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师王鹏展(四)
第十六章 四面楚歌
《省城日报》的报道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王鹏展一夜间从特约研究员变成了江湖骗子,连社科院门口的保安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异样。
别太担心,林教授递给他一杯热茶,所长已经去找宣传部领导解释了。
王鹏展捧着茶杯,热气氤氲中他的脸色阴晴不定。林教授,这事没那么简单。周局长面相显示他城府极深,这次出手一定谋划已久。
沈清雨匆匆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查清楚了!周明副局长是孙德才的表弟!
王鹏展和林教授同时抬头。沈清雨将文件摊在桌上:我从人事处查到的。孙德才的母亲和周明的母亲是亲姐妹。这次打压,很可能是孙德才在背后推动。
王鹏展恍然大悟。孙德才自从被他当众指出心脏病后,表面感谢,内心恐怕记恨不已。加上对他封建迷信的鄙视,借周明之手报复再合理不过。
现在怎么办?沈清雨咬着嘴唇,科技局已经下文,我们的研究项目被暂停了。
林教授沉思片刻: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得想办法让周局长改变看法。
不可能,王鹏展摇头,他山根那道横纹显示此人固执己见,一旦决定很难改变。
那也不能坐以待毙啊!沈清雨急得直跺脚。
王鹏展突然站起身:有办法了。周明虽然固执,但他有个软肋——他的脊椎。
脊椎?林教授和沈清雨异口同声。
没错。他走路时右肩微倾,这是脊椎侧弯的迹象。而且他每次坐下都下意识摸后腰,说明有慢性疼痛。王鹏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
沈清雨眼睛一亮:我叔叔是省医院骨科主任!可以请他帮忙看看。
林教授却忧心忡忡:问题是,我们怎么接近周局长?他现在恐怕避你如蛇蝎。
王鹏展微微一笑:他会主动找我的。
第十七章 能力突破
当天晚上,王鹏展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书桌上那本《麻衣相术》上。他轻手轻脚起床,生怕吵醒隔壁房间的秀兰和孩子。
翻开泛黄的书页,王鹏展的目光停留在最后一章望气篇上。这部分内容他一直看不太懂,讲的是如何观察人体周围的来判断吉凶。以前他以为这只是古人的想象,但今晚,这些文字突然有了新的意义。
气有五彩,青主病,红主怒,黄主忧,白主丧,紫主贵...
王鹏展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今天看到周明时,隐约注意到他腰间有一圈淡淡的青色。当时以为是衣服反光,现在想来,莫非那就是?
他决定做个实验。第二天一早,趁秀兰带孩子去公园玩,王鹏展请来了沈清雨和林教授。
我想试试能不能看到你们说的。王鹏展让两人坐在光线柔和的窗前,自己退后几步,眯起眼睛观察。
起初什么异样也没有。但当他放松眼睛,让视线微微失焦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林教授头部周围出现了一圈淡淡的黄色光晕,而沈清雨胸口则泛着微微的粉色。
林教授,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忧虑?王鹏展问。
林教授惊讶地点头:是啊,我母亲生病住院,正为医药费发愁。
沈老师,您...心里有喜欢的人?王鹏展转向沈清雨。
沈清雨的脸刷地红了,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怎么...
我看到您胸口有粉色的气。王鹏展老实回答,相书上说这是心动之气
沈清雨低下头不再说话。林教授却兴奋不已:太神奇了!这是相术的高级阶段啊!古籍中记载的竟然真的存在!
王鹏展自己也感到震惊。这种能力以前从未显现过,仿佛是被逼到绝境后突然开启的一扇新门。
我需要练习。他深吸一口气,如果能熟练掌握望气术,或许能说服周明。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秀兰站在门口,脸色铁青:我说怎么家里没人,原来在这里私会!
王鹏展慌忙解释:秀兰,我们在做实验...
实验?秀兰冷笑,目光在沈清雨绯红的脸上停留,什么实验需要关起门来做?
沈清雨站起来:嫂子,您误会了...
谁是你嫂子!秀兰突然提高声音,不要脸的城里小姐,勾引有妇之夫!
王鹏展一把拉住妻子:秀兰!别胡说!
我胡说?秀兰甩开他的手,眼泪夺眶而出,全村人都知道了!王鹏展在省城找了个相好的!连孩子都不管了!
林教授尴尬地站起来打圆场:小王,你先跟爱人回家解释清楚。沈老师,我们走吧。
沈清雨匆匆收拾东西离开,经过王鹏展身边时低声道歉: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
王鹏展站在原地,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事业危机未解,家庭矛盾又起,命运似乎总在他刚看到希望时又设下新的障碍。
第十八章 公开对决
三天后,社科院收到科技局通知:将举行一场传统文化与科学研讨会,专门讨论相术研究的科学性问题。王鹏展被要求出席并现场演示。
这是鸿门宴啊。林教授忧心忡忡,周明分明是想当众揭穿你。
王鹏展却显得异常平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研讨会当天,科技局大会议室座无虚席。除了相关专家学者,还有多家媒体记者。王鹏展一进门就感受到无数审视的目光,像无数把小刀在他身上刮来刮去。
周明坐在主席台中央,西装革履,面带微笑: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研讨会。近年来,一些传统文化现象打着科学的旗号重新抬头,比如相术、风水等。我们有责任厘清这些究竟是文化遗产还是封建迷信...
开场白充满火药味。王鹏展注意到周明说话时右手不时摸向后腰,脸上虽然带笑,但眉间那道悬针纹更深了。
下面有请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王鹏展同志现场演示相术。周明做了个邀请手势,眼中闪着挑衅的光,请大家用科学的态度观摩。
王鹏展缓步走上讲台,环视会场。他深吸一口气,尝试运用新领悟的望气术。渐渐地,他看到了会场众人头顶不同颜色的气——记者们多是红色,显示他们的攻击性;学者们多是黄色,显示他们的忧虑;而周明...他腰间的青色比上次更浓了。
王研究员,可以开始了吗?周明催促道。
王鹏展点点头:我需要一位志愿者。
会场一阵骚动,但没人举手。周明冷笑:怎么,没人配合就表演不了了?
如果周局长不介意,我可以为您看看。王鹏展直视周明。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周明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即恢复镇定:好啊,那就请王研究员为我。
王鹏展走近周明,仔细观察他的面部和周身气场:周局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典型的官相。但...
但什么?周明挑眉。
但您山根处的横纹显示,三十五岁左右仕途曾遇重大挫折。另外,您脊椎第三节和第四节有严重侧弯,导致右肩比左肩低约两厘米,这是常年伏案工作又不注意姿势造成的。
周明的笑容僵住了。王鹏展继续道:您现在每天早晨起床时腰部剧痛,向右转身时有针刺感。如果不及时治疗,两年内可能需要手术。
会场一片哗然。周明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胡...胡说!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在这里。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沈清雨站了起来,手里举着一份x光片,这是我叔叔,省医院骨科主任根据王老师描述拍摄的模拟图。与真实病例对比,准确率超过90%。
周明目瞪口呆。沈清雨继续道:相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古人对人体科学的观察和经验总结。现代研究表明,人的面相、体态确实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王老师的研究正是要挖掘这些传统经验中的科学成分...
王鹏展感激地看了沈清雨一眼。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相术的价值,又将其纳入科学框架,正好化解了封建迷信的指控。
会场议论纷纷。一位白发老教授站起来:我研究中医几十年,确实发现传统诊断方法与现代医学有不谋而合之处。王同志的能力值得深入研究,不应简单扣上的帽子。
风向渐渐转变。记者们忙着记录这戏剧性的一幕,学者们开始热烈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周明坐在主席台上,脸色阴晴不定。
研讨会最终以进一步研究的结论收场。科技局收回了叫停研究的决定,但要求必须在科学框架内进行。王鹏展的职位保住了,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公开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第十九章 意外发现
研讨会后,王鹏展的名声更大了。多家媒体要求采访,社科院甚至考虑为他开设专门的研究小组。但周明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换了一种方式打压我们。林教授将一份文件递给王鹏展,科技局要求所有非正规学历的研究员必须通过专业考试才能继续任职。这明显是针对你的。
王鹏展苦笑。他只有初中文化,要通过大学水平的专业考试谈何容易?
别担心,沈清雨说,我可以帮你补习。民俗学基础知识不难,关键是要掌握学术语言和理论框架。
就这样,王鹏展开始了白天研究、晚上补习的紧张生活。沈清雨几乎每天都来他家辅导,为了避免秀兰误会,他们总在客厅学习,而且秀兰必须在场。
起初秀兰冷眼旁观,但渐渐地,她被沈清雨的耐心和王鹏展的勤奋打动了。一天晚上,当沈清雨讲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时,秀兰竟然端来了一盘水果。
沈老师,吃点橘子,润润嗓子。秀兰的态度明显软化。
沈清雨受宠若惊:谢谢嫂子。
王鹏展看在眼里,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家庭危机暂时化解,他可以全心投入学习和研究了。
在沈清雨的帮助下,王鹏展的望气术有了新的突破。他发现不同情绪不仅对应不同颜色的气,还会在面部特定区域聚集——愤怒时红色聚于眉间,悲伤时蓝色聚于眼角,思考时黄色聚于前额...
这太不可思议了!沈清雨记录着王鹏展的观察结果,西方心理学研究微表情用了多少高速摄影设备,而你直接用肉眼就能看到!
王鹏展却发现了更重要的现象:沈老师,我发现不仅能反映情绪和健康,还能预示未来。当一个人即将遭遇意外时,相关部位的气会提前变暗。
你是说...你能预测未来?沈清雨瞪大眼睛。
不是全部未来,只是近期可能发生的吉凶祸福。王鹏展谨慎地解释,而且准确率不是百分之百,可能只有六七成。
沈清雨若有所思:这或许可以用潜意识感知来解释。人的身体可能比意识更早察觉到潜在危险,从而产生生理变化...
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没注意到秀兰站在门口,手里端着的茶杯微微颤抖。她轻轻放下茶杯,默默退回卧室。王鹏展的能力越强,她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丈夫似乎正在变成一个她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
第二十章 命运转折
专业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王鹏展的压力与日俱增。一天深夜,他正在书房复习,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浮现出模糊的画面:考场、翻倒的墨水瓶、被墨水污染的试卷...
这是...王鹏展猛然意识到,这是望气术带给他的预知景象——考试当天会有意外发生!
第二天一早,他将这个预感告诉了沈清雨和林教授。
必须想办法避免。林教授皱眉,这次考试关系到你能否继续留在社科院。
沈清雨想了想:我有个主意。考试当天我叔叔要去监考,可以请他特别关注你的座位。
王鹏展摇摇头:预知的事情很难完全避免。相书上说大祸可避,小灾难逃。墨水弄脏试卷可能只是小插曲,关键是我要准备好应对。
考试当天,王鹏展格外小心。他选择了最靠边的座位,将墨水瓶放在远离试卷的位置。果然,就在考试进行到一半时,前排一名考生突然起身交卷,不慎碰倒了王鹏展桌上的墨水瓶。
早有准备的王鹏展迅速将试卷拿开,只有边角沾了一点墨迹。监考的沈主任走过来查看情况,确认不影响阅卷后,考试继续进行。
最终,王鹏展以中等成绩通过了考试,保住了社科院的职位。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相术与人体科学研究项目获得了特别经费批准,可以组建自己的研究小组。
恭喜王组长!沈清雨笑着递给他一份名单,这是申请加入你研究组的学者名单,包括两位医学博士和一位心理学副教授。
王鹏展接过名单,心中百感交集。从山村到县城,再到省城;从被批斗的封建迷信分子到正规科研单位的课题组长...这一路走来,坎坷无数,却也收获满满。
晚上,王鹏展买了一瓶好酒和几样小菜,准备和秀兰小小庆祝一下。当他推开家门,却发现客厅里坐着一位不速之客——郑国栋。
郑老!您怎么来了?王鹏展又惊又喜。
郑国栋笑着站起身:听说你当上组长了,特地来道贺。他顿了顿,表情变得严肃,不过,我这次来还有另一件事...
王鹏展注意到郑国栋眉间有一丝黑气,心中顿时一紧:郑老,您最近身体不适?
郑国栋摇摇头:不是我,是我孙子。那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省医院检查说一切正常。我想请你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王鹏展明白了郑国栋的潜台词——他想知道这是否是某种问题。在科学至上的年代,这种请求需要极大勇气。
没问题,我明天就跟您去省城。王鹏展毫不犹豫地答应。
秀兰端着茶走过来,听到这句话,手微微一抖。她看着丈夫兴奋的表情,心中那丝不安再次浮现——王鹏展走得越远,飞得越高,她越害怕终有一天,他会彻底离开这个家,离开她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