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八年,江南道监察御史陈明远接到一道加急奏折,内容让他面色骤变。奏折中提到,近月来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屡发命案,死者皆面容扭曲,尸体呈现诡异青紫,似被邪祟所害。更令人不安的是,当地百姓传言这些尸体夜晚会复活,化为半人半尸的怪物,残害生灵。
陈明远放下奏折,窗外雨势正盛。作为皇帝派往江南的钦差,他深知此类案件若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民变。更何况乾隆皇帝近年来对江南地区的控制越发严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朝局。
备马,即刻启程前往杭州。陈明远对门外的侍卫吩咐道。
三日后,陈明远抵达杭州府衙。知府周大人率众官员跪迎。寒暄过后,陈明远径直前往停尸房。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腐臭扑面而来。昏暗的烛光下,五具尸体整齐排列,每具尸体都穿着完整的寿衣,面色青紫,嘴唇发黑,指甲缝中渗出黑色液体。
这些是近半月来死亡的五名男子,皆为钱塘县富户。周知府低声道,每具尸体都是在深夜从棺材中爬出,袭击活人后再次死亡。但诡异的是,这些尸体死亡时身上并无伤痕,只是面色如此可怕。
陈明远蹲下身,仔细检查一具尸体。尸体保存完好,不像普通尸体那般僵硬,反而透着一种诡异的弹性。当他用手指按压尸体的脸颊时,竟感到一丝温热。
奇怪,这尸体尚有温度...
就在此时,窗外雷声大作,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房间。陈明远猛地转身,只见门缝下露出一丝布料——那是守夜衙役的制服颜色。然而,当他冲出门外时,却只看到空荡荡的走廊和一串湿漉漉的脚印,通向黑暗深处。
大人!大人小心!身后传来衙役的惊呼。
陈明远还未回头,便感觉后颈一凉,一股腥风袭来。他本能地侧身闪避,一道黑影擦肩而过。借着走廊尽头的烛光,他看到一个身影——那人穿着寿衣,面色青紫,双眼漆黑,指甲足有三寸长,正朝一名衙役扑去。
来人啊!有尸魔!
衙役们的惊呼声中,那已扑倒一名同伴,利爪插入其脖颈。鲜血喷涌而出,却在触及尸魔面庞的瞬间化作黑雾。被袭击的衙役很快也站了起来,眼中同样闪烁着诡异的红光。
结阵!快结阵!周知府大喊,从袖中掏出一把符纸折叠的手枪,这些是尸魔,非人力可敌!
陈明远被两名衙役护在中间,眼睁睁看着周知府连开三枪,符纸在空中燃烧,形成一道火墙。尸魔们似乎畏惧火焰,暂时退去。
陈大人,事态紧急,我需告知您实情。周知府压低声音,这些并非普通的尸变,而是,百年前便有记载的邪物。它们由怨气凝聚,不惧寻常刀剑,唯惧朱砂、糯米与黑狗血。
百年前?陈明远眉头紧锁,这与我手中奏折提到的历史可有联系?
周知府面色凝重:大人有所不知,这钱塘县曾是明朝抗清重地,清军入关时在此屠城三日,尸横遍野。当地百姓传言,冤魂积聚,化为尸魔,百年一现。
陈明远思索片刻,问道:可有当地道士或懂法术之人?
有,西湖边栖霞观的白眉道长,精通奇门遁甲,驱邪除魔。
立刻请他前来相助。
周知府领命而去。陈明远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雨夜,心中忧虑。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尸变案件,背后必有隐情。而作为钦差大臣,他不仅要破案,更要稳定民心,以免引发更大的动荡。
雨声中,他隐约听到远处传来凄厉的嚎叫,那是尸魔的呼唤,也是历史的悲鸣。一场关乎生死、正义与冤屈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第二章:栖霞道长
夜色深沉,雨势渐弱。陈明远在县衙书房翻阅着周知府送来的案卷。这些年来,钱塘县及周边地区共报告了二十七起类似案件,死者多为男性,年龄在三十至五十岁之间,皆为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更令人生疑的是,所有死者生前都曾参与过同一次土地交易。查阅县志,陈明远发现那片土地原是明代抗清义士的埋骨之地,后来被当地一位富商买下,兴建宅院。
有意思。陈明远自语道,这似乎与历史有关。
正当他沉思之际,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周知府带着一位鹤发童颜的道长走了进来。
陈大人,这位是栖霞观的住持白眉道长,精通奇门遁甲之术,驱邪除魔甚是灵验。
白眉道长拱手行礼:贫道听闻大人前来查案,特来相助。
陈明远打量着这位道长,见他虽已年过六旬,但眼神锐利,气度不凡,不像寻常道士。于是起身回礼:有劳道长。不知对近日发生的尸魔案件有何见解?
白眉道长捋须道:这些确实是尸魔,但非寻常尸魔。普通尸魔由尸体腐化而成,而这些尸魔却是修炼成形的尸魔,背后必有邪术作祟。
修炼成形
尸体若经特殊处理,注入邪灵或咒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活力,甚至获得超常能力。此类尸魔不惧寻常法器,需用特殊手段方能降服。白眉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张黄符,这是贫道特制的镇尸符,可暂时镇压尸魔行动。
陈明远接过黄符,感觉入手温热:道长可有看出这些尸魔的来源?
白眉道长摇头:尚未。不过,贫道需要查看一处地方。
何处?
案发现场。尸魔出现的地方必有邪气聚集,若能找到源头,或许能破解此案。
周知府插话道:案发地点均在那些购地富商的宅院中,如今都已封锁。
白眉道长点头:那我们需即刻前往。
当晚,三人冒雨前往最近的一处案发地点——汪家大院。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院落幽深,假山水榭错落有致。然而此刻,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阴森死寂。
刚踏入院门,白眉道长便停下脚步,眉头紧锁:好重的阴气。
院内树木凋零,花草枯萎,即使在夏夜,也给人一种寒冬之感。几名衙役手持火把在前引路,火光摇曳中,众人来到主厅。
厅内陈设依旧,只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白眉道长绕厅一周,忽然在一处角落停下:这里有异。
他蹲下身,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铜铃,轻轻摇晃。铃声在空旷的厅内回荡,却显得异常沉闷。
大人请看。白眉道长指向地面,此处地砖有被人移动过的痕迹。
陈明远仔细观察,果然发现几块地砖的缝隙中积有新近的泥土。他命衙役小心撬开地砖,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入口。
是地窖。周知府说道,汪家曾在此储藏杂物,后来封闭了。
白眉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张符纸点燃,符灰飘落,落在地窖入口处竟然凝而不散。下面有东西。他沉声道。
陈明远点头:打开它。
地窖门被小心推开,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火把照亮了地窖内部——这里堆满了木箱,箱子上贴着符纸,画着奇怪的图案。白眉道长上前查看,脸色骤变:果然是邪术。
他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是一具婴尸,皮肤呈青灰色,胸口钉着一枚铜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婴尸额头贴着一张黄符,符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咒语。
养尸术白眉道长解释道,古人相信,通过特殊咒语和符咒,可以使尸体保持不腐,甚至赋予其行动能力。但这些婴尸太过残忍,有违天道。
陈明远皱眉:如此残忍邪术,究竟是何人所为?
白眉道长继续检查其他箱子,发现共有十二具婴尸,每具都钉有一枚铜钉,贴有符咒。这些婴尸被用来炼制。每具婴尸代表一方位,组成十二地支阵,可召唤强大的尸魔。
可是,为何要这么做?有何目的?周知府不解。
白眉道长摇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施术者必定精通阴阳五行之术,且有权势之人。普通百姓难以获得如此多的婴孩和珍贵材料。
陈明远思索片刻,问道:汪家是何时买下那片土地的?
周知府查阅案卷:约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陈明远喃喃自语,这与我手中奏折上提到的百年冤案有何联系?
白眉道长突然插话:大人,您手中的奏折可曾提到具体哪一年的冤案?
康熙五十年,清军镇压抗清义军,屠城三日。
白眉道长面色凝重:那正好是二十年前的历史。
什么?陈明远与周知府同时惊呼。
大人有所不知,民间传说,冤魂积聚之地,若有人以邪术唤醒,可借尸还魂。白眉道长解释道,这些尸魔很可能是借那些抗清义军亡魂之体而复活的。
陈明远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你是说,这些尸魔是两百年前的抗清义军所化?
非也。白眉道长摇头,尸体保存两百年而不腐,绝无可能。但若是借用当年的冤气,唤醒附近地下的尸骨,却有可能。
就在此时,地窖深处传来一声低沉的呻吟,接着是沉重的脚步声。众人顿时警觉,白眉道长迅速取出数张符纸贴在身上,对陈明远和周知府道:小心,尸魔来了!
黑暗中,一个高大的身影缓缓走出。那是一个穿着清代官服的男人,面色青灰,双眼漆黑,指甲特长。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脖颈处有一道深深的伤口,却没有流血,反而结着黑色血痂。
尸魔!周知府惊呼,掏出火铳连开数枪。子弹打在尸魔身上,只留下浅浅的痕迹,随即冒出一缕黑烟。
尸魔发出一声怒吼,朝三人扑来。白眉道长迅速甩出三张符纸,化作金光屏障挡住尸魔。陈明远见状,从袖中抽出御赐的绣春刀,朝尸魔砍去。刀锋触及尸魔身体,竟然如同砍在坚硬的皮革上,只留下一道白痕。
这不是普通的符纸能对付的!白眉道长大喊,从怀中取出一把铜钱剑,大人退后!
铜钱剑在空中划出奇异的轨迹,每一次挥舞都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尸魔似乎被这剑法所制,动作变得迟缓。白眉道长抓住机会,从袖中取出一张黄色符纸贴在尸魔额头。
尸魔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身体剧烈颤抖,随后轰然倒地,化作一滩黑水。
暂时镇压住了,但这只是开始。白眉道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尸魔已被唤醒,短时间内必会再次出现。而且,它们似乎在寻找什么。
陈明远问道:道长,您看出什么端倪了吗?
白眉道长指着尸魔留下的黑水:这水中含有大量怨气,是极阴之物。尸魔们似乎在聚集力量,准备做一件大事。
何事?
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此事与二十年前的那场屠杀有关。白眉道长沉声道,我需要回观中查阅古籍,寻找克制之法。
陈明远点头:有劳道长。我会派人保护汪家大院,防止尸魔逃脱。
送走白眉道长后,陈明远站在庭院中,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这起案件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背后牵涉的不仅是当前的命案,还有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恩怨。
他暗下决心,不仅要破案,更要查明真相,给死去的冤魂一个交代。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更大的危险正在逼近,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对决即将展开...
第三章:血祭之谜
清晨,雨停了。陈明远站在县衙后花园中,望着远处的西湖。一夜未眠,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思绪却异常清晰。
昨夜尸魔的出现证实了他的猜测: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邪术仪式。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仪式与两百年前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人,白眉道长到了。侍卫在身后轻声禀报。
陈明远转身,看到白眉道长一身道袍,手持拂尘,面色凝重。
道长,可有收获?陈明远急切地问道。
白眉道长摇头: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贫道查阅了栖霞观收藏的明代典籍,发现这种尸魔仪式与一个名为血祭大阵的邪术有关。
血祭大阵?
是的。这是一种古老的邪术,需要以大量活人鲜血和怨气为引,召唤某种强大的存在。白眉道长解释道,据典籍记载,此阵曾在明末清初时期活跃,与抗清活动有关。
陈明远思索片刻:你是说,这尸魔案件与当年的抗清义军有关?
很可能。典籍中提到,血祭大阵需要以特定地点为基,而钱塘县那片土地,正是当年抗清义军的埋骨之地。白眉道长沉声道,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邪术一旦完全启动,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后果?
据典籍记载,血祭大阵一旦完成,可召唤出远古凶兽尸魔王,其力量足以毁灭城池,生灵涂炭。
陈明远感到一阵寒意袭来:道长可有破解之法?
有,但需要找到阵眼,破坏仪式。白眉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这是钱塘县地形图,根据典籍记载和昨夜尸魔出现的位置,贫道推测阵眼应在西湖西侧的栖霞山上。
为何是栖霞山?
因为那里曾是明代一位高僧的道场,名为云栖寺。传说这位高僧精通佛法,也懂得一些道术,曾在此地设下结界,镇压邪祟。白眉道长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若贫道推测不错,施术者正在破坏这座古寺的结界,以完成血祭大阵
陈明远点头: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
栖霞山位于西湖以西,是杭州着名的风景胜地。山上有座云栖寺,始建于明代,已有数百年历史。然而近年来,寺中香火渐少,僧人也陆续离开,如今已是一片荒凉。
三人沿着山路前行,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山中鸟语花香,与昨晚的阴森恐怖形成鲜明对比。
奇怪,为何此处毫无阴气?白眉道长皱眉道,按理说,若施术者在破坏结界,此处应聚集大量怨气才对。
陈明远也感觉不对劲:道长的意思是...
有人设下了障眼法。白眉道长神色凝重,我们被引到错误的地方了。
就在此时,山下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衙役飞奔而来:大人不好了!汪家大院的尸魔逃脱了,已经袭击了县城北门!
陈明远与白眉道长对视一眼,立即决定返回县城。然而,当他们匆匆赶到山脚下时,却发现一条溪流拦住了去路——昨晚分明没有这条溪流。
大人请看。白眉道长指向水面,幻水阵,施术者故意引我们上山,自己则从另一条路去了真正的地点。
陈明远当机立断:分头行动。周知府带人沿原路返回,我去西侧山路寻找线索。
白眉道长点头:贫道与你同行。
两人沿着西侧山路疾行,不久便来到一处幽深的山谷。谷中雾气缭绕,阴气逼人,与清晨的山林截然不同。
小心,这里阴气过重。白眉道长提醒道。
话音刚落,一声凄厉的嚎叫从前方传来。两人小心翼翼地前进,来到山谷尽头,眼前的景象令他们毛骨悚然——
一座古老的石台矗立在山谷中央,台上摆放着九口大缸,每口缸中都装满了鲜血,缸上贴着奇怪的符咒。九名身穿黑袍的人围成一圈,手持法器,口中念诵着晦涩的咒语。石台四周,跪着数十名百姓,每人脖子上都有一道伤口,鲜血正流入缸中。
而在石台中央,地面上画着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图案中心是一个血红色的字。更令人惊恐的是,图案周围躺着几具尸体,正是失踪的衙役和村民。
住手!陈明远怒喝一声,拔出绣春刀。
黑袍人们转过头来,他们的脸被兜帽遮住,看不清面容。为首一人缓缓摘下兜帽,露出一张青灰色的面孔——正是昨夜被白眉道长用镇尸符暂时制服的尸魔!
大人小心!白眉道长大喊,同时甩出数张符纸。
尸魔发出一声怒吼,朝两人扑来。白眉道长手持铜钱剑,与尸魔缠斗在一起。陈明远则趁机冲向石台,试图解救那些跪着的百姓。
然而,当他靠近石台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拉扯他的灵魂。他勉强支撑着,来到一名跪着的村民身边,试图为他解开脖子上的绳索。
别碰他们!白眉道长大喊,他们在举行仪式,被选中的人已成为祭品,生者触碰会引来灾祸!
陈明远闻言缩回手,转而冲向那九口血缸。他明白,只要破坏了血缸,就能中断仪式。然而,当他伸手去掀缸盖时,一股剧痛从指尖传来——他的手指竟然开始变黑!
锁魂咒白眉道长见状,急忙抛来一张符纸,贴在手上!
符纸触手的瞬间,黑色的蔓延停止了。陈明远松了口气,迅速将符纸贴在每口血缸上。随着符纸的燃烧,血缸中的血液开始沸腾,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仪式被打断,黑袍人们发出愤怒的嚎叫。尸魔挣脱白眉道长的铜钱剑,朝陈明远扑来。千钧一发之际,陈明远掏出御赐的绣春刀,狠狠刺入尸魔胸口。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绣春刀竟然刺穿了尸魔的身体,黑色的血液喷涌而出。
尸魔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身体开始扭曲变形,最终化作一滩黑水。其他黑袍人见状,纷纷丢下法器,作鸟兽散。
大人!您没事吧?白眉道长扶住摇摇欲坠的陈明远。
陈明远摇头:我没事,只是有些虚弱。他环顾四周,问道,那些黑袍人是谁?为何要举行这种邪术仪式?
白眉道长面色凝重:他们是阴十三煞的成员,一个专门修炼邪术的秘密组织。据典籍记载,这个组织曾在明末清初活跃,与清廷对抗。没想到,他们竟然隐藏至今。
阴十三煞?陈明远皱眉,这与我手中的奏折有何联系?
白眉道长沉声道:奏折中提到的清军屠城事件,很可能与这个组织有关。据传,他们不满明朝灭亡,暗中积蓄力量,企图复国。而血祭大阵正是他们唤醒某种远古力量的方法。
陈明远思索片刻,突然意识到什么:那汪家大院的宅子...
是他们的据点之一。白眉道长点头,他们在那里进行活人祭祀,为血祭大阵积累能量。
就在此时,一阵狂风袭来,山谷中的雾气迅速散去,露出远处的景象——西湖西侧的栖霞山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不好!云栖寺!白眉道长大惊,他们要去破坏那里的结界!
陈明远当机立断:我们立刻赶去!
两人骑上快马,飞速向栖霞山方向奔去。一路上,陈明远心中充满疑问:这个神秘的阴十三煞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为何要唤醒尸魔王?而这一切,与两百年前的那场屠杀又有何联系?
栖霞山已在眼前,远远望去,山上的云栖寺已是一片火海。陈明远与白眉道长心急如焚,策马加鞭,终于在寺门处追上了黑袍人的身影。
寺门大开,数名黑袍人正拖着一位老僧走出。老僧满脸血污,但目光坚定,嘴里不停地念诵着经文。
住手!陈明远怒喝一声,拔刀冲向黑袍人。
黑袍人们转过身,为首者摘下兜帽,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竟是钱塘县知县吴德!
陈大人,别来无恙。吴德冷笑道,没想到,你也卷入这场游戏中来了。
吴知县!你...陈明远震惊不已。
吴德大笑:我不是吴知县,至少不是真正的吴知县。他撕下脸皮,露出狰狞的面容,阴十三煞的堂主,李玄。
陈明远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曾与他共事多日的同僚:你...你是朝廷命官,为何要参与这种邪术?
李玄冷笑:为了大业!我大清入关以来,汉人处处受制,这是对我们民族的侮辱!阴十三煞立志反清复明,而这血祭大阵正是我们复国的关键!
复国?陈明远摇头,两百年的恩怨,早已随历史而去。无辜百姓何辜之有?
无辜?李玄指向寺内的老僧,那老秃驴就是当年参与屠城的刽子手!他的血,将唤醒沉睡的力量!
寺内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老僧的身体开始扭曲变形,皮肤下有什么东西在蠕动。陈明远这才明白,所谓的,实际上是封印!
不好!他在破坏封印!白眉道长大喊。
只见老僧的身体逐渐膨胀,地面裂开一道缝隙,一股强大的黑气从中涌出。黑气在空中凝聚,形成一个巨大的骷髅头,眼眶中跳动着幽蓝色的火焰。
尸魔王!白眉道长面色惨白,它被唤醒了!
李玄狂笑道:不,不是唤醒,是释放!两百年的等待,终于等到这一刻!
尸魔王咆哮一声,震得寺院摇摇欲坠。陈明远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压迫着他的灵魂,几乎无法站立。
怎么办?陈明远急切地问白眉道长。
白眉道长面色凝重:必须重新封印!但需要有人献祭。
谁来献祭?
白眉道长指向自己:我。只有精通奇门遁甲之术的人,才能重新布阵封印。
不行!陈明远坚决地说,一定有其他办法!
白眉道长摇头:来不及了。尸魔王一旦完全释放,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老僧——曾经的封印者,身体突然爆裂,化作一缕黑烟融入尸魔王体内。尸魔王变得更加强大,它的目光落在陈明远身上,似乎认出了什么。
陈...明...远...尸魔王口吐人言,声音如雷贯耳,我...记得...你...
陈明远心头一震:你认识我?
尸魔王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两...百年...前...你...杀...我...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陈明远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两百年前,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御前侍卫,奉命随清军前往钱塘县镇压抗清义军。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他亲手杀死了一名抵抗的义军将领,而那将领的面容,赫然与眼前的尸魔王一模一样!
不...不可能...陈明远踉跄后退。
白眉道长见状,急忙道:大人,这是前世恩怨!他已被怨气吞噬,失去了理智!
尸魔王咆哮一声,朝三人扑来。千钧一发之际,陈明远突然想起那晚在汪家大院地窖中看到的符咒——那是他亲手绘制的镇尸符!
白眉道长,用我的血!陈明远大喊,抽出绣春刀划破手掌。
白眉道长会意,迅速取出一张黄符,蘸上陈明远的鲜血,念动咒语。符纸上顿时泛起金光,形成一道屏障。
尸魔王撞上金光屏障,发出痛苦的嚎叫。陈明远忍痛再次划破手掌,强化屏障。白眉道长则趁机取出七枚铜钱,在地上摆出一个奇特的阵法。
大人,现在!白眉道长大喊。
陈明远会意,将绣春刀插入阵法中央。刀身上的龙纹与铜钱阵产生共鸣,爆发出耀眼的金光。尸魔王在金光中挣扎,身形逐渐缩小,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寺院的震动停止了,火势也渐渐减弱。李玄见大势已去,准备逃跑,却被赶来的官兵擒获。老僧的尸体倒在原地,面容安详,仿佛只是沉睡了一觉。
第四章:真相大白
云栖寺的钟声在晨曦中回荡,寺庙的僧人们开始清理火灾后的废墟。陈明远站在寺门前,望着远处的西湖,心中百感交集。
昨夜的血战惊心动魄,尸魔王虽被重新封印,但事情并未结束。那个神秘的阴十三煞组织,以及他们反清复明的目的,仍然是个谜。而更让陈明远困惑的是,他与尸魔王之间似乎有着前世的恩怨。
大人,您还好吗?白眉道长走到陈明远身边。
陈明远深吸一口气:我没事。道长,多谢相救。若非你精通奇门遁甲之术,后果不堪设想。
白眉道长摇头:应该谢的是大人您。若非您献出自己的血,也无法激活封印符咒。
两人相视一笑,这一刻的默契,胜过千言万语。
这时,周知府带着几名衙役匆匆赶来:大人,抓到一名活口!
李玄被押到三人面前,虽然身上有伤,但眼神依然凶狠。
阴十三煞到底是什么组织?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周知府厉声问道。
李玄冷笑: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
白眉道长叹息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符纸贴在李玄额头。李玄挣扎了几下,便安静下来,眼神变得空洞。
他已被我封住心神,可以安全审问。白眉道长解释道。
陈明远点头:开始吧。
在三人面前,李玄缓缓道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阴十三煞确实是一个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成员多为明朝遗臣、将领后代以及江湖人士。他们不满清朝统治,暗中积蓄力量,图谋复国。而组织的首领,正是当朝大学士明珠的亲信——刘铭。
刘铭?就是当朝内阁大学士刘铭?周知府震惊道。
李玄点头:正是。刘大人表面忠于清朝,实则是我们组织的实际掌控者。
你们为何要唤醒尸魔王?这与反清复明有何关系?陈明远问道。
李玄冷笑:尸魔王乃上古凶兽,拥有毁天灭地之力。我们计划在大清皇帝祭天之时,释放尸魔王,制造混乱,趁机复国。
荒谬!周知府怒斥,即使成功,天下苍生将遭殃!
李玄不以为然:为了大业,牺牲少数人算什么?
白眉道长叹息:他们被仇恨蒙蔽了心智,不惜牺牲无辜百姓。
陈明远思索片刻,问道:那汪家大院的宅子是怎么回事?
那是我们的一个据点。李玄回答,我们在那里进行活人祭祀,为尸魔王积累能量。汪家富甲一方,却为富不仁,正好利用。
还有云栖寺的结界...陈明远若有所思。
李玄点头:云栖寺曾是明代高僧道场,寺下埋有镇压邪祟的阵法。我们已暗中破坏多年,只待时机成熟,彻底释放尸魔王。
陈明远沉默片刻,突然问道:你为何认定我能帮你们?
李玄冷笑:因为你是当年参与屠城的刽子手后代!你的祖先杀了我的祖先,今日我要你血债血偿!
陈明远心头一震。他想起昨夜尸魔王认出他的情景,以及那段闪现的记忆片段。难道自己的祖先真的参与了那场屠杀?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陈明远冷冷地说,但我知道,无论有何恩怨,都不应以无辜百姓为代价。
李玄还想说什么,却被赶来的官兵带走。一场惊天阴谋就此揭开了面纱,但真相却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第五章:尘埃落定
乾隆三十八年秋,杭州府钱塘县。
案件告破后,陈明远继续他的江南之行。杭州百姓为感谢他除妖灭害,自发为他送行。然而,陈明远的心情却异常沉重。
那场血祭仪式虽然被阻止,但许多疑问仍未解开。他与尸魔王之间究竟有何渊源?阴十三煞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势力?更重要的是,那段模糊的记忆——他的祖先是否真的参与了那场屠城?
回到京城后,陈明远向乾隆皇帝复命。皇帝对案件的结果颇为满意,赏赐了他许多珍宝,并晋升他为内阁学士。然而,陈明远却拒绝了晋升,请求告老还乡。
乾隆皇帝虽感意外,但还是准了他的请求。毕竟,陈明远已年近六旬,是该颐养天年了。
回到江南老家,陈明远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每日读书写字,偶尔与老友相聚,日子过得悠闲自在。然而,内心深处的疑问始终挥之不去。
一年后的清明节,陈明远独自前往杭州西湖边的云栖寺扫墓。这里安葬着当年在血战中牺牲的官兵和无辜百姓。站在墓碑前,陈明远思绪万千。
大人,您还记得我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明远转身,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当年在云栖寺幸存下来的老僧的徒弟。
小师父,多年不见。陈明远感慨道。
老僧徒弟微笑行礼:大师临终前曾说,您会回来。
他...说什么了吗?
大师说,您与他有前世因缘,此生注定相遇。他还说,真相就在您的血脉中。
陈明远心头一震:什么真相?
老僧徒弟叹息:大师生前曾言,您的祖先并非屠城刽子手,而是暗中保护义军的忠义之士。那场屠城之夜,您的祖先冒死救出了许多义军将士,其中包括尸魔王的转世前身。
这...
大师还说,尸魔王之所以认您为仇人,是因为他记错了。您的祖先不仅救过他,还曾为他挡下致命一击。老僧徒弟取出一封信,这是大师临终前写给您的信,详细说明了前因后果。
陈明远颤抖着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拆开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从震惊到困惑,最终变为释然。
原来,两百年前,陈明远的祖先陈忠是一名清军百夫长,奉命驻守钱塘县。当清军主帅下令屠城时,陈忠冒死违抗命令,秘密保护了城中的义军将士和百姓。他还救了一名重伤的抗清将领,那人正是尸魔王的前世。
那晚,清军发现陈忠的所作所为,欲治其罪。陈忠带着那名受伤的将领逃入深山,却被叛徒出卖。在一场激战中,将领为保护陈忠而死,陈忠也身受重伤,最终死在了钱塘江畔。
所以,尸魔王认错了人。老僧徒弟解释道,他记住了救命恩人的面容,却忘记了恩人的名字。
陈明远长叹一声:两百年的恩怨,竟源于一场误会。
老僧徒弟点头:大师说,只有您能解开这个心结。尸魔王虽被封印,但怨气未消,若有朝一日封印松动,恐怕会再次为祸人间。
陈明远思索片刻:可有解决之道?
唯有化解怨气,才能真正消除灾祸。老僧徒弟取出一块古玉,这是当年陈忠将军留下的遗物,据说有安神镇魂之效。
陈明远接过古玉,默默点头。他知道,自己必须再去一次杭州,了却这段前世恩怨。
终章:前世今生
杭州西湖,雷峰塔下。
陈明远站在塔前,望着塔顶的铜铃。风吹过,铃声悠扬,仿佛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
他手中握着那块古玉,感受着它传来的微弱温度。这是他与前世的联系,也是解开一切谜团的钥匙。
您终于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明远转身,看到一位身穿明代官服的老者,面容与他在记忆片段中看到的陈忠一模一样。
陈忠将军?陈明远震惊道。
老者微笑:我不是陈忠,我是他的执念,也是他的心结。
陈明远明白过来:尸魔王?
老者点头:是的,我就是当年的抗清将领,也是现在的尸魔王。
为何...为何你变成了这样?
尸魔王叹息:当年重伤濒死之际,我心中充满怨恨。我不明白,为何清军要屠城,为何无辜百姓要受苦。这种怨恨让我无法安息,只能化为厉鬼,寻求复仇。
但你错怪了我的祖先。陈明远取出古玉,他不是你的仇人,而是你的恩人。
尸魔王注视着古玉,表情逐渐柔和:这...这是他的遗物?
陈明远点头:是的。他冒死救了你,却因此丧命。临终前,他将这玉留给了后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化解这段恩怨。
尸魔王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我...真的错了吗?
陈明远轻声道:战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错,而是时代的悲剧。你的仇恨蒙蔽了双眼,让你忘记了最初的理想。
尸魔王望向远处的西湖,眼中流下血泪:两百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仇人,却忘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为了百姓不再受苦,为了国家不再有战乱。
你的理想已经实现。陈明远真诚地说,清朝已立国百年,百姓安居乐业。虽然世间仍有不公,但复仇不能解决问题。
尸魔王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我该如何弥补过错?
放下执念,安息吧。陈明远将古玉递给尸魔王,这是你与他之间的缘分,也是和解的信物。
尸魔王接过古玉,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情感。突然,他身体剧烈颤抖,面容扭曲,仿佛在与什么抗争。
我...控制不住...尸魔王痛苦地喊道。
陈明远上前一步:将军,放手吧。两百年的恩怨,该有个了结了。
尸魔王抬头,看着陈明远的眼睛:我...能转世吗?
陈明远点头:可以。只要放下执念,你就能得到解脱。
尸魔王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滑落。随着最后一丝执念的消散,他的身体逐渐变得透明,化作点点光芒,融入西湖之中。
西湖水面泛起涟漪,雷峰塔顶的铜铃无风自鸣。陈明远站在湖边,看着那抹消散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一段纠缠了两百年的恩怨终于画上了句号。陈忠与尸魔王的灵魂都将得到安息,而杭州城,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市,也将迎来新的开始。
夕阳西下,西湖边垂柳依依。陈明远最后看了一眼这片他曾为之战斗的土地,转身离去。身后,雷峰塔的影子倒映在湖面上,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过去,也照亮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