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顾景晖和妹妹瑶瑶可是在同一所大学就读,之前好几次,顾景晖都是和妹妹一起回家的。
顾景珩上的是军校,不是想回就能回来了。
可瑶瑶所在的京大外语系每周都有放假的啊。
“说是学校里有活动,这周不回来。”
顾景晖一边将炉子上已经烧开的水壶提下来,一边随口回答道。
林晚青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也从一个有些娇气的小姑娘变成一个能一个月不回家的大姑娘了。
林晚青总觉得是被她那不喜欢着家的龙凤胎哥哥带的。
明明小时候,女儿还是很娇软可爱的。
“爷爷奶奶,爸妈,我有件事跟你们说。”
顾景晖等弟弟们闹够了,才正了正神色开口。
“我保研的事情定下来了,下学期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读研究生。”
林晚青正往茶杯里续水的手顿了顿,随即露出了然的笑容:“定了就好,我和你爸前几天还念叨这事呢。”
她把温热的茶水递到儿子面前,目光细细打量着他。
眼前的少年身姿笔挺如松,额前的碎发被精心打理过,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眼神清亮而坚定。
三年多的大学生涯,眉宇间的青涩又褪去了几分,说话时语速平稳,手势沉稳,竟有了几分顾远山平日开会时的模样。
顾明泽从工具箱里抬起头,问道:“导师定了吗?还是原来的专业吗?”
“嗯,研究生我攻读的是政治经济学方向,导师是我们学院院长的宁成教授。”
顾景晖回答时微微颔首,姿态谦逊却不卑不亢。
林晚青看着儿子与丈夫对话时的样子,心里暗暗称奇。
十七岁的年纪,放在别家还是围着父母撒娇的半大孩子,自家儿子却已经能和当副总工程师的父亲从容讨论学业规划。
这几年被顾远山带在身边,果然没白学。
她记得去年寒假,景晖跟着导师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
回来后竟然能头头是道地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当时就惊得顾明泽半天说不出话。
“研究生是啥?”
顾爷爷放下旱烟杆,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疑惑:“比大学还厉害?”
“爷爷,就是大学本科毕业后再接着读书,比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更高一个级别。”
顾景晖耐心解释着,拿起桌上的算盘给爷爷比划。
“就像咱们村小学读完上中学,中学读完上大学,研究生就是大学读完再往上读,研究生毕业以后还有博士呢。”
顾母一下子乐了,拉着孙子的手拍个不停:“那咱小晖就是老顾家最有学问的人了!比你爸还有出息!”
正说着,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
顾明泽拿起电话听筒,没说两句便看着大儿子道:“小晖,找你的。”
顾景晖起身接起电话,没多久,他挂断电话后起身对家人说道:“我同学约我去图书馆查资料,吃完饭前就回来。”
林晚青点点头:“路上小心,穿厚点。”
看着儿子麻利地穿上棉袄,又弯腰摸了摸弟弟们的头,才转身出门。
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顾明泽说:“上次景晖说他们系里组织去工厂实习,他同学里有好几个都是厂长书记的孩子,可他跟谁都处得挺好。”
顾明泽正在看图纸的手顿了顿:“是舅舅教的吧。上次我去舅舅那,碰到几个舅舅的同僚,还说景晖这孩子会说话,待人接物比同龄人周到多了。”
“可不是嘛。”
林晚青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望着窗外儿子远去的背影。
“上次他带同学回家吃饭,那几个孩子有农村来的,有城里的,他都照顾得妥妥帖帖,一点不摆架子。”
“我本来还担心他跟着舅舅见多了场面,会变得眼高于顶呢。”
顾父在一旁听着,把旱烟杆在鞋底磕了磕:“这孩子随根,跟他姥爷年轻时一样,会处人。”
林晚青笑了,想起自己的舅舅。
顾远山这几年官越做越大,却总告诫晚辈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顾景晖每次去舅舅家,回来都会跟她讲起这些道理,看来是真听进去了。
“前几天碰到张科长家的媳妇,说景晖帮她儿子辅导数学,给人家讲得明明白白的。”
林晚青剥着花生,语气里带着一丝骄傲。
“才十七岁的孩子,心思就这么细。”
顾明泽放下图纸,眉头微微蹙起:“我倒是希望他能安安稳稳做学问,可看舅舅的意思,是想让他走仕途。”
“小晖自己似乎也有这样的意思。”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林晚青把剥好的花生仁递给身边的儿子。
“上次他跟我说,想研究农村经济政策,说现在农村变化快,需要有文化的人去引导。我看他心里是有数的。”
正说着,林景安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本画册:“妈,大哥真要读研究生啊?那以后是不是能当教授?”
“那可不一定。”
林晚青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你大哥有自己的打算。”
顾母听见这话立刻接道:“不管干啥,咱景晖都是最出息的!我今天得去跟西边的王大妈说道说道,我大孙子要读那啥…… 研究生了!”
她说着就往外走,脚步轻快得不像快七十的人。
顾明泽看着母亲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转头对林晚青说:“晚上包饺子吧,庆祝一下。”
“嗯,我一起去帮忙准备肉馅。”
虽然他们家做饭的事情基本都交给保姆刘英了,但偶尔还是会自己下手的。
毕竟,“妈妈牌”饺子对孩子们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光秃秃的树枝镀上一层金边。
林晚青望着墙上孩子们的合影,照片里的景晖还是个梳着小平头的少年,如今却已经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青年。
她轻轻叹了口气,眼里满是欣慰。
不管将来走哪条路,这孩子已经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
作为母亲,她能做的,就是站在身后,为他挡风遮雨,看着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