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大学的银杏大道上,金黄色的落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阳光透过逐渐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秋日午后,学生们抱着书本穿梭于教学楼之间,讨论着课业、游戏和即将到来的校园庆典。
但细心的人能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你最近睡得怎么样?”两个女生坐在长椅上,其中一个揉着太阳穴问道,“我已经连续一周做那种...饥饿的梦了。”
她的同伴点头:“我也是!总是梦到在一个巨大的黑色空间里找东西吃,但永远吃不饱。醒来后特别累,就像整夜没睡一样。”
类似的对话在校园各处悄悄进行着。食堂里,学生们抱怨食物突然变得“没味道”;图书馆中,有人发现自己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书本上的文字仿佛在“蠕动”;甚至连校园里的流浪猫都显得焦躁不安,不再亲人。
电竞社的训练室内,异常更加明显。
“又来了!”社长李铭浩 frustration 地摘下神经接口头盔,“每到高负荷运算时,设备就会发出那种...饥饿的嗡嗡声。”
技术顾问检查设备:“所有读数都正常,但确实有种低频振动,像是...消化系统在工作?”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社员报告在激烈对战中会突然闻到“金属和虚空的味道”,或者听到“遥远的咀嚼声”。
林栀缓步走在校园里,看似慵懒的目光实则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异常细节。她的感知比仪器更精准——校园的能量场正在被某种无形的东西缓慢“侵蚀”,不是攻击性的破坏,而是更像...品尝。
“它在这里,”她轻声对身旁的秦屿说,“不是实体存在,而是一种感知渗透,像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秦屿皱眉:“针对性的?还是无意识的?”
“两者皆有,”林栀闭上眼睛,感受着能量流动,“它在试探,在了解。就像美食家先欣赏菜肴的香气和外观。”
最让她担忧的是,这种渗透明显对特定目标表现出更多“兴趣”——那些精神力敏感的学生,尤其是小月亮。
秦家宅邸里,小月亮近来的行为变化更加明显。她不再画色彩明亮的星空和笑脸,而是反复描绘同一个主题:一个被无数黑色触须缠绕的发光小球。
“这是月亮,”她向担心的秦雨柔解释,“黑色的须须想和月亮玩,但它们不知道轻轻的,弄疼月亮了。”
更令人不安的是,她开始无意识地模仿“吞噬”行为——不是真的吃东西,而是用手做“抓取和放入嘴巴”的动作,同时发出轻微的“咀嚼”声。
“我不知道她从哪学来的,”秦雨柔忧心忡忡地告诉林栀,“问她只是说‘黑色朋友教的’。”
林栀和秦屿立即加强了安全措施。宅邸的能量屏障被升级到军用级别,小月亮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特定区域,甚至连她的玩具都经过严格检查。
但令人沮丧的是,这些措施效果有限——渗透不是物理性的,而是直接作用于感知和精神层面。
“就像试图用纱网过滤气味,”技术团队无奈报告,“我们可以阻挡实体威胁,但这种感知渗透...除非完全隔绝神经活动,否则无法完全阻断。”
与此同时,电竞社的设备故障越来越频繁和诡异。不是简单的死机或数据丢失,而是更加...有机化的故障。
一台高端处理器被拆开检修时,技术人员震惊地发现内部电路板上生长着某种晶体结构,像是“金属苔藓”在吞噬电路;另一台全息投影仪投射出的图像会偶尔扭曲成口腔般的结构,做出“咀嚼”动作后消失。
“这不是故障,”林栀检查后得出结论,“这是模仿和学习。它在尝试理解我们的技术,用自己的方式。”
她下令所有与幻域平台连接的设备都要接受每日检查,并设置了特殊的“感知防火墙”。但这些措施像是用树枝阻挡潮汐——每次阻挡都会带来新的适应和突破。
最诡异的 incident 发生在周三晚上的电竞社训练赛。当李铭浩完成一记精妙的绝杀时,所有设备突然同时播放同一段扭曲的声音:“美味...”
紧接着,整个社团的成员都短暂地经历了同样的幻觉:自己被包裹在温暖黑暗中,被某种巨大存在轻柔地“品尝”,然后被“吐出来”。
幻觉只持续了三秒,但那种被当作食物评估的恐怖感久久不散。
“它不仅在感知我们,”李铭浩在事后报告中写道,“它在...品尝我们。不是物理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品尝。”
林栀意识到情况正在升级。她召集了紧急会议,包括星尘、秦屿和联邦安全专家。
“渗透正在加速和深化,”她展示收集到的数据,“从最初的无意识渗透,到现在有目的的探索和品尝。更重要的是...”
她调出一张能量流向图:“看这里,所有渗透事件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图上,无数细微的能量丝线如同触须般延伸,最终都汇聚向一个点——秦家宅邸,小月亮的房间。
“它在好奇她,”星尘面色凝重,“星核血脉对它来说像是...美食家的终极诱惑。”
安全方案迅速升级。小月亮被转移到特制的“共鸣隔离室”,能过滤掉大部分感知渗透。但这种方法有其代价——小月亮明显变得萎靡不振,像是被剥夺了重要感官输入。
“月亮听不到星星唱歌了,”她委屈地对林栀说,“黑色的朋友也不来玩了...月亮好孤单...”
看着女儿日渐消沉,林栀做出了一个艰难决定:有限度地开放隔离,允许可控的感知接触,以便观察和研究吞噬者的行为模式。
这是一个危险的平衡游戏。太开放,小月亮可能受到伤害或影响;太封闭,他们无法学习如何与吞噬者互动。
解决方案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电竞社的玩家们。基于在《维度预测游戏》中的经验,他们开发出了一套“感知防火墙游戏”,将防御机制转化为有趣的挑战。
玩家们通过游戏学习识别和阻挡有害渗透,同时允许安全的互动。最好的玩家甚至能主动“喂养”吞噬者特定的感知片段,引导它的注意力方向。
“就像用零食引导宠物,”王浩解释,“给它合适的咀嚼玩具,它就不会啃家具了。”
这套系统意外地有效。校园内的异常报告开始减少,不是因为没有渗透,而是因为大部分渗透被引导和满足了,不再以扰人的方式显现。
然而林栀清楚,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监测数据显示,吞噬者对校园——尤其是对小月亮的“兴趣”仍在持续增长,只是现在更加隐蔽和耐心。
“它在学习我们的规则,”她警告团队,“学习如何在不触发防御的情况下接近目标。这不是退缩,而是进化。”
这个判断在周五晚上得到证实。安全系统检测到一次极其精巧的渗透尝试:不是强行突破,而是利用一系列合法的系统请求作为“掩护”,像特工混入人群般悄然接近目标。
若非林栀设置的深层监测算法,这次尝试几乎成功。
“它的学习速度惊人,”网络安全主管震惊道,“这次使用的技巧比上次复杂了三个数量级!”
秦屿看着分析报告,面色严峻:“照这个速度,现有防御系统几周内就会完全失效。我们需要新策略。”
深夜,林栀独自站在隔离室外,看着熟睡的小月亮。孩子手腕上的监测器显示着她的脑波活动——即使在睡眠中,她仍在与某种存在进行着微妙的交流。
“妈妈知道你没睡着,月亮,”林栀轻声说,“能告诉妈妈,黑色朋友现在想做什么吗?”
小月亮睁开眼睛,眼中没有睡意,只有一种异常的清明:“它在问路,妈妈。它想到月亮这里来做客,但不知道门在哪里。月亮告诉它要敲门,但它不知道什么是门。”
林栀感到一阵寒意。吞噬者不仅在尝试接触,还在尝试理解基本概念——就像在学习一种全新语言。
她轻轻抱住女儿:“月亮做得对。告诉它,必须先学会敲门,才能来做客。”
随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教育。
基于这个理念,“感知礼仪”项目启动。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简单的交互协议,通过小月亮和玩家们“教导”吞噬者基本的互动规则:如何礼貌地“敲门”,如何适度地“品尝”,如何识别“停止”信号。
结果出乎意料地好。吞噬者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愿,似乎渴望理解这些“社交规则”。错误尝试仍然常见,但频率和侵入性明显下降。
“它不想伤害,”小月亮在一次交流后告诉林栀,“它只是不知道轻轻的。现在它学会了,就像月亮学会不抓疼小兔子。”
这个突破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吞噬者能够学习互动礼仪,或许更大的理解和合作也成为可能。
但林栀保持着谨慎乐观。在最新的联邦会议上,她提醒众人:“我们在教一个宇宙级存在如何与我们互动。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责任——甚至风险。”
“什么风险?”星尘问。
“一旦它完全学会我们的规则,”林栀看向窗外的星空,“也许就该轮到它来制定规则了。”
校园的夜晚依然宁静,但在那宁静之下,一场无声的教育正在进行。学生和教授们不知道,他们的校园已经成为一个宇宙尺度的教室,而课程的内容,将决定无数文明的命运。
林栀站在星空下,感受着那些无形的感知触须在校园中谨慎地探索、学习、成长。
阴影仍在蔓延,但如今,光也学会了在阴影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