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亲率九千精骑扑向沛国,同时飞马传令岳飞速派杨再兴率领背嵬铁骑前来增援,务必要截住李通这支裹挟百姓的部队!
**两个多时辰后,赵云率领骑兵部队在沛国城外三十里处截住了正向颍川撤退的李通大军。**
远远望去,曹军正押送着十余万青壮男子。这些豫州百姓满脸愤懑——谁愿背井离乡?但面对持刀凶悍的曹军,手无寸铁的百姓又能如何?
当战马奔腾声传来时,前锋将领李通骤然变色。这位曹操帐下名将的才略不逊五子良将,当即喝令:全军听令! ** 手列阵在前,长枪兵殿后,务必挡住敌军!他们不过三千骑兵,不足为惧!万余 ** 手迅速在阵后列阵,瞄准袭来的赵云部队。
**眼见赵云率白马义从杀来,李通迅速调整部署:五万步卒中,一万 ** 手组成第一道防线,后方是长枪兵方阵。按照战术, ** 齐射后,待敌军逼近时万余长枪兵将突前抵御骑兵冲锋,外围游走的五千铁骑则给予致命打击。这确是应对骑兵的良策。
但李通既非庸才,赵云又岂是等闲?三千白马义从竟配有九千余战马。若这是重骑兵,今日李通五万大军必将全军覆没。只见赵云高举龙胆亮银枪,震 ** 吼......
“转向!直取曹军左翼,避开正面交锋,逼近百步后放箭!”
赵云一声令下,白马义从即刻调转马头,如疾风般朝曹军左翼掠去。
双方距离骤缩至百步之际,三千骑手齐齐挽弓搭箭——
刹那间,飞矢如蝗,倾泻而下,李通阵营顷刻血光迸溅,数百曹兵毙命当场!
“混账!”李通怒目圆睁,挥刀咆哮,“骑兵随我截杀!余部速弃民夫撤往颍川!本将以命为尔等断后!”
话音未落,他已亲率五千铁骑扑向赵云。他心知肚明:若被这三千白马缠住,待寇封主力合围,五万大军必葬身于此!届时曹操危矣!
所幸先前已遣快马求援许昌。这五万精锐关乎宛洛防线存亡,曹公绝不容有失。
见李通来势汹汹,赵云眼底寒芒闪动——对方欲拖延时辰,他何尝不是?先前因百姓掣肘难以施展,而今……
“十万百姓既已夺回,你这五千铁骑,便替曹操买个教训罢!”
他倏然勒马迂回,寇封的兵诀在耳畔轰鸣:
敌进则退,敌驻则扰,敌疲则攻,敌退则追!
李通率部杀来之际,赵云当即指挥白马义从撤退休整。这支精锐骑兵在撤退途中仍不断向追击的敌军射出利箭。
这三千白马义从乃是系统所得精锐之师!
其战力不仅堪比昔日公孙瓒麾下旧部,更胜一筹!
故而三千骑卒人人精通骑射之术!
李通率军追击时,惊见敌军竟能在策马后退时,人人双腿控马,
继而回身放箭,三千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来!
见此情形,李通骇然失色:
此乃胡人骑射之法,此军何以尽数掌握?
话音未落,箭雨已至,李通部众伤亡数百。
须知此时尚未配备马鞍、马镫等装备,白马义从仅凭双腿控马,
便能稳坐马背精准施射,足见其骑术之精!
面对赵云部众的难缠战法,李通心中顿生绝望。
若战况持续,五千铁骑恐将全军覆没。
须知在当世,培养五千铁骑所需耗费,远超五万步卒。一名骑兵的养成,需耗费二十余名步卒之资!
早知如此,不如当初径直率部离去,
损失反而更小。
但此刻即便想撤也难如登天。
只要稍作后撤,赵云的白马义从便如影随形,
继续以箭雨追击。若李通率部前进,敌军则又迂回周旋。
可见赵云深谙骑兵战法,不愧为当世顶尖骑将。
陷入如此困境,李通对能否安然撤出豫州,已心生疑虑。
曹军大营,战报纷至沓来。
曹操阅毕,当即调兵遣将。李通所部深得重视,此番战事折损惨重——五十万大军溃散,夏侯惇、高览、曹纯等猛将阵亡,张合、于禁、李典三将遭擒。精锐尽丧,帐下竟无良将可用,曹公处境艰难。
李通求援信至,曹操立遣张辽率万骑驰援颍川。然另一战报传来,曹公勃然震怒:竖子寇封图谋豫州便罢,那丧家之犬刘备竟敢觊觎徐州?众将闻言,面色凝重。
确然,现今曹操四面受敌:西凉马腾、韩遂勾结羌族蠢动;北疆田豫急报,匈奴鲜卑欲趁秋掠边;东有孙权、刘备;南临寇封。可谓十面埋伏,危机四伏。
张辽得令,率铁骑疾驰颍川。及至战场,但见曹军溃兵如潮,丢盔弃甲。张辽当即喝令:主将安在?如此军容,何以御敌?遂收拢残部三万余众,整军备战。
听闻张辽怒喝,几名校尉慌忙从队伍中奔出,脸色煞白地禀报:
将军!李通将军为掩护我等撤退,正率骑兵与赵云缠斗。谁知那赵云骁勇非常——
仅凭三千轻骑就将李通将军五千重骑杀得七零八落,还分兵袭扰我军步卒。
这才导致阵型溃乱。请将 ** 速驰援,再晚恐怕......
张辽闻言面色骤变,当即厉声下令:
尔等立即整队撤回许都,这里交给本将!
话音未落,他已率领万余铁骑疾驰而出。
约莫行进十里,忽见一队白马骑兵正在 ** 曹军步卒。那些白马在烈日下分外耀眼,张辽脑海中立即闪过白马义从的名号。
这支威震塞外的劲旅,当年公孙瓒仅凭三千白马义从便令胡人闻风丧胆。若非界桥之战中决策失误,结局犹未可知。
白马骑兵发现张辽大军逼近,迅速拨转马头:
速报赵将军!曹军援兵到了!
张辽东见状催马急追。又赶十余里,终于看见李通残部被困——仅剩数百骑被赵云大军团团围住。
就在张辽迟疑的刹那,只见白马骑兵弓弦齐鸣,李通部众又倒下百余骑。
眼见麾下伤亡惨重,张辽怒不可遏,当即拍马挺刀直取赵云,厉声高呼:
李将军莫慌,张文远在此!
此时白马义从已将敌情通报赵云。望见数里外尘烟滚滚,万余敌骑来势汹汹,赵云迅速集结部众。只见将士们将弓箭负于身后,擎起长枪,转眼间便从弓骑兵化为一支锋芒毕露的轻骑兵。
张辽所率铁骑虽同为轻骑,但仗着人人双马,气势更显凌厉。须知曹操苦心经营的虎豹骑早已葬身火海,眼前这支铁骑实乃其最后的精锐,断不能折损于此。
目睹白马义从严阵以待,又见李通领着残部前来汇合,张辽当即心生退意。他深知此战寇封志在必得,而曹操四面受敌,这支铁骑必须保全。
子龙将军,张辽抱拳朗声道,贵军箭矢已尽,李通部众亦遭重创,十万壮丁更是被你们夺回。若继续厮杀,不过两败俱伤。不如就此罢兵,各自退去如何?
赵云回望来路,未见杨再兴援军踪影。心知以三千疲师对抗万余劲旅,即便白马义从骁勇善战,在箭尽粮绝之际也难以取胜。
深思片刻后,赵云终究还是轻轻颔首,朝张辽郑重地抱拳回礼。这两位当世无双的骑兵统帅,一位精于指挥白马义从这般迅捷如风的轻骑,另一位则专擅统御并州狼骑那般的铁甲重骑。只可惜各为其主,境遇亦大不相同——即便曹操对张辽颇为器重,却始终未为其重建专属的并州狼骑,这不能不说是这位顶尖骑将的莫大遗憾。
待张辽护送李通残部撤离约莫一个时辰,杨再兴方率部匆匆赶到。眼见赵云已带着十万豫州百姓踏上归途,这位猛将不禁扼腕叹息:早到片刻,说不定就能将张辽那万骑精锐尽数留下!
赵云闻言轻笑:文远岂是易与之辈?当年仅率五百虎豹骑就能与你周旋多时,这正是我刻意放其离去的缘由。他轻抚马鬃,正色道:白马义从与背嵬军皆是我军根基,如今主公尚未打通稳定的战马补给线,每名骑兵都弥足珍贵。若在此折损过重,他日北伐中原时将无骑可用。
杨再兴听罢深以为然,当即率军与赵云共同护送这十万百姓返回豫州。这些劫后余生的青壮得知是赵云出手相救,无不对寇封感恩戴德。可以预见,待他们归乡后,岳飞整顿豫州民心必将事半功倍——能让骨肉离散的百姓重聚天伦,自然能赢得最真挚的拥戴。
与此同时,许都城外出现了罕见的场面:曹操竟亲率文武出迎败归的李通。这位败将慌忙滚鞍下马,汗流浃背地请罪:末将辜负丞相厚望,非但未能带回豫州青壮,五千铁骑尽丧赵云之手,五万大军折损近万。若非文远将军及时驰援,末将恐怕......
瞧着李通这副情状,曹操立时温言抚慰:
文达平安归来便好!将士们日后再招便是,快些起身罢!
这般礼贤下士的做派,恍若当年那个仅据陈留一郡就敢起兵讨董的曹孟德又回来了。立在曹操身后的荀彧、荀攸等人俱都面露喜色——主君既已重拾雄略,曹军定能再振旗鼓,不出数年必可与寇封一争高下。眼下只需稳住局势即可。
李通听得这番言语,更是感激涕零,只恨不能以死相报。待他领着豫州四万余人马回到许都,许昌周边驻军已近二十万之众。加之曹操重新振作,至少能在宛城、洛阳一线构筑防线,抵御寇封北上。
正议间,忽有亲兵急报:徐州陈登以八百里加急送来军情。曹操闻讯色变——莫要只顾防备寇封,反倒让别处出了纰漏!
展开军报细看,未及读完曹操已勃然暴怒:可恶!织席贩履之徒竟敢攻我下邳,孙权小儿也来趁火 ** !真当曹某穷途末路不成?当即拍案喝道:既要摘桃,便让他们尝尝厉害!谁愿领兵驰援徐州?
程昱闻言出列进言:刘备、孙权不过癣疥之疾,两地兵马合计不过五万。徐州现有三万守军,只需遣大将率两万精兵驻守琅琊,足可阻其北犯。说罢将目光投向张辽,含笑不语。
我认为当前丞相军中只有张辽和潘璋两位将军能担此重任,但为防止寇封北上,派其中一人前往即可!
至于周瑜,此人智谋超群,曾助孙策夺取江东六郡,此战我也 ** 出征!
......
见程昱主动请缨前往徐州,曹操不禁长叹一声。如今局势危如累卵,他实在经不起任何重大失利。
若再被其他诸侯击败,甚至丢失领地,必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正是因此,久居中枢的程昱才会主动请战。
就在此时,向来明哲保身的贾诩竟出人意料地站了出来。
曹操等人见状都不由变色。谁都没想到,这个素来惜字如金的老狐狸竟会主动献策,想必是担心曹军溃败会殃及自身吧。
只听贾诩徐徐道来:
丞相,其实要稳住当前局面并非难事。您坐拥七州之地,治下百姓近两千万。徐州方面,既有程昱主动前往,又有张辽将军之勇,率五万精兵足以固守。至于北方...
他详细分析各方局势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