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元!”
“末将在!” 孙应元沉稳应道,眼中精光闪烁。
“你的安北军五万精锐,是我最强的铁锤!即刻秘密南下,但不是去增援贺人龙。你要大范围迂回,绕至房县、竹山一带,彻底封死张献忠退回湖广的退路!
完成包围后,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待贺人龙在前方吸住敌军,周吉遇在敌后制造混乱之际,率安北军主力,从侧翼或背后,给我狠狠地砸下去!一击,就要打碎他的脊梁!”
“末将遵命!安北军早已望战多时!” 孙应元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曹变蛟!”
“末将在!” 曹变蛟大声回应。
“东线‘闯塌天’不过是疥癣之疾,虚张声势。着你率潼关本部严密监视,若其敢动,便以雷霆之势出击,速战速决,然后立刻回防,确保东线无虞!”
“末将领命!”
最后,陆铮看向史可法与负责后勤的官员:“大军全力出击,后勤乃生命线!
粮草军械,必须万无一失!各地方官,全力配合,若有贻误,定斩不饶!”
“遵命!” 众人齐声应和,士气如虹。
……
川东,战场态势急转
战局完全按照陆铮的构想发展:
贺人龙所部如同狂暴的巨兽,前出至预定区域,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
张献忠主力果然被吸引,连续发动猛攻,却在明军严密的火铳、弓弩和预设工事前撞得头破血流,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周吉遇的山地营展现了惊人的威力。他们不仅频繁袭击粮队,更在一次精准的夜间突袭中,成功焚毁了张献忠设在巫山后方的一个大型粮草中转站,火光映红半边天,极大动摇了敌军军心。
而孙应元率领的安北军,则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千里大迂回。他们偃旗息鼓,昼伏夜出,以惊人的速度和纪律,悄然运动到了张献忠主力的侧后方向,如同一条巨蟒,完成了致命包围。
……
夔州以北,决战爆发
当张献忠因后勤被断、前线受阻而焦躁不安,开始考虑后撤时,已经太晚了。
“报——!大王!不好了!后方,后方出现大量明军精锐!旗号是‘孙’、‘安北军’!我们的退路被截断了!”
“什么?!”张献忠大惊失色。
就在敌军陷入混乱之际,始终如同铁砧般坚守的贺人龙部,接到了陆铮的出击命令。
“弟兄们!孙将军已经到了!该我们反击了!随老子杀出去——!”贺人龙一马当先,率领养精蓄锐已久的部队,如同开闸洪水,从正面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反冲击。
已经久战疲敝、士气低落的张献忠部,面对正面凶猛的“铁砧”反击和后方出现的“铁锤”主力,瞬间崩溃。
孙应元的安北军以严整的队形,如同移动的钢铁森林,从侧后方狠狠撞入敌阵,彻底粉碎了流寇最后的抵抗意志。
战场上,杀声震天,溃逃的流寇漫山遍野。贺人龙与孙应元两路大军如同铁钳合拢,肆意收割着陷入绝境的敌人。
陆铮的主动出击战略取得了辉煌胜利,张献忠主力遭受毁灭性打击,仅有少数残兵在其带领下狼狈突围,逃回湖广,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威胁川陕。
……
汉中,捷报传来
“大捷!督师!西线大捷!贺将军、孙将军已击溃张献忠主力,斩首数万,俘获无算!张逆仅率千余残部遁走!” 传令兵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行辕内,一片欢腾。沈继荣等人面露狂喜。
陆铮接过捷报,仔细看完,脸上终于露出了畅快而冷冽的笑容。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南方。
“胜利…不是靠仁慈和防守得来的。”他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所有人宣告,“欲安天下,先示之以雷霆之威!
此战,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犯我川陕者,必遭灭顶之灾!”
陆铮转过身,目光深邃:“传令嘉奖所有有功将士!同时,令孙应元、贺人龙部抓紧肃清残敌,巩固防线。告诉周吉遇,他的山地营,休整后另有重用。”
……
西线大捷的喜悦尚未散去,陆铮便召集了核心幕僚与将领,进行冷静的战后总结。
“此战,我军将士用命,调度得当,大获全胜,重创张献忠主力,解除了西线大患,诸位辛苦了!”
陆铮首先肯定了战果,但随即话锋一转,“然,胜不足骄,败不足馁。此战,亦暴露出我军诸多问题。”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其一,川中续备军虽众,然临阵经验、装备训练,与忠武军、安北军差距甚大,只能担任守备、辅兵之责。
其二,山地营虽利,然兵力过少,难以独立承担决定性战场任务。
其三,后勤转运,尤其是入山作战时,仍显迟缓,险些贻误战机。”
“故而,” 陆铮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下一步,整军经武,乃重中之重!”
“孙应元!”
“末将在!”
“安北军此战伤亡,需尽快从川中续备军及俘获之流寇青壮中择优补充,恢复满员,并加强山地、林地作战训练!”
“遵命!”
“贺人龙!”
“末将在!”
“着你部与周吉遇山地营密切配合,总结此次山地攻防经验,编练成册,推广至各军!
另,从你部及续备军中,择优扩充山地营至五千人,由周吉遇统一操练,专司山地奇袭、敌后破袭!”
“得令!”贺人龙与周吉遇齐声应道。
“赵光远!”
“末将在!”
“川中续备军,必须严加整顿,淘汰老弱,加强操练!日后,续备军需能承担起独立防守一方的任务,使我主力野战军团得以机动!”
一道道命令发出,陆铮决心利用此次大胜的喘息之机,进一步强化麾下军队的战斗力,打造一支更加均衡、更能适应多种战场环境的强军。
……
北京,紫禁城,朝堂震动
川陕大捷的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动。相比于北疆击退皇太极,此次主动出击、近乎全歼张献忠主力的战绩,更具冲击力。
乾清宫内,咸熙帝脸上难得有了些血色,语气也轻快了些:“陆爱卿果然不负朕望!川陕大捷,实乃国朝近年来少有之大胜!当重重封赏!”
周太后在帘后,语气却依旧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陆总督确实功勋卓着。
然,其麾下兵马已近二十万,川陕之地,几成国中之国。
此番又获大胜,声望如日中天…陛下,封赏之事,需拿捏分寸,既要彰显天恩,亦需…稍加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