机。若独力北上,恐难突破张辽防线。
张昭闻言颔首,孙权亦陷入沉思。
周瑜却提出异议:主公明鉴,徐州地势易攻难守。即便攻下合肥,亦如上次北伐般徒劳无功。反观荆州,若得荆南之地,既可与我江东连成一片,又能借长江天险与曹操划江对峙。届时再图益州,二分天下之局可成!
这番话说得孙权热血沸腾,但最终仍不免长叹一声。
“公瑾,我岂会不知夺取荆州是江东立足之本?但寇封那小子实在难以对付!”
“连曹操都败在他手下,如今硬碰绝无胜算!”
孙权此言,实则是承认眼下与寇封开战必败无疑!
鲁肃和张昭闻言,亦是面色凝重。若非寇封势不可挡,他们又怎会劝主公转战北方?
唯有周瑜朗声笑道:“主公明鉴!如今北上难敌曹操,西进不敌寇封。但臣有妙计,可令寇封不攻自破!”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孙权急忙追问:“公瑾有何良策?”
周瑜从容道:“寇封年方二十,虽娶黄家丑女月英,实因她能造水战利器——月英连弩。这门亲事,不过是为笼络荆襄世家。”
“但其新婚不久便纳美妾樊氏,可见英雄难过 ** 关。臣以为——”
“若施 ** 计,纵使明主沉湎美色,亦将自取 ** !”
孙权和鲁肃闻言愕然:“莫非效仿王允献貂蝉?可江东何处寻得绝色?除却二乔...”
话未说完,孙权已暗自摇头——小乔乃周瑜之妻,大乔是自己嫂嫂,此计断不可行。
周瑜亦是苦笑。
自从江东折损两万精兵后,寇封就成为了孙权心头大患,恨不得即刻除之!
更为可恨的是,此次结盟孙权非但没捞到好处,反而损兵折将,还白白送给寇封大批物资,简直血本无归!
再看寇封那边?
不仅坐拥豫州与荆北要地,更攻克了宛城,从此荆州有了天然屏障,再也不是任曹军长驱直入的无险之地!
每每想到此处,孙权就气得咬牙切齿!
这时周瑜只得耐心劝道:
主公且听我一言。既然寇封贪恋美色,而江东素来盛产佳人,更何况尚香 ** 天姿国色......
不如将尚香许配给寇封,引他来江东完婚时加以软禁。时日一久,荆州群龙无首,内乱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