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虽逝,东海却未平静。水神残魂引发的混乱使水脉紊乱,海啸频发,沿海部落苦不堪言。姜石年立于浪涛之巅,眼见灾民流离,心如刀绞。
“必须尽快稳定水势。”他催动土精,试图以土克水,却发现效果有限——海洋浩瀚,非寻常土力能制。
危急时刻,怀中昆仑令亮起,传来西王母指引:“东海之乱,非寻常水患。需禹王所留‘定海神针’,方可平息。”
“定海神针在何处?”姜石年急问。
“东海龙宫之下,万丈海沟之中。然有夔牛守护,非易与之事。”
姜石年毫不迟疑,御剑入海。轩辕剑分水开路,直下深渊。越往深处,越是昏暗,水压剧增,连黄帝战甲都咯吱作响。
终于至海沟底部,见一座残破宫殿,匾额上书“禹王宫”。宫前立一巨碑,记述禹王治水之功,末行小字:“留针镇海,以待有缘。”
正要入宫,忽听雷鸣般吼声。一头巨兽踏浪而来,形如青牛,无角独足,目如日月——正是上古异兽夔牛。
“凡人退去!”夔牛声如雷霆,“此乃禹王禁地,擅入者死!”
姜石年行礼道:“夔牛尊者,我乃人皇姜石年,受西王母指引,特来取定海神针以平水患。”
夔牛打量他片刻:“可有凭证?”
姜石年展示轩辕剑与黄帝战甲。夔牛点头:“确是黄帝后人。然欲取神针,需通过考验。”
“请尊者明示。”
夔牛独足踏地,宫门前现出三道水幕:“一测仁心,二测智慧,三测勇气。三关皆过,方可得针。”
姜石年毅然踏入第一道水幕。顿时置身于洪水滔天之境,见无数生灵挣扎呼救。同时心中响起诱惑之音:“若取神针,可先救至亲,余者任之。”
画面中浮现瑶姬、听訞、羿等人遇险景象。姜石年心神震动,几乎要做出选择。但最终坚定道:“万物平等,岂可分亲疏远近?”全力催动地脉之力,护住所有生灵。
水幕应声而破。夔牛赞道:“善!仁心过关。”
第二道水幕中,出现复杂水势图,需找出最佳疏导方案。姜石年沉思片刻,结合禹王治水心得与地脉知识,提出“导为主,堵为辅”之策,更创新性地加入地脉调节之法。
水幕再次破裂。夔牛惊叹:“竟能超越禹王之法!智慧过关。”
第三道水幕最为凶险,直接连接东海旋涡核心。姜石年需在旋涡中坚持一炷香时间。刚入旋涡,即感天地旋转,压力如山,黄帝战甲出现裂痕。
他咬牙坚持,运转土精护体。就在即将不支时,忽想起共工最后所授水之真谛:“水非至柔,乃刚柔并济。”不再硬抗,而是随波逐流,借力化力。
时间到,水幕消散。姜石年虽狼狈,却目光炯炯。
夔牛满意道:“勇气智慧皆备,神针当归汝所有。”
引姜石年入禹王宫。宫中简洁,唯中央一柱耸立,上插一根铁棒,乌黑无光,却散发磅礴气息。
“此即定海神针。”夔牛道,“禹王采首山之铜,融星辰之铁,铸就此宝。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可顶天立地,小可如绣花针。”
姜石年上前欲取,神针却纹丝不动。
夔牛道:“神针有灵,非认可者不能动。需以诚心感之。”
姜石年闭目抚针,传递平水患、救苍生之愿。渐渐地,神针发出嗡鸣,重量骤减,轻松拔起。
就在这时,宫外传来巨响。混沌爪牙竟追踪而至!
“人皇速走!”夔牛挺身阻敌,“吾守此宫千年,今日当尽最后一责!”
姜石年不及多言,携神针冲出宫殿。但见混沌魔物如潮水般涌来,夔牛独足踏地,引动雷霆万钧,独战群魔。
返海面,水患更剧。姜石年祭起神针,念动禹王所传咒语。神针骤长,顶天立地,散发出稳定波纹。
效果立竿见影:波涛渐平,漩涡消散,暴雨停歇。沿海民众见之,纷纷跪拜,称颂神迹。
但姜石年察觉异常——水势虽平,水脉仍乱。神针治标未治本。
他深入探查,发现共工残魂虽散,但其怨气已污染水之本源。更严重的是,混沌正通过污染的水脉向四方扩散。
“必须净化水脉本源。”姜石年决心已定,“否则神针也只能暂缓一时。”
他想起共工临别之言:水精在归墟之底。或许唯有取得水精,才能彻底净化水脉。
但归墟乃万水归宿,无尽深渊,凶险异常。纵有神针在手,亦无把握。
正当思索时,神针忽然发出预警——东海深处传来异常波动。姜石年急往查看,见一处海底裂缝正在扩大,混沌之气从中涌出。
“不好!混沌正在撕裂界障!”
他立即将神针插入裂缝。神针散发出璀璨光芒,暂时封住裂缝。但显然支撑不了多久。
必须尽快取得水精!姜石年传讯昆仑求援,自己则准备独往归墟。
西王母回讯:“归墟凶险,非独力所能往。待吾遣应龙助你。”
片刻后,应龙破海而来:“人皇,西王母命我助你取水精。”
有应龙相助,姜石年信心倍增。二人当即往归墟进发。
临行前,姜石年将神针暂交瑶姬代管:“若裂缝扩大,以此针镇之。但切记——此非长久之计。”
瑶姬郑重接过:“父亲放心,女儿必守好此针。”
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她轻抚神针,忽感针内传来奇异波动,似与远方某物共鸣...
而此刻的归墟之境,漩涡中心,一双巨大的眼睛缓缓睁开,仿佛早已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