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为炉,元婴为薪
第一章 灵窍深处的低语
紫霞峰的观星台,常年笼罩在流动的月华里。楚雄盘膝静坐,眉心那点朱砂痣般的灵窍微微发亮,内里的大道元婴正盘膝而坐,周身三圈光环缓缓流转——金、银、蓝三色交织,如同天地初开时的混沌之气。
自元婴出世已过百年。这百年里,楚雄的修为在大道元婴的滋养下稳步精进,早已不是初晋元婴时的生涩。他的神念能与元婴完美交融,时而沉入灵窍与元婴对坐,时而让元婴代他感知天地,这种“一体双魂”的玄妙,是寻常元婴修士难以想象的。
这日寅时,天地间的元气正经历昼夜交替的流转。楚雄的神念沉入灵窍,正欲引导元婴吐纳晨露灵气,却见元婴突然睁开眼,小手指向灵窍深处一片灰蒙蒙的区域——那是神念难以触及的“识海边际”,历来被修士视为“虚无之地”。
“那里……有东西?”楚雄的神念带着疑惑。他修行百年,早已习惯了从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中汲取元气,从未想过识海边际竟藏着玄机。
元婴没有回应,只是张开小嘴,轻轻一吸。刹那间,楚雄只觉识海剧烈震颤,灵窍深处的灰蒙蒙区域如同被捅破的云层,涌出一股极其精纯、却又带着“空寂”气息的元气——这元气与山川灵气的“实”不同,它虚无缥缈,却蕴含着更本源的力量,涌入元婴体内时,竟让元婴周身的光环瞬间亮了三分。
“这是……虚空元气?”楚雄的神念掀起惊涛骇浪。他曾在蜀山古籍《太玄秘录》中见过只言片语:“天地之外有虚空,虚空之中藏元炁,非元婴大成者不能感知,非大道元婴者不能吸纳。”
原来,所谓“虚空”,并非真的空无一物,而是天地最深处的能量本源之地。寻常元婴修士的元婴灵智未开,神念无法穿透识海边际,自然无从察觉;而他的大道元婴天生与天地同源,灵智早已堪比成年修士,竟能自主感知到虚空的存在。
元婴似乎尝到了甜头,又吸了一口。这次,楚雄清晰地“看”到,识海边际的灰蒙蒙区域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缝,裂缝那头是更深邃的黑暗,无数光点如同星尘般漂浮——那便是虚空,是孕育天地的“母体”,而那些光点,正是最纯粹的虚空元气。
“难怪古籍说‘虚空元气无穷无尽’。”楚雄的神念感慨万千。山川灵气受地域、时节限制,总有枯竭之时;而虚空无处不在,虚空元气自然取之不尽。
但他很快发现,吸纳虚空元气并非易事。那股“空寂”气息过于霸道,元婴每吸一口,周身的光环便会剧烈波动,仿佛要被虚空的“虚无”同化。楚雄连忙引导《太玄经》灵力包裹元婴,以金丹破碎时残留的本源之力中和空寂气息,这才让元婴稳住身形。
“看来,吞吐虚空元气,还需找到‘实’与‘虚’的平衡。”楚雄的神念与元婴对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心。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却也是通往更高境界的捷径——若能掌控虚空元气,修行速度将远超同辈,甚至有望突破元婴桎梏,触及传说中的化神境。
第二章 裂缝渐开,元气如潮
接下来的三年,楚雄成了紫霞峰最“孤僻”的长老。他不再每日去山涧吐纳,也很少参与门派议事,多数时候都在观星台静坐,神念沉入灵窍,与元婴一同钻研如何稳定吸纳虚空元气。
最初,识海边际的裂缝只有发丝粗细,每次只能透过寥寥数点虚空元气。元婴吸得急了,便会被空寂气息反噬,灵窍内的光环黯淡数日;吸得慢了,又难以满足修行所需。楚雄便以神念为“筛”,在裂缝处织出一张由《太玄经》灵力构成的网,将虚空元气中的空寂气息过滤大半,只留精纯部分供元婴吸纳。
这张“灵力网”的编织极为精妙。网眼不能太大,否则空寂气息会趁虚而入;也不能太小,否则虚空元气难以通过。楚雄试验了上千次,才找到最合适的密度——以十二道基础符文为经纬,融入他两世修行的感悟,让网眼能随元气流速自动调节,如同有生命般呼吸。
三年后的一个雪夜,当元婴再次吞吐虚空元气时,灵力网突然发出嗡鸣,识海边际的裂缝“咔嚓”一声,扩大到指尖宽窄。一股远比之前磅礴的虚空元气如同潮水般涌来,带着星辰初诞的狂暴与纯粹,灌入元婴体内。
元婴的小脸涨得通红,三圈光环疯狂旋转,将涌入的元气压缩、提纯。楚雄能清晰地感觉到,元婴的气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灵窍内的空间也随之扩张,原本只能容纳一个元婴的地方,竟隐隐生出云雾,如同微缩的天地。
“这便是‘吞吐虚空’的神通吗?”楚雄的神念感受着元婴体内奔涌的力量,心中震撼。以往吸纳山川灵气,百年才能让元婴壮大一分;而吸纳虚空元气仅三年,元婴的体型便从寸许长到了半尺,眉眼间的稚气褪去,多了几分与他相似的沉稳。
更奇妙的是,元婴与虚空建立连接后,楚雄的感知范围也随之扩大。他坐在观星台,神念却能透过虚空,“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山南麓正在发生雪崩,“听”到东海深处龙族的低语,甚至能“闻”到西域沙漠中仙人掌开花的清香——虚空无处不在,他的感知便无处不在。
有次蜀山遭遇百年不遇的“灵气枯竭”,连续三月无雨,山川草木灵气稀薄,不少弟子因无法吐纳而修为倒退。楚雄看着焦急的弟子们,心念一动,让元婴加大了对虚空元气的吸纳。
刹那间,观星台周围泛起淡淡的青光,精纯的虚空元气透过灵窍裂缝涌入,再经元婴转化,化作柔和的灵气雨,笼罩了整个紫霞峰。弟子们沐浴在灵气雨中,只觉枯竭的丹田瞬间充盈,纷纷跪地惊呼:“是楚长老的神通!”
清虚道长(此时已白发苍苍)找到楚雄,望着观星台上空不散的青光,颤声道:“你这神通……是从何处学来的?竟能凭空造灵气?”
楚雄笑了笑,指着眉心:“不是凭空,是从‘无’中取‘有’。”他没有细说虚空的存在——这等神通过于惊世,过早暴露未必是好事。
清虚道长似懂非懂,却深深行了一礼:“紫霞峰有你,是蜀山之幸。”
楚雄望着灵气雨中弟子们舒展的眉头,心中明白,吞吐虚空的神通,不仅能助己修行,更能护佑一方。这或许就是大道元婴的使命——从虚空汲取力量,却不忘回馈天地。
第三章 虚空风暴与道心淬炼
裂缝扩大到寸许宽时,麻烦也随之而来。
那日,元婴正引导一股格外精纯的虚空元气入体,识海边际的裂缝突然剧烈震颤,裂缝那头的黑暗中,涌起一股带着毁灭气息的“虚空风暴”——那是虚空元气紊乱时形成的能量流,如同天地间的飓风,所过之处,一切能量都会被撕碎。
“不好!”楚雄的神念瞬间绷紧。他能感觉到,虚空风暴的力量远超元婴所能承受,一旦冲进灵窍,不仅元婴会被撕碎,他的识海也会跟着崩塌。
元婴似乎也察觉到了危险,小脸紧绷,三圈光环急速旋转,试图关闭裂缝。但虚空风暴的冲击力太大,裂缝不仅没关,反而被撕扯得更大,黑色的风暴边缘已触及灵力网,发出滋滋的灼烧声。
“以我神念为盾,以你本源为锁!”楚雄的神念化作一道坚实的壁垒,挡在裂缝前,同时引导元婴将三圈光环合并,化作一柄金色的“锁”,试图锁住裂缝。
这是一场与虚空的角力。虚空风暴的毁灭气息不断侵蚀神念壁垒,楚雄只觉识海剧痛,仿佛有无数钢针在扎;元婴的金色锁也在风暴冲击下寸寸开裂,小人的嘴角溢出一丝金色的“血”——那是元婴本源受损的征兆。
“不能退!”楚雄的神念嘶吼着。他想起十四岁那年在柴房的坚持,想起突破金丹时的煎熬,想起大道元婴出世时的璀璨。虚空风暴虽险,却也是淬炼道心的契机,若能挺过,对虚空元气的掌控必将更上一层楼。
他强忍着识海剧痛,将两世记忆中最坚韧的片段——爹临终的眼神、玄尘长老的教诲、弟子们的期盼——注入神念壁垒。壁垒瞬间亮起,竟硬生生挡住了风暴的冲击。
元婴似乎受到了感召,小手中的金色锁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锁身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文,那是楚雄百年修行的所有感悟,是《太玄经》的真谛,是大道元婴的本源。
“锁!”楚雄与元婴的意念合一。
金色的锁猛地收紧,识海边际的裂缝发出痛苦的呻吟,一点点向内收缩。虚空风暴的咆哮越来越远,最终被彻底关在裂缝那头,只留下几缕残余的能量,被灵力网过滤后,化作精纯的元气,安静地飘入元婴体内。
当裂缝重新稳定在寸许宽时,楚雄和元婴都已力竭。元婴瘫坐在灵窍中,三圈光环黯淡无光;楚雄的神念也虚弱不堪,额头渗出冷汗,后背的道袍已被湿透。
但他知道,自己赢了。
神念再次沉入灵窍时,他发现灵力网的符文更加凝练,已能自动识别并抵御虚空风暴;元婴的气息虽然虚弱,却多了一丝“死寂”中的生机,仿佛经历过毁灭洗礼的野草,更具韧性。
最惊喜的是,经此一役,元婴与虚空的连接更加稳固。它不再需要刻意去“吸”,虚空元气会顺着裂缝,如同呼吸般自然流入,元婴只需静心炼化即可。这种“被动吞吐”的状态,让修行变得毫不费力,仿佛天地在主动为他输送力量。
第四章 虚空为路,逍遥天地
又过百年,楚雄的修为已深不可测。
他的大道元婴长到了三尺高,与成年时的他一般无二,灵窍内的空间也演化成一方小天地,有山有水,有日有月,正是他以虚空元气和神念构建的“内景世界”。元婴在其中行走,时而引虚空元气化雨,时而以神念造云,举手投足间,便能调动海量元气。
吞吐虚空的神通,已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
——弟子们需要修炼资源时,他只需让元婴引动虚空元气,便能在丹炉中凝聚出上品灵石,无需再去矿山开采;
——蜀山结界出现破损时,他以虚空元气为“胶”,将溃散的灵力重新粘合,甚至能让结界范围向外扩张百里;
——有域外邪魔试图穿越虚空入侵蜀山时,他的元婴能提前感知到邪魔在虚空中的轨迹,在其降临前便以虚空元气布下天罗地网,让邪魔有来无回。
这日,东海龙王派使者送来请柬,说龙宫深处的“定海神针”松动,海水倒灌,生灵涂炭,恳请蜀山出手相助。掌门召集长老议事,众人皆面露难色——定海神针需以无尽元气加固,蜀山库存的灵石和灵气根本不够。
“我去试试。”楚雄平静地开口。
众人哗然。清虚道长(已是魂归道山后,其弟子接任)劝道:“楚长老,东海之行凶险,且定海神针所需元气过于庞大……”
楚雄笑了笑,起身时,眉心的朱砂痣亮了亮。元婴的声音透过神念传出,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虚空之中,元气无尽。”
三日后,东海之滨。
无数渔民望着海面,只见一道青虹从蜀山方向飞来,落在摇晃的龙宫上方。楚雄立于云端,眉心射出一道金光,三尺高的元婴踏着虚空而出,小手指向深海。
刹那间,天地间的光线仿佛都暗了下来。虚空在元婴身后撕开一道巨大的裂缝,无尽的虚空元气如同银色的瀑布,倾泻而下,涌入波涛汹涌的海面。海水在元气的滋养下渐渐平静,龙宫深处传来一声巨响,定海神针重新扎根海底,散发出稳固的金光。
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当楚雄转身离去时,东海龙王率领水族在海面跪拜,望着那道消失在天际的青虹,喃喃道:“吞吐虚空,逆转乾坤……这便是蜀山楚长老的神通吗?”
消息传回蜀山,弟子们奔走相告,都说楚长老已成“陆地神仙”。楚雄却依旧住在紫霞峰的观星台,每日与元婴在灵窍的内景世界对坐,看虚空元气化作流萤,听天地法则在耳边低语。
他知道,吞吐虚空并非终点。虚空之外,或许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大道元婴之上,或许还有更高的境界。但他不急,五千载寿元漫长,足够他一步步去探索。
这日,夕阳西下,楚雄坐在观星台,看着元婴从灵窍中走出,与他并肩而立。元婴伸出小手,握住他的手指,两人体内的虚空元气同时流转,在紫霞峰上空织成一道连接天地与虚空的光桥。
“你看,”楚雄轻声道,“虚空不是隔绝天地的墙,是通往逍遥的路。”
元婴点点头,小脸上露出与他如出一辙的笑容。
山风拂过,吹动两人的道袍。远处的蜀山弟子们看到,紫霞峰的上空,有无数光点在流转,那是虚空元气在跳舞,是大道元婴在呼吸,是一个修士用两世的坚守,走出的属于自己的长生路。
这条路,没有终点。因为虚空无尽,大道无垠,而他的逍遥,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