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外人的面,张志远绝对不会说程焕焕死外边最好,打着哈哈道,“我家儿媳妇走了好多日子了吗?哎呀,我没留意啊。”
街坊是个精细人,尤其这种儿媳妇常驻娘家的,最容易让人背地里议论了,“这日子好记,她是六月一号那天,正好儿童节回去的,今天都六月二十八号了。”
张志远没想到街坊这么仔细,只能装作刚反应过来,“哎呦,都这么久了?”
另外几个老年妇人凑过来八卦,“你家儿媳妇是不是跟人跑了?”
不然咋这么久都不露面呢?
就算回娘家,结了婚的人,也没有回去这么久的。
更何况,宋玉梅曾经说过,她根本不知道程焕焕回娘家的事。
儿媳妇回娘家,不跟婆婆说,总不能跟公公说吧?不避嫌吗?
看张志远的样子,也不知道程焕焕回去的事。
这下就有意思了。
张志远心说,真要跟人跑了,那就烧高香了,他们家绝对不找,还得感谢把程焕焕拐走的人,连那个啥小可爱一起奉送。
但张志远要脸,就算程焕焕真跟人走了,也不能承认,更何况现在还不知道咋回事,“不可能不可能,估计就是想娘家人了,多住几天。”
说完,赶紧溜。
这些老太太,闲着没事就会嚼舌根子,他可说不过她们。
几个老太太相视一笑,“他们家肯定出事了。”
“程焕焕走这些天,都没啥乐子了,我可无聊了。”
其实,普通人过日子,家家都有吵架拌嘴的时候,家属楼里也不时吵吵闹闹,但精彩程度都远不如程焕焕闹的那些幺蛾子,所以大家都觉得没滋没味的。
张志远刚到家,宋玉梅就告诉他,“今天上午你家那边几个亲戚过来,说是想看看孩子,下午我娘家那边也来人了,说是过来串门,瞧瞧孩子。”
张志远直觉没好事,“你咋跟他们说的?”
宋玉梅撇嘴,“我能说啥?知道你要面子,没说儿媳妇招呼都不打,就跑了,我只说她回娘家去住几天。”
张志远都没敢问亲戚们的反应。
平时都不怎么来往的亲戚,今天忽然都跑来了,还能干啥,肯定是从哪得到信,听说程焕焕多日不回来,她们就来看热闹了呗。
这个程焕焕,要是想离婚,就赶紧离,要是不想离,一直住在娘家算咋回事?
成心让他们被亲戚街坊笑话。
宋玉梅偏偏把亲戚们的闲言碎语告诉张志远,“大家伙都说,是咱们对儿媳妇不好,儿媳妇不肯回来了。”
张志远真生气了,“这些嚼舌根子的。”
宋玉梅冷笑,“还有更气人的,程焕焕刚从医院回来那几天,亲戚们来看,她不是当着亲戚们的面说过书平不行吗?你家那个远房亲戚直接了当的问我,张欣欣是不是别人的孩子,不是书平的,所以程焕焕把孩子抱走这么久,咱们一点不着急。”
张志远真头痛。
到目前为止,张欣欣只长的像程焕焕,看不出哪里像张书平。
但也看不出哪里像别的男人。
是不是张书平的种,谁也不敢说。
要是程焕焕的基因太强大,孩子只像程焕焕,唉,将来找婆家都难。
有程焕焕这么个丈母娘,哪个男人愿意娶张欣欣?
对了,这话扯远了,现在聊的是程焕焕久住娘家不回的事。
张志远和宋玉梅商量,“要不咱们去趟那玩意的娘家,至少把孩子接回来吧?孩子终归姓张,咱们家的人,咱们不能不管。”
宋玉梅这阵子过的特别滋润,可不想程焕焕回来,万一程焕焕不肯回来,只让他们把孩子抱回来,谁看孩子,还不是她?
她给程焕焕养孩子?想屁吃呢!
宋玉梅想了想说,“咱们还是先问问书平吧。”
就算要养孩子,也是张书平的事。
张欣欣的爹妈又不是都死了,还轮不到爷爷奶奶养孩子。
张书平不知从哪里听说陈焕焕回了娘家,终于肯回来住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不多一会,张书平下班回来了。
张志远把他叫到跟前,“你媳妇回娘家这么久了,你打算咋办?”
张书平一愣,“啥咋办?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宋玉梅在一旁,差点笑出来。
程焕焕身为女人真失败,她老公都不把她当回事。
张志远嫌张书平窝囊,“在你的小家庭里,你是一家之主,你的媳妇回娘家那么久,还把你的孩子抱走了,你不觉得丢人吗?你知道亲戚们都咋议论吗?”
张书平讷讷的,“啊?我不觉得丢人呀。”
张志远都被气笑了。
真是个废物。
不管张书平了,儿子不要脸,老子还要呢。
张志远做主,“正好明天礼拜天,生意向来不是很好,我明天不出摊了,咱们一家子去那玩意娘家看看,到底咋回事。”
张书平马上说,“我们没有礼拜天的,都是排班制,我明天是白班,晚上,额,晚上可能也要加班。”
张志远看的出来张书平没说实话,这小兔崽子怂了,咋就生这么个玩意,“滚,回你屋去,别让我看见你!”
张书平如蒙大赦,赶紧滚回里屋,窗子一开,晚上的风还算凉快,没到盛夏疯热的时候,拿过武侠小说继续看。
宋玉梅知道早晚都要走这一趟,就没反对,第二天跟着张志远上程焕焕娘家。
路上,张志远到路边水果摊,挑了几样时新的水果,让宋玉梅付钱。
宋玉梅才不肯呢,“我这些日子过的好好的,是你非要去看那玩意的,你自己掏钱。”
张志远更正,“我才不是去看那玩意,我是去看孩子,孩子是老张家的,顺道我也看看亲家,亲家母不咋地,亲家公这人还真不错,给亲家公买东西,我心甘情愿。”
宋玉梅,“既然你心甘情愿,那你倒是掏钱啊,别光耍嘴皮子。”
张志远,“……”
好吧,他掏钱。
到了程青山家这边。
张志远只在张书平和程焕焕决定结婚的时候,来过一次,早就忘了门牌了。
宋玉梅倒是记得,但她不说。
张志远只好去和楼下坐着闲聊的街坊去打听。
刚好,街坊们正聊到程焕焕家的事。
“老程家那闺女,我看着她长的的,就没见她做过饭,干过活,这几天不知道咋了,勤快了。”
“这算啥新鲜事?程家闺女,在娘家住了快一个月了,都没回婆家,婆家也没人来看看,她是不是被婆家给休了?”
“现在没有休妻这一说了,我看,八成是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