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萧长林自落日城带回物资。村民再也不用为粮食而发愁。每日都在收拾新家。在集体村民的努力下,旧明德书院焕然一新。已经大致收拾出来场地,马上就可以开工建房子了。至于建造房屋用的砖石,完全不用担心,明德书院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是青砖石确是完全可以用的。这硕大的书院,供村民建造房屋还是绰绰有余的。
老村长和几位长者仔细研究了一番。认为把村子建在明德书院旧址之上是最好的办法,省心省力,而且屋基也不用太费资源。
最后大伙一致通过。
村民居住点就在明德书院旧址之上,靠近大哥的这一边开垦荒地用于种田,明德书院后方则用木栅栏围起来,用于家畜的养殖。
“大家伙,村子临时规划大概就是这个样,等一切稳定下来,再考虑增添其他设施。”任何时候吃和住都是最大问题,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够考虑其他的问题。
“既然规划已经做好,剩下的就是动工的问题了,咱们人多,大伙加把劲,争取早日入住新家园。”
“好嘞,放心吧老村长,虽然咱的专长是狩猎,但是建房子这事也还难不倒咱,想当年咱们在大山里,谁家的房屋不是自己建造。虽然材质不同,但方式还是一样的。”
“等咱们把屋子建起来,我一定先睡他个三天三夜!”
“哈哈…开动喽,大家伙。”
落日城
自从小兵护送几位村民返回之后。
一小兵偷偷的摸进总兵府!
“总兵大人,基本上都弄清楚了,村民人数大概二三百人,均是平民百姓,没有任何修炼的迹象。”
“行了,我都知道了,这一路你也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此事以后再做打算。”
“是,总兵大人!”小兵拱手行礼退了出去。此时又有另一小兵进入总兵府,身穿城主府兵服。
“总兵大人,白都督有请。”府兵拱手行礼道。
“可知所为何事?”总兵问道。
“不知,只是请总兵即刻动身!”小兵说道。
查总兵未再言语,起身跟着小兵前去总兵府。
总兵府
“末将参见大都督。”
“查总兵,不必多礼,请坐!”
“不知大都督招末将前来,可是有军情。”
“密探来报,武国此次出兵55万余人。目前已经兵分两路,一路20万大军进攻武陵城,还有一路20万则前往栖霞城,剩余15万由陈浩然将军带领仍驻守在云山要塞。阎郭二人到不必太过担心,密报所言,这陈浩然是大将之才,乃是将门后人。此人熟读兵法,不得不防。
“大都督,末将有一想法,不知可行?”
“查总兵但说无妨!”
“大都督,武陵城向来是咱乾国重镇,连通乾国武国之门户,驻扎大军不低于15万人,现如今又有我军增援3万余人,亁皇派兵6万余人,云山要塞阎将军出兵20万,陈将军仍驻扎15万,如若战事对阎不利,陈将军必然领兵救援。24万守军对战敌国35万,即便能够守住城池,也将损兵折将。消耗巨甚。”
“末将以为,前往栖霞城的郭佑山大军可作为突破口,引得武国这二位将军带兵救援,我军才有机会。”
“你是说,增援栖霞城,围困郭佑山?”
“大都督,此计仍有不妥之处,我军距离栖霞山甚远,就怕我军出兵过程,贼将陈浩然突然增援武陵城,如若武陵城防守不住,届时,我军退路将被截断!退无可退。”
“阎奉孝此人我了解,好大喜功,孤傲自负,如若武陵城能够视敌已弱,让其认为胜利在望,闫奉孝断然不会让武国增援。”
“查总兵,落日城现只有三大营5万人,新征士卒还不满3万余人,我军如何增援。”
“大都督,我军派往武陵城的3万城防军!是否可以前往支援~”
“武陵城现共有守军24万余人,除去我军增援的3万,仍有21万,如若真的拖住陈浩然不出兵增援,保住武陵城也不是不行,即便陈浩然出兵武陵城,守军定也能坚持一阵,不至于一碰即败。只要能够大败郭佑山,我军回援,阎奉孝必败无疑。届时,三军兵合一处,一举拿下云山要塞也未尝不可。”
“此计甚妙!”
“大都督认为可行?”
“如若操作得当,未尝不可一试。即便战事出现逆转,也只是浪费来回脚程而已!”
“查总兵听命!”
“末将在!”
“命你领兵2万,接手武陵城援军3万,共计5万余人前往栖霞山支援,围困郭佑山,尽数消灭其有生力量。”
“末将领命!”
白羽大都督手书一封,交于查哈尔。查哈尔是落日城总兵,吏属地方兵!无权调动武陵城守军,即便是落日城所派援军也无权调动,大都督受命亁皇,与武陵城曹都督同属朝廷,手书一封阐明借兵一事,免得今后麻烦。
“查总兵,带此手书,领兵2万,前去武陵城收回3万援兵,共同前往栖霞城,围困郭佑山,成败在此一举。希望查总兵火速行军,不可延误!”
“末将领命,定不负大都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