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导笑着点头:“那我就说段她凭‘手铸金人’册封皇后的往事,这可是北魏后宫里关乎命运的大事。”
“哇,听着就有悬念!”梦瑶立刻挺直了身子,生怕错过细节。
“北魏皇室有个独特的规矩,册立皇后前,候选人必须当众‘手铸金人’,以此占卜天意,成败直接定后位归属。”赵导顿了顿,特意强调,“可不是随便铸个金人就行,得亲手参与流程,成则立,不成则淘汰,再换一人重试。《北史》后妃传里就明确写着‘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否则不得立也’。”
“这规矩也太严苛了吧?”王静咋舌,“要是有人各方面都合适,就差这一步失败了,岂不可惜?”
“还真有这种情况。”赵导接过话头,“《魏书·皇后列传》里记载得明明白白,道武帝的慕容皇后,就是因为铸像成功才顺利册立;而宣穆皇后刘氏,虽然生了皇子,还一直掌管后宫事务,可偏偏栽在铸金人环节,到死都没拿到皇后名分。”
他看向众人,补充道,“这事儿规矩定死了,连皇帝都不能破例。当年冯太后还是贵人的时候能一举铸像成功,不仅靠运气,更显露出她的沉稳和智谋,这才稳稳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这规矩也太神奇了!”王静眼睛瞪得圆圆的,追着问,“那这‘金人’到底是啥样?真用黄金铸的吗?”
赵导笑着摆手:“可不是非得用黄金,大多是黄铜铸的铜鎏金像,看着金灿灿的就行。所谓‘手铸金人’,其实是工匠把熔铜、制模这些繁琐工序全准备妥当,最后让准皇后在工匠协助下,亲手把铜液倒进模具里——就这关键一步,得由她来完成。”
一旁的宇辰听了,忍不住插话:“听着流程挺简单啊,不就是倒个铜液吗?”
“看着简单,实操起来全是坑。”赵导摇摇头,掰着手指分析,“第一,册立皇后是关乎一生的大事,谁能不紧张?心理素质一差,手抖脚软的,铜液洒了、倒偏了都有可能;第二,铸造不是一个人的活儿,从烧炉到掌模,工匠们得齐心协力,哪一个环节出岔子,整炉铜液都可能报废;第三,后宫争斗厉害,保不齐有人在模具、燃料上偷偷做手脚,故意让竞争对手失败。不管是啥原因,只要铸不成,皇后就跟你没关系,所以不少妃嫔都栽在这临门一脚上。”
“鲜卑族能留下这么多奇特的规矩,真是个充满传奇的民族!”啸风感慨道。
“不过这‘手铸金人’可不是北魏首创。”赵导话锋一转,“随着佛教传播,金人慢慢和宗教挂上了钩。《魏书·释老志》里就写过,汉武帝当年得到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当成大神供在甘泉宫,那金人一丈多高,不用祭祀,只烧香礼拜——这其实就是佛教传入中原的开端。”
“原来是这样!我就说为啥非得铸金人,敢情汉代就有这传统了!”啸风恍然大悟。
梦瑶皱着眉,一连串问题抛了出来:“那北魏为啥偏偏用‘手铸金人’定皇后呢?她们铸的金人到底长啥样?是铸自己的样子,还是别的什么造型啊?”
“说起‘手铸金人’,有个关键人物不能不提——冉闵,冉魏政权的建立者。”赵导话锋一转,引经据典,“《晋书·慕容儁载记》里写得清楚,东晋永和六年,冉闵称帝前曾‘铸金为己象,坏而不成’。前燕皇帝慕容儁听说这事儿,特别高兴,非要亲自核实,确认冉闵没得到‘天命’后,才放心出兵灭了冉魏。可见不管是鲜卑人慕容儁,还是汉人冉闵,当时都把‘手铸金人’当回事,两国都有铸像占卜的习俗。”
他补充道,“这就说明,北魏建国前,中国北方早就有‘手铸金人’的事儿了。”
“冉闵?他不是汉人吗?怎么也信鲜卑那套?”陶兄满脸疑惑地插话。
“冉闵虽是汉人,但从小在羯族人堆里长大。羯族是匈奴别部,曾依附匈奴,和匈奴渊源很深。”赵导耐心解释,“他铸像占卜的习俗,其实是从匈奴、羯族那里学来的,根源是匈奴的‘祭天金人’传统。五胡乱华时,匈奴人把这迷信习俗带到北方,慢慢演变成占卜工具,匈奴、羯、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都特别流行。史料里,冉闵‘铸金为己象’,后来尔朱荣也‘铸金为己像’,由此推断,北魏选皇后时,准皇后铸的应该也是自己的铜像——照着自己的模样铸,成了才配当皇后。”
“这么说,连自己的铜像都铸不好,就没资格母仪天下?”王静咂摸着其中的门道。
陶兄忽然想起什么,追问:“您刚才提到尔朱荣,他也铸过金人?”
“对,而且这习俗不只是选皇后用,还是权臣窥探天意的工具。”赵导点头,“北魏权臣尔朱荣篡位前,先后四次铸自己的金像,全失败了,没办法才转而拥立元子攸当皇帝;北齐的高洋,倒是一次铸像成功,立马下定决心称帝。”
“好家伙,这都快把铸金人当登基许可证了,迷信得够深!”宇辰咋舌。
“起码铸像成功能攒足底气啊,尤其是在文武百官面前,相当于拿到了‘天命认证’。”陶兄附和道。
“不过这风俗也没一直流行下去。”赵导话锋一转,“隋唐以后,‘手铸金人’的占卜功能慢慢淡化了。辽代虽然还保留铸金人传统,却改成了祭祀先帝的仪式——这标志着它从政治占卜工具,变成了单纯的礼仪象征。”
赵导总结道,“说到底,‘手铸金人’是北魏民族传统和政治制度的结合体,用一场具象的仪式,把虚无的‘天命’变成权力合法性的依据,既透着鲜卑族对神秘主义的崇尚,也能看出北方民族政权汉化过程中,独特的文化融合痕迹。”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