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具体指示道:
“进攻前,先给老子用火力侦察!
机枪封住门窗,迫击炮、掷弹筒敲掉可能的火力点!
步兵再分组交替掩护,逼近!
用手榴弹开路,突进去之后,角落、楼上、地下室,给老子搜干净!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人的地方!”
“各分队之间,注意侧翼掩护和联系!
别他娘的自己人打自己人,也别让鬼子从侧翼钻了空子!
遇到坚固的街垒或楼房,不要蛮干!
使用火箭弹,或者呼叫伴随火炮或者后面的直射火炮支援!
咱们现在家底厚了点,该用就得用!”
他特别强调了战术总结:
“打下一处,就停下来总结一下!
哪里打得好,哪里出了问题,鬼子的防御有什么特点,都给老子当场复盘!
班长、排长、连长,你们就是现场教官!要把这次巷战的经验,刻进每个战士的骨子里!”
紧接着,张大彪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提出了另一项铁律:
“还有一条,给老子听清楚,刻在脑门上!
在逐屋清剿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老百姓——不管是藏在屋里、地窖里的,还是被困在交战区的
——首要任务,不是追击残敌,是立即保护起来!”
他详细部署:
“各连队要指定专人负责此事。
发现百姓,第一时间安抚,说明我们是八路军。
然后,由指定的护送小组,立即将他们转移到城外咱们设定的临时收容点!
要确保他们脱离交战火线!”
“城外,政治部和地方工作的同志已经设立了甄别和管理站。
所有转移出去的百姓,都要进行登记和初步甄别,防止鬼子奸细混在其中。
同时,要保证他们有饭吃,有地方住,有伤病的要及时救治!
咱们打仗为了啥?
不就是为了老百姓吗?谁要是在这个过程中惊扰了百姓,或者处置不当,别怪老子军法无情!”
张大彪的命令被迅速传达至每一个进城作战的连队、每一个班排。
原本可能因破城而有些许急躁的进攻节奏,立刻被这种沉稳、细致、甚至有些“磨蹭”的战术风格所取代。
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依然在张家口的街巷间此起彼伏,但进攻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一处十字路口,一个排的八路军没有直接冲锋,而是先占据侧翼的几栋破屋,架起机枪和步枪,对着怀疑有敌人埋伏的街角楼房进行火力试探和压制。
确认对方还击火力点后,呼叫来一门伴随的九二式步兵炮,“咚”的一炮,精准地掀掉了那个窗口。
随后,步兵才分成三个小组,交替掩护,贴墙根摸了过去。
在另一条小巷,一个班的战士踹开一扇木门,先扔进去两颗手榴弹,爆炸过后才迅猛突入。
他们动作熟练地检查一楼,两人一组背靠背搜索房间,确认安全后,才小心翼翼地向二楼搜索。
班长在楼下指挥,不断提醒:
“注意拐角!注意楼上动静!”
而在一处刚刚被攻占、还在冒烟的院落里,战士们果然从坍塌的灶台下的地窖里,发现了躲藏着的七八个面黄肌瘦、瑟瑟发抖的平民。
带队的排长立刻按照命令,停止了下一步的进攻,一边让会本地话的战士大声安抚,一边派出一个战斗小组,掩护着这些惊魂未定的百姓,沿着事先标定的相对安全路线,快速向城外转移。
看着百姓们安全离开,这个排才重新整理装备,向下一个目标院落摸去。
整个张家口城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死亡威胁的实战训练场。
八路军战士们就在这铁与火的课堂里,用敌人的血和自己的汗水,学习着、实践着、掌握着城市巷战的精髓。
推进的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每一步都更加扎实,部队的战斗力也在这种高强度的“教学实践”中悄然提升。
而保护并转移百姓的行动,如同穿插在战火中的温暖溪流,无声地诠释着这支军队与旧式军队的本质区别。
集宁以北三十里处。
鬼子骑兵旅团行进序列。
马蹄翻飞,卷起干燥的黄土,如同一条移动的黄色烟龙,在苍茫的草原上蜿蜒向南。
日军驻蒙军所属的独立骑兵第一旅团,以其惯有的、带着一丝骄横的姿态,向着集宁方向推进。
旅团长黑岩义隆少将,骑在一匹神骏的东洋马上,身板挺直,马靴锃亮,尽管风尘仆仆,眼神里却透着一种轻蔑。
他的部队已经连续行军三日,沿途只遭遇了零星的、象征性的抵抗。
几个用沙包垒砌的简陋哨卡,几处疑似民兵挖掘的、尚未完工的交通壕,几乎是刚一接火,对方就迅速撤离,留下些无用的杂物。
这种“顺畅”,反而让一些老行伍出身的军官心里隐隐不安,但黑岩义隆不这么想。
夜幕降临,骑兵旅团择地宿营。
篝火在营地中央噼啪作响,跳动的火苗映照着黑岩义隆阴沉而疲惫的脸。
他并没有待在舒适的帐篷里,而是就着篝火的光亮,再次摊开了那份由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转来的情报。
纸张在夜风中微微颤动,上面的字句他几乎能背出来:
“据可靠来源确认,八路军独立师第一纵队副司令孔捷所部,目前实际作战兵力仅五个营,且均未满编,缺额严重,据判断,其总兵力已不足两千人。
该部目前收缩于集宁及周边少数要点,意图固守待援。
其纵队主力,由参谋长张大彪率领,并配属大量技术兵种,正全力围攻张家口,短期内难以北顾。”
黑岩义隆的指尖在“不足两千人”和“固守待援”这几个字上重重划过,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
参谋长中村骏一中佐拿着两个饭团走了过来,递了一个给黑岩义隆,顺势在他旁边坐下。
“旅团长阁下,还在研究情报?”
中村的声音带着行军的沙哑。
黑岩义隆接过饭团,没有立刻吃,目光依旧盯着跳动的火苗,仿佛能从中看出敌人的虚实。
“中村君,”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你不觉得,我们这一路,太顺利了吗?”
中村咬了一口饭团,咀嚼着,点了点头:
“确实。除了那些不堪一击的民兵骚扰,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八路的主力不见踪影,广阔的草原上,只有我们的马蹄声。”
黑岩义隆嘴角扯起一丝了然的弧度,带着洞悉一切的自信:
“这就对了。
情报是准确的。
孔捷手里只有那么点残兵,怎么敢在野外,与我们强大的骑兵旅团交锋?
他只能像只乌龟,把所有力量都缩回集宁那个小小的硬壳里,妄图凭借城防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