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风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每念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破毛衣里藏着的,不是良民证,是李玉元最后的倔强。
“煤峪口南沟‘万人坑’上洞李玉元遗骸,在他的破毛衣中发现第5071号‘良民证’。”啸风盯着看,这一分钱纸币、补丁布、棉线……都是他活着的证据,可日本人连这些也要夺走。
赵芳的手指轻轻抚过展柜玻璃,仿佛想触碰那些尘封的遗物:带着棉线和碎布下井的人,心里该装着多少念想啊。
她突然哽咽,或许是想补补衣裳多撑几天,或许是留着给家里人捎句话……
全息投影骤然亮起,虚拟的李玉元在矿灯下缝补毛衣,监工的皮鞭突然抽来,布料碎片混着鲜血飞散。
赵芳赶紧捂住小虎的眼睛,却听见孩子瓮声瓮气地问:妈妈,他藏这些做什么呀?
她的声音发颤:因为……这是他最后的宝贝,是他想活下去的希望。
王静调出统计数据,投影中红色数字不断跳动:在万人坑的幸存者里,只有5%的人留有遗物。这些碎布棉线,比金子还珍贵。
展厅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唯有展柜里的遗物泛着微光。李玉元的良民证在光影中忽明忽暗,那张一分钱纸币上的纹路仿佛变成了矿工们不屈的脊梁。
老爷子叹了口气,用布满老茧的手抹了抹眼睛:现在的孩子哪知道,这些零碎物件里,藏着多少没说完的话啊!
啸风的声音发颤,指着展板上等人身高的扭曲骸骨:你们看这双手——指甲折断,嵌进脸颊骨缝里!这分明是在极度痛苦中,用最后的力气抓挠自己!
赵芳慌忙捂住小虎的眼睛,后背却忍不住颤抖:孩子别看……她可能是被活埋时,在黑暗里拼命想扒开泥土呼吸……
她声音哽咽,仿佛听见了八十多年前的绝望嘶吼穿透展厅墙壁。
李梅领着小雨从远处赶紧通过,她都没有看一眼的勇气。
不是窒息就是被拖行致死!宇辰指着还沾着煤泥的木椭圆图章,这个机务段袖章本该在铁轨旁闪光,却跟着主人永远留在了万人坑。
那位年轻人的拳头砸在展台上:我甚至能看见她被推进坑时的场景!
他的声音带着血色,监工狞笑着用刺刀戳他,他挣扎着抓向天空,指甲缝里全是自己的血肉!
晓萱突然捂住嘴呜咽:她可能是在喊妈妈……
她看到邓连枝的籍贯信息,天津离大同千里之遥,她离家时说不定还揣着给孩子买的糖块,最后却成了野兽的口粮!
老矿工颤巍巍走过来,浑浊的眼睛里全是血丝:我见过这种死状……那年腊月,隔壁村的老辛头被活埋时,也是这样把脸抓得稀烂……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展厅里只剩压抑的抽气声。
这不是遗物,是血书!王静看着那具惨不忍睹的女性骸骨,大同煤矿的劳工名册上,邓连枝的名字后面写着——可所谓,不过是她咳血时多喘了两口气!
全息投影中,虚拟的袖章突然燃起火焰,灰烬里浮现出无数张扭曲的面孔,在黑暗中发出无声的控诉。
林宇的声音卡在喉咙里,展板上的遗骸仿佛在他眼前逐渐变大:何金才……连名字都透着求生的渴望。
晓萱看着那本质灯牌:木质灯牌里应该能检测出煤焦油与皮肉组织——这像是他被拖进万人坑时,死死攥在手里的最后依靠。
宇辰看着图片上朽坏的灯牌及灯架在光影下显露出痕迹:看这些细小的划痕,好像是用指甲一点点刻上去的。
他突然顿住,声音发涩,或许是他在矿井里计算日子,又或许……是在刻家人的名字。
那位年轻人的手掌重重按在展柜玻璃上,仿佛要触碰那段凝固的历史:你们看他的眼眶——
他的声音带着震颤,眼窝深陷,颧骨凸起,这分明是活活饿死的!
老爷子突然剧烈咳嗽,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滑落:我见过这样的眼神!
他的声音沙哑如砂纸,我见过照片上,四三年瘟疫时,那些发着高烧被拖去活埋了的眼神……就和这骸骨一模一样!
他颤抖着指向何金才的眼眶,这哪里是眼睛?分明是两个黑洞,吸尽了人世间所有的光!
宇辰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煤峪口南沟,万人坑上洞李文彬遗骸……他的指尖悬在展板骸骨图片上,迟迟不敢触碰。
啸风的瞳孔骤然收缩,凑近观察那具扭曲的遗骸:看这姿势!右胳膊弯曲,死死挨着前胸,手掌以违背人体构造的角度弯折……”
这是被人活生生拗断的!林宇揣测。
“唉!”啸风叹了一口气。
啸风伯伯,别看了,怕!小虎拽着大人的衣角,声音发颤。
啸风却轻轻拍了拍孩子的头:别怕,真正该害怕的是那些刽子手。
那位年轻人的目光转向展厅外,仿佛要穿透八十年的时光,记住这些伤痕,这是他们欠下的血债!
刘明的手指指在工料金额单的数字上:衣内发现的11月份工料金额单’,”
上面印有裕丰坑大陆公司,记录李文彬当月做工19天,“工金应得11.40元(每天0.6元),扣除铺底7.00元,鞋帽3.85元,实际只有0.55元。”
“19天,挣11.40元,扣完铺底、鞋帽,最后只剩五毛五……”林宇突然冷笑,这哪里是发工钱?分明是拿劳工的命换铜板!
全息投影中,虚拟的算盘珠子疯狂跳动,最终归零的那一刻,响起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赵芳的眼眶泛红,指着展板上的工料单:你看这个,其实就是住烂窑洞的钱;?发的胶鞋穿没过几天就开裂!
她的声音哽咽,李文彬说不定每天攥着这点钱盘算,再熬几个月就能给家里寄封信……”
正是:铭往昔烽火沧桑,忆金戈铁马,血沃山河凝浩气,吾辈当自强,承先辈遗志;珍今朝升平盛景,看翠柳莺啼,风和日月谱新篇,众人应奋进,创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