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机床厂的大铁门刚拉开一条缝,下班的工人们就像潮水般涌了出来,蓝灰色的工装裤擦着墙角的青苔,脚步声、说笑声混着车间里未散的机油味,把食堂门口挤得满满当当。许青山拎着半块肥瘦相间的猪肉,胳膊下夹着一捆用粗麻绳捆好的粉条,在人群外踮着脚张望,直到看见穿白大褂的厨师正往自行车上搬菜筐,才快步迎了上去。
“师傅,耽误您几分钟!”他笑着拦住厨师,把猪肉往对方手里塞了塞,“我是磨盘沟粉条厂的,今天带了咱自家做的粉条,想给工人们露一手,炖锅猪肉炖粉条,分文不收,就当让大家尝尝鲜。”
赵铁柱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昨晚拟好的推销说辞,闻言瞬间愣在原地——昨儿个明明说好,今天要硬着头皮再去跟食堂主任磨,怎么转头就改成免费送吃的了?他张了张嘴想问问,可看许青山一脸胸有成竹的模样,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默默跟着进了后厨。
后厨里弥漫着大锅菜的余味,瓷砖地上沾着点油污,厨师将信将疑地把猪肉放在案板上,往灶台边挪了挪:“行吧,就给你半个时辰,待会儿工人该来打饭了。”
许青山挽起袖子就忙活起来。猪肉切成两指宽的块,放进冷水里焯去血沫,捞出沥干时还冒着白汽;葱姜切成碎末,在烧热的铁锅里淋上少许菜籽油,油热后下葱姜爆香,滋滋的声响里,香味先飘了出来。接着倒入肉块翻炒,直到表皮煎得微黄,逼出内里的油脂,再舀两勺酱油提色,加半勺白糖中和咸味,翻炒均匀后,“哗啦”一声倒进半锅开水,水开后撇去浮沫,才算把肉炖上。
最后,他解开麻绳,把晶莹透亮的粉条放进锅里,用筷子轻轻拨散,盖上锅盖转成小火慢炖。不过一刻钟的功夫,浓郁的肉香就裹着红薯粉条特有的清甜,像长了脚似的,从后厨门缝里钻出去,飘满了整个食堂,连隔壁车间还没下班的工人,都扒着窗户探脑袋,嘴里直念叨:“这味儿也太香了!食堂今天做啥好东西了?”
“快好了快好了!”厨师凑到灶台边,盯着锅里翻滚的粉条,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粉条已经吸饱了肉汁,变得通体透亮,轻轻一挑就颤巍巍的,却又透着股筋道劲儿,锅里的肉块炖得酥烂,用筷子一戳就脱骨。
“出锅喽!”许青山掀开锅盖,白汽“腾”地一下涌上来,模糊了眉眼。他用大铁勺盛了满满十几碗,每碗里都卧着几块肥肉相间的猪肉,顶上堆着大半碗粉条,撒上点葱花提味,让赵铁柱端着往食堂大厅送。
刚放到餐桌上,就被涌过来的工人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这粉条绝了!筋道入味,还不粘牙,比咱以前吃的那些大厂粉条强太多了!”“可不是嘛!肉香全浸到粉条里了,还带着点红薯的甜,太下饭了!”“师傅,这粉条哪儿买的?我想给家里带点,我妈肯定爱吃!”
喧闹声像滚雪球似的,惊动了办公室里正在算账本的食堂主任。他皱着眉放下笔,心里嘀咕着“又出什么乱子”,刚走到门口,就被那股勾人的香味攥住了脚步。“啥东西这么香?”他顺着香味凑到餐桌旁,看着工人们吃得满嘴流油,忍不住拿起一双干净筷子,夹了一筷子粉条放进嘴里。
入口的瞬间,主任的眼睛猛地一亮——粉条筋道弹牙,却又带着恰到好处的软糯,肉汁的鲜、红薯的甜,在舌尖缠在一起,比他之前从国营食品厂进的粉条,口感好了不止一个档次!“这粉条是哪儿来的?”他连忙放下筷子,指着碗问旁边的工人。
“是这两位师傅送来的,免费给我们尝的!”工人嘴里还嚼着粉条,含糊不清地指着刚走过来的许青山。
许青山笑着上前,递过一张擦手纸:“主任,我叫许青山,是磨盘沟粉条厂的。昨天来给您推销粉条,打扰您工作了,今天特意带了食材过来,给工人们做碗热乎的,就是想让大家尝尝咱粉条的品质。”他指了指锅里剩下的粉条,“纯红薯淀粉做的,没加一点胶,您要是不信,回头我把磨粉、漏粉的过程拍给您看。”
主任擦了擦嘴,态度彻底变了,一把拉住许青山的手就往办公室走,语气热络得很:“许师傅,之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这粉条品质这么好,咱食堂以后就定点从你这儿进!价格好商量,只要你保证供货及时,品质不变!”
许青山心里那块悬了两天的石头,终于“咚”地一声落了地,脸上的笑容更实在了:“主任您放心,我许青山以磨盘沟的名声担保,少一两粉条,我赔您十斤;晚一天送货,这趟货分文不取!”
赵铁柱跟在后面,悄悄给许青山竖了个大拇指,心里彻底服了——原来这免费的午餐,才是最管用的推销!
工人们吃完粉条,还围着许青山问东问西,有人当场就掏钱要买,说带回家给家人尝尝。许青山索性从包里掏出纸笔,把想买粉条的工人姓名、住址都记了下来,说回头送货时一并带来。
这顿免费的猪肉炖粉条,不仅让磨盘沟的粉条顺利走进了机床厂食堂,还没过两天,就通过工人们的口口相传,引来了附近纺织厂、农机厂的食堂师傅。他们专门跑到机床厂打听,找到许青山的联系方式,纷纷上门询价订货。
夕阳西下,许青山和赵铁柱骑着三轮车往村里赶,车斗里的空粉条筐晃悠悠的,赵铁柱忍不住问:“青山哥,你咋想到用这招的?”
许青山望着远处的山影,笑了笑:“咱的粉条好,可别人不知道啊。光靠嘴说没用,得让他们亲口尝到,这才是最实在的。一顿饭花不了几个钱,却能让大家知道磨盘沟粉条的好,值!”
晚风拂过,带着路边野草的清香,许青山知道,这招“先尝后买”的营销策略,算是走对了第一步。而磨盘沟粉条的路,才刚刚开始铺向更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