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甲龙龟”一役,如同一次高效的净化。战场上“繁花”那沉默却耀眼的表现,以及之后在迷宫区探索、资源采集时一如既往(甚至更加主动)的援手,像一股清流,冲刷着之前被谣言污染的舆论土壤。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论坛上那些乌烟瘴气、指名道姓的污蔑帖子渐渐沉了下去,如同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残渣,虽未完全消失,却已失去兴风作浪的能量。即便偶尔冒出几个不和谐的声音,也很快会被其他玩家带着歉疚或是不耐烦地反驳、举报,直至彻底沉默。在安全区,那些曾经如同附骨之疽般的指指点点和异样目光大幅减少,走在卡尔鲁因或是新楼层的城镇街道上,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友善的点头致意,甚至是一些曾经参与过议论、此刻面带郝然、鼓起勇气上前为之前的态度道歉,并表达钦佩的玩家。在组队野区时,也不再是避之不及,偶尔会有玩家主动发出组队邀请,语气中带着对其实力的认可和重新建立的信任。
仿佛一夜之间,那场席卷而来的舆论风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平息了。笼罩在“繁花”头顶的阴云似乎已然散去,阳光重新洒落,她们仿佛又回到了风波发生之前,那个备受尊敬、光芒四射的顶尖小队位置。
22层湖畔之家,似乎也恢复了往日的温馨。壁炉里的火安静地燃烧着,纱夏精心打理的薰衣草散发着宁静的香气,莉兹的工作间里传出的敲打声也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与力度,不再是那种发泄式的狂躁。
“看,我就说嘛!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自然就没人信了!”莉兹一边用力擦拭着她那面光可鉴人的塔盾,一边语气轻快地说道,碧色的眼眸中恢复了往日的奕奕神采,只是偶尔,在无人注意的瞬间,那擦拭盾牌边缘污渍的动作会微微一顿,眼底会飞快地掠过一丝未能亲手揪出造谣者的不甘。
纱夏在厨房哼着轻柔的小调,准备着下午茶的点心,烤炉里飘出黄油的甜香。她的脸上重新有了浅浅的、真实的笑容,只是在偶尔独自整理药材,或是望向窗外看似平静的星屑湖面时,眼神会有一瞬间的放空,那场风波带来的、如同被无数细针刺痛的惊悸与无助,并非完全消散,只是被小心翼翼地藏在了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光依旧沉默,但系统监控外界舆论的压力明显减小,她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优化小队装备的数据模型和推演新楼层的探索路线上,只是那紫罗兰色的眼眸深处,对于信息流中特定关键词的过滤与标记程序,依旧保持着最低限度的、近乎本能的警戒,如同一个永不关闭的背景进程。
桐人靠在壁炉边的老位置,用软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暗影】每一寸漆黑的剑身,动作专注而轻柔。只是他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冷漠气息,似乎比风波前更浓重、也更自然了一些,那场无端的、来自“同类”的恶意,让他本就内敛的警惕心,更加根深蒂固,仿佛一层无形却坚韧的铠甲。
安然坐在常坐的沙发上,膝上摊开着新的楼层地图和怪物图鉴,神情平静地研究着。外界舆论的好转让她肩上的压力减轻了许多,她乐于见到这样的变化,这是她们用行动和沉默努力争取来的结果,也证明了她的判断和策略是正确的。
然而,在这看似回归正轨的平静之下,一根无形的刺,却深深扎在每个“繁花”成员的心底,并未随着外界的好转而软化或消失,反而在平静的日常中,时不时地冒出来,戳刺一下。
那个最初散播谣言、精心编织这场舆论风暴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他真的仅仅是因为一时的嫉妒,随口造了个谣,然后被喜欢看热闹、不辨是非的人们以讹传讹,越传越大,最终失控了吗?
这个没有答案的疑问,像幽灵一样徘徊在湖畔之家的空气中,弥漫在饭菜的香气里,隐藏在炉火的噼啪声中。她们彼此心照不宣,却谁也没有主动提起。因为她们都知道,没有答案,只有猜测和无力。
找不到源头,查不到动机,甚至连一个明确的、能让自己信服的怀疑对象都无法锁定。牙王?他的嫌疑依旧最大,但缺乏关键证据,而且其行事风格确实与这种阴险细腻的手段存在矛盾。其他可能嫉妒的团队?范围太广,动机模糊,如同在迷雾中寻找一个不存在的影子。某个隐藏更深的、不为人知、甚至可能戴着友善面具的敌人?这个想法更让人不寒而栗,也让那份无力感愈发沉重。
这种无力感并未完全消失,只是从之前的焦躁和愤怒,沉淀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隐晦的警惕,渗透到了生活的细枝末节。
比如,午后阳光正好时,安然和桐人依旧会拿着那两根古朴的钓竿,来到星屑湖边,重复那“退休老爷爷”般的休闲。湖面波光粼粼,微风拂面,景色依旧。但有好几次,浮漂明明清晰地、有力地往下一沉,那是大鱼上钩的明确信号,握着钓竿的两人,却仿佛神游天外,眼神放空,盯着虚空中的某一点,脑海中或许闪过了某些不愉快的画面,或许是那根“刺”又不合时宜地冒了出来。等到他们猛地回过神,手腕下意识扬竿时,却只感觉到竿梢一轻,拉上来的,只有空空如也的鱼钩,上面残留的饵料早已被狡猾的鱼儿趁机啄食干净。
两人看着那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的空钩,沉默片刻,然后相视一眼,嘴角扯出一抹无奈的、带着自嘲的苦笑。
“走神了。”桐人言简意赅,将空钩收回。
“嗯。”安然轻轻应了一声,重新挂上鱼饵,动作却比往常慢了一拍。
他们都心知肚明,这不是简单的走神。这是那场来去匆匆却又影响深远的诡谲风波,留下的后遗症。那份对周遭环境、对人心叵测的潜意识警惕,即使在最放松的时刻,也会悄然剥夺他们片刻的专注。
类似的变化还有很多。莉兹在打造一件新的皮甲内衬时,会下意识地反复检查每一个连接处的牢固度,考虑更多的是应对突发袭击的防护性,而非单纯的属性加成;纱夏在卡尔鲁因的市场购买烹饪材料时,会比以往更加仔细地核对摊主的信誉和材料的来源,仿佛担心会有人做什么手脚;光在规划最优练级路线时,会本能地避开那些容易形成包围、或是视野存在死角的区域;而安然在制定下一次团队行动的计划时,总会习惯性地在脑海中模拟几种可能出现的、来自“自己人”的意外状况,并预留出应对的余地。
她们依旧会去帮助那些在迷宫区陷入困境的陌生玩家,笑容也重新回到了脸上,只是那笑容背后,多了一层不易察觉的审慎,不再像从前那样毫无保留。她们依旧会在boSS战中全力以赴,担当着无可替代的核心,只是那份对战场上其他“同伴”的信任,不再像过去那样纯粹和直接。
风波似乎平息了,生活还要继续。她们只能将那份根植于心底的疑虑和警惕,小心翼翼地掩藏起来,过好眼前的每一天,努力提升实力,向着更高的楼层,向着那遥不可及却必须抵达的终点进发。
窗外,星屑湖倒映着璀璨的夜空,宁静如昔,美得如同永恒的画卷。而“繁花”的冒险,在这份看似一切如旧、回归正轨的平静中,带着一丝无法言说、却如影随形的隐忧,继续向前。一切似乎都没变,阳光、湖泊、伙伴、目标……又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悄然改变了。那根刺,依然埋在那里,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答案,也提醒着她们,这个世界,远比看起来的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