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祭坛的发现与星图的激活,如同在迷雾重重的航程中望见了指引的灯塔。那源自上古、蕴含着修补天地伟力的信息洪流,虽只是惊鸿一瞥,却为云澈指明了应对“星陨之劫”的方向——并非单纯的武力镇压,而是需要引导龙脉,弥合天地裂隙,从根本上稳固气运。这无疑是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艰难的使命,但至少,她不再是盲人摸象,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
从景山归来后,云澈并未急于行动。她深知,如此关乎国运的举措,绝非一人之力、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周密的准备、绝对的权威和恰当的时机。她首先需要做的,是彻底消化祭坛传递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略,同时,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权力基础,确保在推行任何计划时,能够令行禁止,无人掣肘。
她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星辰龟甲、黑色龟甲以及《步天歌篇》的深度研习中。祭坛星图的烙印,如同钥匙,开启了她对璇玑传承更深层次的理解。她开始尝试推演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城的龙脉详细走向,感知其强弱节点、淤塞之处以及与天地星辰的对应关系。她让铃铛儿通过内务府的渠道,不动声色地收集一些历代关于京城风水布局、水利工程的档案记载,哪怕是民间杂闻野史中关于地脉的传说也加以留意,与自身的感应相互印证。这个过程缓慢而精细,如同绘制一幅关乎帝国命脉的隐秘地图。
与此同时,她对朝局宫闱的掌控力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经景山之事,裕亲王对云澈已近乎言听计从,视其为化解劫难、稳固国本的关键。云澈巧妙地利用这种信任与依赖,并不直接干涉具体政务,而是在涉及重大人事任免、政策调整,尤其是与民生、水利、祭祀相关的事务时,以“哀家夜观星象,感应地气”为由,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往往高瞻远瞩,直指要害,且事后多被证明有利于稳定民心、调和阴阳,使得她在重臣心中的威信与日俱增。一种无形的、以“天命代言人”姿态出现的影响力,悄然覆盖了前朝后宫。
对于胤禛的教养,云澈倾注了更多心血。她不仅关注其文治武功,更开始有意识地将一些关于天地平衡、仁德治国、敬畏自然的道理,融入日常教诲之中。她发现,胤禛天资聪颖,对这类玄奥之理有着超乎年龄的兴趣和领悟力,体内那丝璇玑血脉似乎也在这般引导下,愈发活跃。云澈相信,一个明晓天地至理、心怀苍生的君主,将是未来应对大劫、引导龙脉的重要基石。
这一日,户部呈上奏报,言及京畿地区春旱持续,恐影响夏收,请旨拨款兴修水利,开仓平抑粮价。裕亲王召集群臣商议,众说纷纭,有主张大修河道者,有建议祈雨法事者,亦有认为应节俭度日、以备不时之需者。
裕亲王难以决断,照例来征询云澈意见。云澈静听完毕,沉吟片刻,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旱魃为虐,乃天地之气一时失调。然,天道无情,人有可为。哀家近日感应,京畿地气虽显燥亢,然西山龙脉余支潜流未绝,若能善加引导,或可缓解旱情。”
她命人取来京城舆图(虽不能视,却可令人口述方位),指尖虚点几处,道:“此处,前朝曾有引水故道,年久淤塞;彼处,地势低洼,可掘塘蓄水。当此旱时,与其劳民伤财大兴工程,不若组织民力,疏浚旧渠,挖掘池塘,既可引西山潜流灌溉,亦可蓄雨水以备不时。此举费省效宏,不违天时,不夺民力,乃顺应自然之道。同时,可令顺天府开仓粜米,平抑市价,严查囤积居奇,安定民心。至于祈雨……心诚则灵,可依制举行,然不可视为唯一依仗。”
她这一番话,既有对“天象”的解读,又有具体可行的务实措施,将天道、地理、人事完美结合,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彰显了“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水平远超凡俗官员的见识。
裕亲王与众臣闻之,皆心悦诚服,当即依此议定章程,下发执行。此事后来成效显着,京畿旱情得以缓解,民心大定,云澈的声望在朝野间更是如日中天。人们私下传言,太后娘娘乃天命所归,有沟通天地之能,是保佑大清的祥瑞。
经此一事,云澈意识到,引导龙脉、弥合裂隙的伟业,或许可以从这些看似寻常的“顺应天时、调和地利”的政务入手,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改善整体的气运环境。她开始更有针对性地关注各地奏报中涉及自然灾害、地理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星象地气感应,提出一些高屋建瓴的调整建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帝国的运行轨迹。
然而,就在云澈以为一切正稳步推进,逐渐为应对大劫积蓄力量之时,一个深夜,当她凝神推演龙脉走势时,星辰龟甲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剧烈、带着毁灭预兆的震颤!龟甲内,代表国运的星轨光芒骤暗,数颗辅星摇曳欲坠!同时,白色玉牌灼热无比,指向西北方向的警报前所未有的尖锐!而黑色龟甲中,那段关于“星陨”的破碎画面再次闪现,比以往更加清晰,甚至能感受到那股毁灭性能量逼近的窒息感!
几乎在同一时刻,承乾宫外传来裕亲王急促乃至惊慌的禀报声,他甚至等不及通传便闯了进来,脸色煞白,声音颤抖:“太后娘娘!八百里加急!西北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亲率二十万铁骑,突破长城防线,兵分两路,一路直扑京师,一路切断漕运!边关……边关告急!”
噶尔丹入侵!二十万铁骑!兵临城下!
云澈的心瞬间沉到谷底。外敌大举入侵,国难当头!这突如其来的战争,是否就是“星陨之劫”的序幕?战乱一起,必然生灵涂炭,龙脉动荡,气运衰微!那被镇压的西苑邪物,是否会趁势作乱?
“星象示警,地气翻腾……大劫,开始了。”云澈站起身,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王爷,立即召集王公大臣,紧急朝会!哀家,要临朝!”
这一刻,她不再是深居后宫的太后,而是即将直面国难、执掌乾坤的帝国主宰。凤仪天下,定鼎危局,就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