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第二卷第八十三章。
---
第二卷:溪流汇江
第八十三章:扶持计划的首位受益者:一位退休教师
“静心坊3500元创业扶持计划”如同一份精心设计的请柬,向所有心怀创业梦想却徘徊在门槛外的人,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而第一位郑重接过这份请柬,并由此踏上全新人生舞台的,正是此前在品鉴沙龙后加盟的王老师——王亚茹。
王亚茹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作为一位有着三十年教龄的中学语文教师,她身上烙印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审慎与严谨。退休后的生活,虽清闲自在,却也时常让她感到一种与社会联结断裂的淡淡失落,以及那份潜藏在心底、未曾熄灭的想要传递价值的渴望。她目睹太多同事、朋友在更年期后备受各种小毛病的困扰,也包括她自己那顽固的痛经。沙龙的体验,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基于知识和真诚的、能够切实帮助他人改善健康的方式。
当林静正式推出扶持计划,并第一时间告知她时,王亚茹戴着老花镜,将计划细则反复看了好几遍。她看重的,不仅仅是那降低了的经济门槛和那套象征意义的锅具,更是计划背后那条清晰的、被验证过的路径——从一块阿胶、一口锅开始,通过系统学习,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健康顾问。这像极了她熟悉的“传道授业解惑”,只不过讲台从教室换到了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传授的内容从文学知识变成了养生智慧。
“林静,我选3500这个方案。”王亚茹在电话里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五斤阿胶,我和老伴儿自己吃,送送老姐妹,也够我好好练习熬胶了。这口锅,我收下了,就当是我的新‘教鞭’。”
她的加盟,成为了“静心坊”团队内部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事件。林静决定,将王亚茹作为扶持计划的 “首位受益者”和“标杆案例” 进行重点扶持和宣传。
第一步,是极具仪式感的“授锅启航”。
林静和苏曼亲自将五斤精装的美思康宸阿胶块和那套锃亮的不锈钢熬胶锅具送到了王亚茹家中。没有复杂的商业寒暄,更像是一次朋友间的拜访和交接。林静手把手地再次向她演示了烊化、挂旗的关键步骤,苏曼则分享了最初自己手忙脚乱熬坏一锅胶的趣事,轻松的氛围消除了王亚茹最后一丝紧张。
第二步,是“个性化”的陪跑计划。
考虑到王亚茹的教师背景和身边人群特点(多为退休教师、知识分子及他们的家庭),林静和她一起制定了独特的启动策略:
1. 知识优势转化: 鼓励她将八大膏方的中医理论,用备课般的严谨进行梳理,制作成更符合中老年人阅读习惯的、字迹清晰、引经据典的讲义式资料。
2. 场景切入: 从她最熟悉的“退休教师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诗词班”等场景入手,先以“分享养生知识”的名义进行公益讲座,自然引入阿胶糕作为养生佳品的概念,避免直接推销的尴尬。
3. 体验为王: 利用她家客厅宽敞的优势,策划小型的“家庭熬胶品鉴会”,邀请老同事、老邻居前来,她亲自操作熬制,将熬胶过程变成一场生动的养生实践课。那口锅,成了她课堂上最直观的教具。
第三步,是持续的赋能与情感支持。
王亚茹被邀请加入“静心坊”核心代理的线上学习群,林静和苏曼密切关注着她的进展。当她第一次成功熬出“挂旗”完美的阿胶糕,兴奋地在群里分享照片时,收获了满屏的点赞和祝贺;当她第一次独立为一位老姐妹搭配了“月禧膏+艾草泡脚包”的调理方案,并收到积极反馈时,林静立刻打电话给予肯定和专业上的深化指导。
王亚茹的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她的教师身份自带公信力,她的讲解条理清晰、引证充分,极易获得同龄人的信任。她那口锅,仿佛被赋予了魔力,不仅熬出了醇香的阿胶糕,更熬出了她退休生活的崭新滋味和一群老朋友的由衷信赖。短短一个月,她不仅轻松消化了五斤阿胶的货品,更通过真诚的分享,吸引了两位同样刚退休不久、对养生充满兴趣的老教师加入了她的“小分队”,成为了“静心坊”团队下的二级代理。
王亚茹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团队内部和潜在观望者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 对内,她树立了标杆: 看,一位退休教师,凭借我们的扶持计划和自身优势,就能如此快速地打开局面!这极大地激励了团队内其他背景类似的代理,也验证了扶持计划的有效性。
· 对外,她提供了范本: 她的故事被林静精心整理成案例,通过公众号、朋友圈和社群进行传播。“退休教师王亚茹的‘第二春’”这个故事,充满了正能量,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吸引了更多有类似背景和需求的人前来咨询加盟。
扶持计划的首位受益者王亚茹老师的成功,远远超出了商业层面的意义。它生动地证明了,一个好的创业扶持模式,能够激发出个体巨大的潜能,帮助她们在人生的新阶段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对于林静和“静心坊”而言,王老师不仅是一位新代理,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可复制的成功模板,一股强大的、证明团队模式正确性的驱动力。
林静在笔记本上,为王老师这个标志性案例写下了记录:
“扶持计划首位受益者王亚茹老师之成功,意义非凡。其验证计划之有效性,证明‘降低门槛+系统赋能+情感支持’模式可激发个体巨大潜能。王老师以教师之严谨与公信力,将产品知识升华为养生智慧,精准切入中老年市场,其路径清晰可复制。此案例,极大提振团队信心,亦为对外招募之最强音。‘溪流汇江’,需万千活水,王老师此例,已证明我辈手握引水之良方,万人团队,非遥不可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