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的距离(六)
时光荏苒,转眼间宝宝已经百日。按照传统,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开荤的日子到了。
赵老师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特意去早市买了最新鲜的鲫鱼。“开荤要先吃鱼,聪明伶俐。”她一边刮鳞一边对李老师说,“我们小明当年开荤,也是吃的鲫鱼汤。”
小薇在一旁录像,既好奇又担心:“妈,这么小的孩子能吃鱼吗?会不会过敏?”
“就尝一点点,意思一下。”赵老师笑着解释,“这是老传统了,寓意好。”
开荤仪式选在中午举行。赵老师精心熬制了乳白色的鲫鱼汤,滤去所有的刺,只取一小勺最清淡的汤水。李老师抱着穿戴一新的孙子,小薇端着汤碗,赵明则负责拍照留念。
“来,宝宝张嘴,尝尝人间美味。”赵老师小心地将汤匙递到孙子唇边。
小家伙咂咂嘴,眼睛一亮,显然很喜欢这个新味道。
“好嘞!开荤成功!”李老师高兴地说,“将来肯定是个美食家!”
接下来是取名和上户口的大事。全家为此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
赵老师提议:“叫李建国怎么样?大气!”
小薇皱眉:“太老气了吧...现在谁还叫这个。”
李明翻着字典:“李思源?饮水思源的意思。”
李老师摇头:“不够响亮。”
最后是小薇提出了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名字:“叫李再唐怎么样?再现盛唐辉煌,希望祖国繁荣昌盛。而且‘唐’与‘糖’同音,寓意生活甜蜜。”
“李再唐...”赵老师细细品味,“好!这个好!既有家国情怀,又朗朗上口。”
于是,小家伙正式有了大名——李再唐。
上户口那天,赵老师特意穿了件红色外套,说是要讨个吉利。当户口本上印上“李再唐”三个字时,她激动得眼眶湿润:“我们唐唐是有身份的人啦!”
转眼到了周岁,抓周仪式隆重举行。赵老师在客厅地毯上摆了整整十八样物品:算盘(从学校借来的)、钢笔、人民币、印章、尺子、计算器、字典...
小薇添了几样现代的:鼠标、信用卡、智能手机...
李明甚至把自己的公务员工作证也放了上去。
“唐唐,快选一个!”李老师把孙子放在地毯中央,满脸期待。
全家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家伙身上。
李再唐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环顾四周的物件。他先爬向算盘,摸了摸又放下;又碰了碰钢笔,似乎不感兴趣;最后径直爬向智能手机,一把抓在手里。
“完了完了,将来是个手机控。”李明开玩笑。
但小家伙接下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惊讶——他放下手机,转而抓起钢笔和算盘,一手一个,咯咯直笑。
“好!文武双全!”李老师大喜,“既懂文化又会算计!”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再唐最后竟然爬向爷爷的教师证,用小手指着上面的照片,清晰地叫了声:“爷!”
李老师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哎!爷爷在这儿呢!”
时光飞逝,李再唐两周岁了。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为了鼓励生育,税务系统推出了内部福利——职工子女幼儿园学费全额报销。
小薇兴奋地宣布:“我们可以送唐唐去市税务局附属幼儿园了!条件是全市最好的,而且免费!”
赵老师第一反应是反对:“才两岁就上幼儿园?太小了吧!我还能带!”
但算完经济账后,她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一年省下三万多学费呢...”
于是家庭分工再次调整:李老师专职接送孙子上下学,赵老师接替买菜做饭的工作。
第一天送幼儿园,李再哭得撕心裂肺。李老师躲在幼儿园门外,听着孙子的哭声,自己也抹起了眼泪。回家后坐立不安,好不容易熬到接园时间,第一个冲到幼儿园门口。
当看到孙子笑着扑进自己怀里时,赵老师的心才落了地:“唐唐想奶奶没有?”
“想!”小家伙响亮地回答,然后补充道,“也想老师!”
李老师愣了一下,既欣慰又有些淡淡的失落。
渐渐地,李再唐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了很多新儿歌,还交到了好朋友。李老师也认识了其他爷爷奶奶,经常交流育儿心得。
一个平常的傍晚,全家围坐在餐桌前。桌上摆着赵老师做的四菜一汤:清蒸鲈鱼、红烧排骨、蒜蓉菠菜、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锅奶白色的鲫鱼豆腐汤。
“今天幼儿园老师表扬唐唐了,”李老师一边给孙子挑鱼刺一边说,“说他吃饭最乖,还会自己洗手。”
小薇惊喜地问:“真的吗?唐唐这么棒!”
李明得意地笑:“也不看是谁的儿子!”
赵老师盛汤给大家:“来,尝尝这汤。早市的鲫鱼可新鲜了。”
小薇喝了一口,赞叹道:“爸,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汤比饭店的还好喝!”
赵老师笑了:“熟能生巧嘛。”
李老师突然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记得唐唐开荤时也是喝的鲫鱼汤,那时才一点点大,现在都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
李再唐似乎听懂了奶奶的话,举起小勺子:“唐唐自己吃!”
大家都笑了。
小薇看着公婆花白的头发,突然说:“爸妈,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真不知道怎么能兼顾工作和带孩子。”
李明点头:“是啊,辛苦爸妈了。”
赵老师摆摆手:“辛苦什么,看着唐唐一天天长大,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老师补充道:“要说谢谢的是我们。要不是你们,我们老两口的日子哪能这么热闹?”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给每个人身上都镀了一层金光。李再唐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勺子舀汤喝,虽然洒了一半,但还是得意地展示:“唐唐喝汤!”
那一刻,李老师忽然明白了“一碗汤的距离”的真正含义——不是物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心与心之间的温度。这碗汤里,有分歧后的理解,有争执后的妥协,更有代际之间流动的爱。
她起身又盛了一碗汤,放在小薇面前:“多喝点,上班辛苦。”
然后给李老师也盛了一碗:“买菜做饭也不轻松。”
最后给自己盛了一碗:“我带唐唐,最开心!”
大家都笑了。李再唐看着大人们笑,也跟着咯咯笑,然后用小奶音清晰地说:“汤好喝!”
是啊,汤好喝,家更好。李老师想,这就是生活最本真的味道——不需要山珍海味,只需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碗热汤,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窗外华灯初上,屋内温暖如春。一碗汤的距离,最终化为了零距离。(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