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兵气喘吁吁,脸上带着急迫:
“报告……报告大队长!
紧急通报!美军‘野狼’机群……返航!
距离机场已不足五十公里!
他们……他们要求我们立即清空跑道,确保降落空域!”
不足五十公里!
对于高速飞行的战机而言,这就是转瞬即至的距离!
美军的机群必然是经历了天津港的恶战,可能带着伤,油料也可能即将耗尽,急需降落。
而此刻,八路军的飞机还占着跑道!
江岳的心猛地一沉,目光急速扫过跑道。
跑道上,还有十几架“木头鹰”正在等待起飞序列,它们大多受损不轻,起飞动作本就比平时缓慢。
如果按部就班等它们全部起飞,美军的飞机很可能就要在天空盘旋等待,甚至可能因油尽而迫降或坠毁!
不能等!
必须立刻腾出跑道!
电光火石之间,江岳做出了决断,他对着身旁的地勤指挥官厉声吼道:
“命令!改变计划!
跑道上的木鹰,只允许再起飞两架状态最好的!
快!
命令他们立刻起飞!
其余所有尚未起飞的木鹰,停止起飞程序!
全部!立刻拖离主跑道!
推到旁边的停机坪或者草地上!
快!
动作要快!
给美军飞机让出地方!”
命令下达得极其突然,甚至有些残酷。
这意味着,那些原本计划飞回大同的“木头鹰”和飞行员,不得不被留下。
但战场之上,容不得半分犹豫!
地勤反应极快,立刻冲向跑道方向,一边跑一边对着那些还在等待起飞的“木头鹰”打着手势,声嘶力竭地呼喊:
“停止!
停止起飞!
两架!
只有两架可以飞!
后面的全部离开跑道!
快!离开跑道!”
地勤指挥官也红了眼,对着周围待命的地勤人员挥舞着手臂:
“都他娘的跟我上!
推飞机!
把跑道给老子清出来!”
场面瞬间变得极度混乱而又透着一股被逼出来的效率。
跑道上,那两架被指定可以继续起飞的“木头鹰”飞行员,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下方突然混乱的景象和段鹏疯狂打出的手势,也意识到情况有变。
他们不敢耽搁,猛地将油门推到底,飞机在跑道上急促地加速,几乎是以极限状态挣扎着离地,晃晃悠悠地爬升,加入了西去的编队。
而剩下的近十架“木头鹰”,飞行员们刚刚启动引擎,或者正准备进入跑道,就接到了停止起飞、立刻撤离的紧急命令。
他们只能无奈地关闭发动机。
紧接着,成群的地勤人员和原本在周围警戒的步兵战士们蜂拥而上。
指挥着飞机滑行到安全区域。
跑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清理出来。
每一架被推离的“木头鹰”,都意味着张家口机场又多了一分迎接战友安全归来的希望。
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推飞机时粗重的喘息声、号子声,以及远方隐约传来的、越来越近的引擎轰鸣……
张家口机场,东南方向天空。
就在地勤和战士们拼尽全力,刚刚将最后一架“木头鹰”连推带拽地挪出主跑道,清理出一条可供降落的通道时,天际线上,传来了异样的引擎轰鸣声。
那不再是八路军机群离去时相对平稳的嘶吼,而是一种杂乱、痛苦、仿佛垂死挣扎般的混合声响。
有发动机不均匀的咆哮,有金属摩擦的尖啸,甚至隐约能听到某种结构断裂的可怕颤声。
机场上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摇摇晃晃的黑点。
它们飞得不高,速度也慢,像是受了重伤的鸟儿,挣扎着向巢穴飞来。
随着距离拉近,那些黑点的惨状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那是美军的p-51“野马”战斗机。
但此刻,它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矫健与优雅。
一架“野马”的整个左侧机翼被打掉了一大块翼尖,蒙皮撕裂,如同被巨兽啃过,它歪歪扭扭地飞行着,飞行员显然在用尽全力维持平衡,飞机像喝醉了酒一样左右摇摆,每一次晃动都牵动着地面人员的心弦。
另一架的机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孔,座舱盖不翼而飞,飞行员直接暴露在疾风中,他低着头,似乎连抬起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最触目惊心的是它的发动机舱,不断有黑烟和少量的油渍渗出,在空中拉出一道不祥的轨迹。
还有一架,它的垂直尾翼被打掉了一半,方向舵扭曲着,这使得它无法直线飞行,只能艰难地、不断地小幅调整方向,像一条受伤的蛇在爬行。
它们零零落落,不成编队,每一架都在独自与重力和伤痛搏斗。
它们飞过机场上空,没有像往常那样通场确认,而是迫不及待地、几乎是直接对准了那条刚刚清理出来的、还带着尘土和杂物痕迹的跑道。
“只有……十一架?”
地勤指挥官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记得清楚,出发时,是两个齐装满员的“野马”中队,整整二十四架!
这十一架“野马”带着一身惨不忍睹的创伤,相继迫降在跑道上。
轮胎触地的瞬间,有的飞机因为液压系统失灵,轮胎在跑道上摩擦出刺耳的尖鸣和青烟;
有的起落架受损,落地时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机体几乎是砸在跑道上,蹦跳着前行,仿佛随时会散架。
地勤和医护兵们立刻冲了上去,如同之前迎接八路军机群一样,但这次,他们面对的是更加惨烈的景象。
一架“野马”刚停稳,座舱盖被地勤从外部费力撬开,里面的飞行员满脸是血,左臂不自然地扭曲着,他试图自己爬出来,却一头栽倒,被等在下方的医护兵迅速抬上担架。
另一架飞机的发动机在停稳后终于彻底熄火,浓烟滚滚,地勤人员拿着灭火器疯狂喷射。
而这,仅仅是开始。
在这十一架伤痕累累的“野马”之后,天空中出现了更加庞大、也更加迟缓的身影
——b-25“米切尔”轰炸机。
它们的状况,比战斗机更加令人心碎。
出发时十二架庞大的中型轰炸机,此刻,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只有区区三架!
其他战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