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在黑风峡,阻击了前来增援的鬼子。
在更靠近日军后方,47号基地的王家洼一带,丁伟率领的新一团,正像一群无声的猎豹,在夜色中潜行。
他们的目标,并非日军的大股部队,而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节点,设在王家洼村的日军野战通讯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负责鹰嘴涧、分水岭、白家沟等多个方向日军部队之间的电报、电话联络,是指挥系统的神经枢纽。
丁伟深知,打掉这里,比消灭一个中队的日军,更能搅乱敌人的部署。
丁伟,与李云龙的“狼性”,孔捷的“悍勇”不同,他更显沉稳内敛,擅长谋定而后动,眼光长远,是典型的智将。
他蹲在一处高地的灌木丛后,借着微弱的月光,观察着山下,那个灯火闪烁的村庄。村庄外围有简易工事,天线林立,隐约可见巡逻兵的身影。
“团长,摸清楚了。”
侦察排长悄无声息地摸回来,低声道,“村里驻扎着鬼子一个小队,加上通讯兵、技术人员,大概一百多人。戒备森严,明暗哨都有,进出检查很严。不过,他们主要防备的是正面,对后山那片悬崖,警惕性不高。”
丁伟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好。我们就从后山悬崖摸下去。打这种仗,要快、要准、要狠!像手术刀割喉,一刀毙命,然后迅速撤离。”
他制定的计划极其精炼:由他亲自带领一支由侦察兵、爆破手和格斗高手,组成的精干突击队,攀崖潜入,直扑通讯站核心机房和天线区;另派一个连在外围策应,制造混乱,切断敌人退路,并阻击可能来自附近的增援。
午夜时分,月黑风高。
丁伟率领的三十人突击队,如同壁虎般贴在了王家洼,后山的悬崖上。悬崖陡峭,但并非不可攀登。
战士们嘴里叼着匕首,手指紧扣岩缝,脚尖探寻着支点,无声无息地向上蠕动。稍有失足,便是万丈深渊。
整个过程,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声掠过岩石的呜咽。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汗水浸透了内衣,动作却异常稳健。
丁伟身先士卒,攀登在最前面,为队员们探路。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难攀爬,突击队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登上了崖顶,隐藏在村后一片废弃的院落里。
山下日军的巡逻队,脚步声清晰可闻,探照灯的光柱,不时扫过村口。丁伟打了个手势,突击队分成两组,一组由他带领,目标机房;另一组由侦察排长带领,目标天线区和发电机。
两组人马如同暗影,沿着墙根快速移动,避开了日军的巡逻路线。丁伟一组接近了村中最大的院落,这里天线最为密集,门口有哨兵站岗。
“给老子听好了,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丁伟低声道。
两名战士,如同狸猫般蹿出,从背后捂住哨兵的嘴,匕首寒光一闪,两名哨兵,便软软地倒了下去。丁伟一挥手,战士们迅速冲进院内。
院子里,几间屋子还亮着灯,隐约传来电台的“嘀嗒”声和日语通话声。
丁伟一脚踹开主屋的木门,里面几个日军通讯兵,正戴着耳机工作,看到如同神兵天降的中国军人,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打!”
丁伟手中的驳壳枪率先开火,“砰!砰!”两枪,撂倒了最近的两个鬼子。
战士们手中的冲锋枪、步枪也同时喷出火舌!狭小的房间内,子弹横飞,日军通讯兵根本来不及反应,纷纷中弹倒地。电台、交换机等设备被子弹打得火花四溅。
与此同时,另一组也发动了攻击。天线区附近的鬼子警卫,刚反应过来,就被精准的点射击毙。爆破手将炸药,安放在高大的天线基座,和轰鸣的发电机上。
整个袭击过程不超过五分钟,快得让日军鬼子,外围部队根本来不及反应。
“撤!”
丁伟见主要目标已被摧毁,毫不犹豫地下令。
突击队员们,迅速退出院子,向预定撤离点汇合。就在这时,村里的其他日军鬼子,被枪声惊动,哇哇乱叫着,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砰砰砰!”
“哒哒哒!”
激烈的交火,在村庄狭窄的街道上展开。突击队利用房屋、墙角做掩护,边打边撤。
丁伟冷静地指挥着,驳壳枪点射精准,每一次枪响,几乎都有一头鬼子倒下。战士们也配合默契,交替掩护,火力凶猛而有效。
外围策应的连队,听到村内枪声大作,也按照计划开始行动。
他们在村口方向,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柴草,制造出大军压境的假象,并用猛烈的火力,袭击日军鬼子的岗哨和营房,进一步加剧了日军的混乱。
“轰!轰!”
天线区和发电机被成功引爆,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天线铁塔扭曲着倒塌,村庄瞬间陷入一片黑暗。日军的指挥通讯,在这一刻被彻底切断。
丁伟率领突击队,趁着爆炸引起的混乱和黑暗,成功摆脱了日军的纠缠,与外围策应的连队汇合,迅速隐入了村外的茫茫夜色之中。
附近的日军鬼子援军,赶到王家洼时,看到的只是一片狼藉:
被摧毁的通讯设备,烧毁的发电机,倒塌的天线,以及数十具日军鬼子的尸体。中国军队早已不见踪影。
这一仗,新一团歼灭的日军数量并不算多,但其战略影响却是巨大的。
鹰嘴涧、分水岭、白家沟前线的日军各部,突然发现自己与上级指挥部、友邻部队之间的联系完全中断了!命令无法接收,情报无法传递,战况无法上报,瞬间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日本鬼子的通讯设施系统,完全瘫痪。
前线日军司令犬养毅,陷入了极大的恐慌。是继续进攻?还是后撤?增援情况如何?是否有新的敌情?一切变得扑朔迷离。
这种指挥体系的突然瘫痪,严重动摇了日军司令犬养毅的军心,打乱了其原有的作战计划,为正面战场的兄弟部队,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战机。
丁伟站在远处的一座山梁上,回望着王家洼方向,渐渐熄灭的火光,脸上露出了难得的、一丝淡淡的笑容。
他知道,这把“手术刀”,精准地割断了敌人的“喉舌”。这场无声的胜利,其价值,或许远超一场,击溃敌军数百人的正面战斗。
打仗亲兄弟。
新一团的这次行动,与李云龙的伏击、孔捷的破袭、楚云飞的防御、赵旭日的阻击,兄弟部队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打击了小鬼子们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