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风一家人在这热闹的氛围中继续向东走。
纯阳宫广场的戏台上正在上演晋剧《拜月记》,演员们用精彩的表演,将王瑞兰与蒋世隆月下盟誓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戏台上,女角儿深情唱着:“王端兰对明月深深下拜,三柱香表心愿倾吐心怀……”
婉转的唱腔回荡在广场上空,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大家沉浸在戏曲的魅力中,共同欢度这中秋佳节。
代王府里则在演绎着“打铁花”的习俗,据说,这能驱邪纳吉,为人们带来好运。
匠人高高举起勺子,将熔化的铁水用力泼洒向天空,瞬间,金色火花如流星般四散飞溅,仿佛是夜空中绽放的璀璨烟花,又似“月满星辉”,美不胜收。
“咱们去南城墙上赏月吧。”啸风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转头对家人提议道。
“好。”
啸风的妻子刘颖和儿子小欣都点头表示赞同,一家人带着对美好月色的期待,向着南城墙走去 。
中秋佳节,大同的夜晚弥漫着温馨与浪漫的气息。
“游城墙,赏明月”是大同人由来已久的传统,边塞古城那厚重的城墙与高悬天际的圆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别具苍茫诗意的画面。
大同南城墙凭借其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秋赏月的绝佳之选。
在这个中秋夜,南城墙又一次热闹非凡。大同市歌舞剧院在南城墙瓮城举办了盛大的中秋赏月音乐会。
音乐会巧妙地将古城墙的历史氛围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让游客们在欣赏明月的同时,深刻感受着音乐与古建筑交融所带来的独特意境。
城墙上,春节灯会的花灯依旧璀璨夺目。尽管会适当收取费用,但花灯与月光相互辉映,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大同古城墙高达14米,比西安城墙还要高上几分。当人们登临南城墙,极目远眺,大同古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城市的夜景与明月交相辉映,那壮丽的景象带来的视觉效果令人震撼。
南城墙的永泰门作为明代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势恢宏。它不仅拥有规模宏大的瓮城、耳城,周边的护城河、角楼等军事设施也保存得十分完整。
在这里赏月,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领略到浓厚的历史底蕴。
南城墙外的永泰广场上,音乐喷泉也是一大亮点。
中秋夜景,灯光璀璨,皓月当空,大同古城城墙与古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壮丽。
啸风一家人登上南城墙,在瓮城、月城的城墙上悠然漫步。
他们一会儿沉浸在音乐会的美妙旋律中,陶醉不已;
管弦乐演奏的旋律悠扬动听,如潺潺流水,流淌在人们心间;
原生态歌曲演唱极具民族特色,那质朴的歌声仿佛将听众带入了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诗朗诵者饱含深情地吟诵着优美的诗篇,为这中秋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场音乐会吸引了数百市民前来聆听,大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同时登城赏月,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一会儿又被音乐喷泉的绚丽表演所吸引,目不转睛;
随着音乐的节奏,喷泉的水柱翩翩起舞,时而高耸入云,时而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形状,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在水柱上,如梦如幻,吸引着大量游人驻足观赏。
而从城墙上远观音乐喷泉,又别有一番韵味,给人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一会儿又向东走去,欣赏那美轮美奂的灯会,赞叹连连。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尽情享受着这中秋佳节的欢乐与美好 。
中秋之夜,月色如水,洒落在大同城的每一个角落。
雄伟高大的雁塔周身亮着金色灯光,在圆月的映衬下,仿佛一座熠熠生辉的金色灯塔,格外惹眼迷人。
它那独特的身姿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相机,“咔嚓”声此起彼伏,他们都希望能定格下这美好的瞬间,让这圆月与雁塔的美景永远留存。
城墙上,不少文学爱好者也被眼前的景致所触动,兴致勃勃地登高作诗,抒发着内心的豪情。
一位留着胡须、气质儒雅的老者,身着一袭长袍,缓缓走到城墙边,目光望向那高悬的明月,神情激昂,高声朗诵起自己所作的诗:
《中秋登大同城墙望月》
戍楼云破雁声稠,万里清光泼瓮城。
分来胡饼烽烟色,斟满桑乾霜鬓秋。
千窟灯共星槎远,一杵风随铁火星。
忽有金风过箭垛,乡心吹落最高头。
朗诵完毕,老者看着周围一脸专注的听众,微微一笑,怕大家不太理解诗中的深意,便耐心地解释起来:
“这首诗以咱们山西大同中秋赏月为背景,巧妙地将边塞的烽烟往事与团圆佳节的氛围交织在一起。
“首联中的‘戍楼’和‘瓮城’,一下子就点明了咱们古城历经沧桑的历史风貌,而这个‘泼’字,把月华比作奔腾的流水,生动地描绘出月光如注,倾泻在城墙之上的壮观景象。
“颔联里的‘胡饼’,呼应了咱们当地的饮食习俗,大家中秋都吃这胡饼;‘桑乾’呢,则暗指桑干河水,寓意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也让人联想到岁月在鬓角留下的痕迹 。
“颈联的‘千窟’,大家都知道,咱们大同有着名的云冈石窟,这里就是隐隐指代它;‘铁火’则是化用了咱们大同的非遗‘打铁花’,那铁火飞溅,与天上的星槎相互辉映,古与今在这里交融,仿佛时空交错。
“最后尾联,‘忽有金风过箭垛,乡心吹落最高头’,一阵金风轻轻拂过箭垛,把我的思乡之情都吹落到这城墙的最高处,在苍茫的月色里,更显温情,也寄托了我对家国团圆的深深祈愿。”
众人听完,恍然大悟,纷纷鼓掌称赞,对老者的才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佩服不已。
在大家的掌声还未完全落下时,一位中年男子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诗意,向前走了几步,清了清嗓子,吟诵道:
南墙秋夜月
八月金轮照古墙,大同盛景韵悠长。
雉堞影浸清辉里,楼阁光浮素彩旁。
风送桂香添逸兴,云移玉镜惹离肠。
倚栏遥念家山远,沉醉蟾光意未央 。
小欣站在一旁,眼睛亮晶晶的,听得入了迷。等中年男子刚一吟诵完,她高兴得蹦蹦跳跳,拍着小手嚷道:“我也要做诗,我也要做诗!”
“好啊!”大家也都称赞道。
就在这时,啸风的妻子刘颖走过来,笑着摸了摸小欣的头说:“好啦,小欣,咱们抓紧回家,吃‘月爷’去了,下次再做诗也不迟。”
小欣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啸风一家人在这美好的月色中,带着满心的欢乐和对家的温暖期盼,踏上了回家的路 。
正是:古城映月,乾楼巍峨辉古韵;高壁凌光,星河璀璨伴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