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啸风就带着梦瑶和宇辰往御东新区赶,打算带两人去大同博物馆逛逛。
在老城区门口打了辆出租车,师傅是个健谈的大同人,一路跟他们聊着御东新区的变化,没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哇!这里的空气也太清新了吧!”刚下车,梦瑶就忍不住张开胳膊深吸了一口,甚至像个孩子似的蹦跳了两下,眼里满是雀跃——连日来的愧疚和负担卸下后,她整个人都轻快了不少。
宇辰看着她活泼的模样,笑着打趣:“哪是空气变清新了?明明是你昨天把心里的石头放下了,现在无忧无虑的,连看什么都觉得舒服。”
啸风也跟着点头,抬手往远处开阔的区域指了指,语气里满是对家乡新貌的自豪:“不过御东这边的环境是真不错,规划得特别规整。你看,这么大的区域里,主要就分布着五大场馆——大同博物馆、市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还有大剧院,五个场馆各有特色,逛起来也不拥挤。”
“难怪远远看着觉得特别显眼!”宇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忍不住感叹,“这五大场馆的造型也太奇特了,线条又酷又有未来感,远远瞅着,倒像五只蹲在地上的巨型怪兽,特别有辨识度。”
“你还真说对了,这造型就是走的艺术感路线!”啸风笑着补充,还分享了个小消息,“我听朋友说,《流浪地球3》剧组之前来大同考察过,打算把这五大场馆当成其中一个科幻场景来拍呢,到时候咱大同的地标就能在大银幕上露脸了!”
他顿了顿,又转头调整方向,指向北边:“你再往北边看,能直接遥望到采凉山的轮廓;而东边不远就是文瀛湖,那么大一片开阔的水域,再加上周边的绿地和树林,绿植多、污染物少,空气自然比老城区更通透,呼吸着都觉得舒服。”
梦瑶顺着啸风指的方向往北望去,眼睛瞬间亮了:“哇!采凉山的山顶上居然还有积雪!你看那蓝天下的白云,一朵一朵的,像刚弹好的棉花絮,连边缘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也太好看了吧!”
她一边喊,一边掏出手机对着远山和天空拍照,生怕错过这难得的好景致。
“东边就是文瀛湖?离这儿远不远?咱们能不能去湖边走一走?”宇辰想着东边波光粼粼的水面,也来了兴致,想近距离感受下“北国明珠”的风采。
“不远,往前最多再走十分钟就到了。”啸风笑着点头,“正好顺道去逛逛,文瀛湖的环湖步道修得特别好。”
于是三人一路向东走去。
路上,啸风跟梦瑶和宇辰两人介绍起文瀛湖:“这文瀛湖是咱大同最大的人工湖泊,水域面积有4.7平方公里呢,它背靠着白登山和采凉山,山水相依,以前就有‘北国明珠’的说法,现在更是成了大同的‘城市绿肺’——夏天来这儿散步的人特别多,湖边全是乘凉的市民和放风筝的孩子,热闹得很。”
梦瑶听得更期待了,脚步都加快了些:“那一会儿一定要多拍点照片!蓝天、雪山、湖水,想想都觉得出片!”
宇辰也笑着应和,三人说说笑笑地朝着文瀛湖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身上,连风里都带着几分惬意。
此时的文瀛湖尚在薄雾中沉睡。湖面未曾结冰,却已带了几分凛冽之气,仿佛冰的魂灵已先于它的形质降临此地。
三人踱步于湖畔,脚下的枯草发出细碎的声响,似在抗拒这初冬的早晨。
一轮红日,温吞地上升,不刺目,只是柔柔地照亮世界。
抬头望去,但见蓝天上浮着絮絮的白云。它们不像夏云那般厚重磅礴,也不似春云那般轻佻易散,而是疏疏落落的几团,从容地缀在蔚蓝的天幕上。
有趣的是,这些云朵也落到了文瀛湖中——湖面平静处,竟将整个天空盛了进去。
蓝天成了湖的底色,白云则在水中悠悠飘荡。有时微风拂过,水中的云影便轻轻颤动,碎成一片银光,旋即又复归完整。
湖水是暗青色的,微微地起着皱纹,被晨风推着,一下一下地拍着土岸。那水波却不急,亦不甚寒,只是懒洋洋地展开,又懒洋洋地退去,留下些湿痕在岸边。
远处的水面上浮着三两野鸭,黑黢黢的,时而把头探入水中,时而又扬起颈子,环顾四周。它们游过之处,荡开圈圈涟漪,将水中的云影搅乱,复又任其平复。
近处的湖水静得很,只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又倏地钻回去,留下一圈圈涟漪,慢慢荡开,终至消失。
湖畔的柳树早已褪尽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在微风中颤动,竟有些像老人干枯的手臂,向虚空里抓着什么。
有老头儿坐在树下钓鱼,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尊石像,半天不见动弹。
鱼线没入水中,不见鱼上钩,他也不急,仿佛钓鱼不过是坐在这里的由头,真正要钓的是这初冬的晨光。
太阳渐渐升高了,雾气消散了些,露出湖对岸高楼的轮廓。那些现代化的建筑立在湖边,与自然之景相对,竟也不显突兀。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将些金灿灿的光片撒在湖面上,随波晃动。
蓝天白云和高楼大厦一同倒映水中,构成奇异而又和谐的景象——古老湖泊映照着现代文明,彼此相安,各得其所。
湖边小径上渐渐有了人迹。跑步的青年呼出白气,一圈圈地绕湖奔跑;老妪们排成队伍,缓缓打着太极拳;还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少年,背着画板来到湖边,要找角度写生。
人们各有所事,却又共同享用着这湖光水色。偶尔有人驻足,望着湖中的云天倒影出神,仿佛在那水面之下,另有一个世界。
忽然,自北面传来一阵鸣声,先是隐约可闻,继而愈来愈响。
抬头望去,但见一群鸿雁排成人字形,正掠过天际。它们的羽翼在初升的阳光中染上了一层金红,如同炭火中跳动的焰芒。
为首的头雁一声长鸣,后面的便应和着,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却也使这寂静显得愈加广大而深远了。
雁群飞至文瀛湖上空,似乎被这湖光山色所吸引,盘旋了一圈。它们的倒影落在湖面上,随着水波微微晃动,竟似有两队雁群同时在飞翔。
一时间,天上水中,俱是鸿雁的身影,叫人分不清哪个是实,哪个是虚。
终于,头雁一声呼唤,领着雁群继续南飞。它们的影子掠过湖面,掠过枯黄的芦苇,掠过凝霜的岸石,终于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只有几声断续的鸣叫,还在空气中久久回荡,最终也归于沉寂。
三人走到文瀛湖边,梦瑶看着澄澈的湖水,忍不住俯身,指尖轻轻探进水里,刚触到水面就轻轻“呀”了一声,随即又笑了:“这湖水看着清,摸着倒有点凉,不过凉而不冰,手放在里面还能忍受,不算刺骨。”
宇辰也蹲下身,伸手试了试水温,指尖刚碰到就缩了回来,忍不住感叹:“现在已经是深秋了,水温降得快。我估摸着,想来不过旬日,等再冷上几天,这湖面就得结成一层薄冰,到时候别说伸手摸水,就连靠近湖边都得小心,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亲近湖水了。”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