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的马车队伍离开京城已有数日,但镇北侯府并未因女主人的离去而陷入混乱,反而像一架上了润滑油的精密机器,更加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这全都得益于沈清辞离开前,那套被她戏称为“王府KpI与股权激励计划”的新政,已然深入人心。
主院的书房内,如今成了临时指挥中心。癸坐镇其中,负责接收来自北境、江南以及京城各处的加密信报,而具体的府内事务,则按照沈清辞定下的章程,层层落实。
刘妈妈如今走路都带着风,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硬壳笔记本(沈清辞根据现代笔记本改造的)和一支炭笔,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处的“绩效得分”。
“厨房这个月研发新菜式三种,受到主子(指留守的癸和偶尔过来巡查的柳姨娘)好评,加分!采购处比价三家,为府里节省了五十两开支,加分!花房培育的牡丹提前半月开花,装点了庭院,加分!”刘妈妈一边念,一边在相应的项目后面画上红勾。
而被扣分的部门则愁眉苦脸。比如负责洒扫的一个小组,因为在下雨天未及时清理一处青苔,导致一个粗使丫鬟滑倒(未受伤),被扣了分,全组人的月度奖金都泡了汤。
(王妃这法子,真是……太厉害了!)刘妈妈内心感慨。(干得好不好,白纸黑字,分数说话,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底下人为了那丰厚的奖金和“优秀员工”的称号,一个个抢着干活,生怕落后,哪里还有心思搞那些歪门邪道?)
这“绩效考核”只是其一。更让下人们归心的是沈清辞推行的“股份制”。
她离京前,宣布将侯府名下的部分田庄和铺面的部分收益,拿出来作为“员工分红池”。年底核算盈利后,会根据各人的绩效得分和职位等级,发放额外分红。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是拿死工钱的仆人,而是与王府利益绑定的“合伙人”!
(王妃说了,这叫‘命运共同体’!)一个管事激动地对下面的人宣传,(王府越来越好,咱们的日子才能越来越红火!)
一时间,侯府上下空前团结,人人争做贡献,杜绝浪费,效率高得惊人。连癸看着府库账册上稳步增长的结余,冷硬的嘴角都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王妃敛财……不,是理财的手段,确实高超。)
后院稳固,前方才能安心。源源不断的金银、精心准备的药材、御寒衣物,通过侯府的渠道,隐秘而高效地运往北境,支持着萧绝的战事。京城这边有任何风吹草动,也都能通过癸的情报网络,迅速汇总分析,或就地处理,或加密传往江南和北境。
镇北侯府,真正成了萧绝和沈清辞最稳固、最可靠的后方基地。
与此同时,南下的官道上,沈清辞的行程却不算太快。毕竟怀着双胎,即便马车经过特殊改造减震,暗影们也将路线规划得尽量平坦,她仍需要不时停下来休息。
(这古代的交通条件,真是孕产妇的天敌!)沈清辞靠在柔软的靠垫上,感受着腰背的酸胀,内心吐槽。(等以后有空了,非得把水泥路和弹簧减震搞出来不可!)
好在随行的有精通医毒的暗影“壬”,每日请脉,调整安胎方子,确保她和胎儿状态稳定。而擅长易容的“己”则提前打点沿途驿站,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和舒适。
这一日,车队在一条清澈的河边休整。沈清辞在秋纹的搀扶下下车透气,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和远处郁郁葱葱的青山,心情稍霁。
“壬,我这身子,还能撑到江宁吗?”她有些担忧地问。孕期的辛苦,远比她想象的更难对付。
壬是个面容平凡、眼神沉静的年轻女子,她仔细诊脉后,恭敬回道:“王妃脉象虽比在京时稍显浮动,但根基尚稳。只要不过度劳累,保持心境平和,抵达江宁应无大碍。属下定会竭尽全力,护佑王妃与小主子周全。”
(专业人士就是让人安心。)沈清辞点点头,“辛苦了。”
她拿出沿途收集的、关于江宁府商业情况和青羽卫线索的简报,就着温暖的阳光看了起来。玉颜坊江宁分店开业在即,前期造势很成功,已经吸引了不少当地贵妇千金的关注。而那个与江宁通判二管家接触的香料商人,行踪似乎更加诡秘了。
(看来,一到江宁,就有一场硬仗要打啊。)沈清辞揉了揉眉心。(商业开业和情报调查,双线操作,还得兼顾养胎,这难度系数,直接拉满了。)
她下意识地抚摸着腹部,那里,两个小生命似乎感应到母亲的情绪,轻轻动了一下。
(崽啊,你们也在给妈妈加油打气吗?)沈清辞嘴角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放心,妈妈可是打不死的小强,一定能搞定!)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和小本子,开始勾画到达江宁后的初步行动计划。商业上如何一炮而红,情报上如何接近通判府,如何利用听风阁的力量……一条条,清晰列明。
(很好,战略清晰,目标明确。剩下的,就是执行了。)
她抬头,望向江宁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座富庶而又暗藏杀机的城市。
那里,有她商业版图的重要一环,有她身世之谜的关键线索,也有未知的危险在等待。
但她无所畏惧。
京城王府已是铁板一块,北境有他征战沙场,而这江南,便是她沈清辞新的舞台!
“休息够了,继续赶路吧。”她收起本子,对等候在旁的癸和众人说道。
车队再次启程,向着南方,向着那片新的战场,坚定前行。
马车轱辘声中,沈清辞仿佛听到远方传来的战鼓与号角,那是北境的声音,是萧绝的声音。
(萧绝,你听到了吗?我也在路上了。我们,各自为战,却又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