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井台边就响起此起彼伏的声响。老赵的三轮车碾过青石板,车斗里新收的旧书散着油墨与尘土混杂的气息;周奶奶的竹扫帚扫过巷口,枯叶打着旋儿落进竹筐;李老师的二八杠车铃脆响,车筐里的铝饭盒又飘出荷叶糯米鸡的清香。
程野蹲在井台旁打磨竹篾,篾刀在晨光里划出细碎银芒。朵朵抱着个破陶罐凑过来,罐口歪歪扭扭插着几支野雏菊:程野哥哥,能编个插花的竹篓吗?话音未落,双胞胎姐妹跌跌撞撞跑来,姐姐手里攥着半块碎瓷片,妹妹头顶沾着草屑:我们在菜畦挖到的!像不像古董?
林阿姨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探出头,擀面杖还捏在手里:都别胡闹!帮我把晾在绳上的萝卜干收进来!她话音刚落,天空突然掠过一群白鸽,翅膀扑棱声惊得小芽手里的花椒袋差点掉落——她正踮脚摘窗台上晒的香料,鼻尖还沾着星星点点的褐色碎屑。
穿汉服的姑娘抱着靛蓝布料匆匆赶来,裙摆扫过井边青苔。程野!她眼睛发亮,用雨水染的布晾干了,颜色比预想的还要好看!说着抖开布料,淡紫色的底纹上晕染着水墨般的纹路,恰似雨后初霁的云霞。程野放下手中竹篾,摸出块旧木板:正好给你做个染布的木框。
陈老爷子拄着拐杖慢悠悠踱来,烟袋锅在鞋底敲出声响。老赵,听说你收着张民国的老唱片?他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放来听听,就着李老师的新茶,倒也应景。老赵立刻从三轮车里翻出个油纸包,泛黄的唱片边缘还带着岁月的划痕。
留声机转动的声里,咿咿呀呀的戏曲声裹着槐花香飘满巷子。朵朵跟着哼唱,跑调的嗓音逗得双胞胎姐妹笑作一团;小芽帮林阿姨揉面,面粉沾在发梢,像落了层薄薄的霜;穿汉服的姑娘蹲在井台边漂洗布料,靛蓝的水痕在青石板上蜿蜒成河。
突然一声脆响,李老师的搪瓷杯从石桌上滑落。众人回头时,却见朵朵红着脸站在原地,脚边躺着碎瓷片:对、对不起...我追蝴蝶的时候没注意...林阿姨立刻从厨房拿出扫帚:碎碎平安!正好把陈老爷子珍藏的紫砂壶拿出来用!
午后的日头毒辣,老槐树的影子缩成小小的一团。程野搬出个大木桶,井水湃过的西瓜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刀切开时一声,鲜红的瓜瓤渗出冰凉的汁水。朵朵啃着西瓜,汁水顺着嘴角流到衣襟上;双胞胎姐妹把西瓜籽排成图案,在井台边玩起了跳房子。
穿汉服的姑娘突然抱着个木盒跑来,里面装着新制的草木染颜料。用茜草和槐花调的!她兴奋地展示着深浅不一的粉末,但总觉得颜色不够鲜亮...程野从工具箱翻出个生锈的铁勺:试试用这个熬煮,铁离子能让颜色更持久。
暮色渐浓时,巷子飘起阵阵炊烟。林阿姨的铁锅铲与瓷碗碰撞出清脆声响,糖醋排骨的香气混着紫苏的辛香钻进每个人的鼻尖;陈老爷子打开新到的桑葚酒,紫红色的液体倒入粗陶碗,在夕阳下泛着宝石般的光泽;老赵把新收的旧书整齐码在石桌上,书页翻动声与留声机的戏曲声交织在一起。
小芽蹲在井台边洗碗,月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下来,在水面碎成点点银鳞。竹编蛐蛐笼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虫鸣,和着远处池塘的蛙叫,还有巷口传来的孩童笑闹声,在晚风里织成细密的网。她翻开李老师的账本,钢笔尖在月光下轻点:202x年x月x日,井台边的每一块碎瓷、每一片竹篾,都藏着岁月的温柔。
夜风掠过巷口,穿汉服的姑娘穿着新染的衣裳在月光下起舞,裙摆扫过井台边的青苔;朵朵举着竹蜻蜓追着萤火虫跑,笑声惊飞了枝头的夜枭;程野还在编竹篓,这次是给周奶奶装菜的小竹篮。那些琐碎平凡的日常,如同老井台的水,看似平淡,却浸润着每一个温暖的瞬间,在时光里慢慢酿成最醇厚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