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年的江南春日,雨丝缠绵了半月有余。博物馆展厅的落地窗外,一株老桃树终于撑着满枝粉白,将影子映在桃花玉佩的展柜玻璃上,风一吹,花瓣虚影落在玉面上,倒像是玉佩自己开了花。
林晓正给一群小学生讲解,指尖点着展柜里的玉佩:“大家看,这枚桃花玉佩上的纹路,是当年沈砚之先生特意请工匠雕的——他想带白灵姑娘回江南看桃花,所以把心愿刻进了玉里。”
“姐姐,白灵姑娘真的是狐狸变的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仰着小脸问,眼里满是好奇。
林晓蹲下身,笑着点头:“在故事里,她是修行千年的白狐,但更重要的是,她和沈先生一样,都有一颗愿意为了约定等一生的心。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桃花,每年都会开,就像他们的故事,每年都会有人记得。”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轻轻碰了碰展柜玻璃,忽然眼睛一亮:“姐姐,玻璃好暖呀,是不是白灵姑娘在里面偷偷放热呀?”
林晓心中一动,指尖也贴向玻璃——果然,那股熟悉的暖意又漫了上来,还伴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香,像是有人在耳边轻轻叹息,又像是桃花开时的微风。她知道,是沈砚之和白灵在回应这个孩子的好奇。
讲解结束后,林晓留在展厅整理资料。一个身着浅灰风衣的男子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阴山雪狐》,封面上还夹着一片干枯的桃花瓣。
“你好,我叫沈砚,是沈念白的曾孙。”男子递过名片,笑容温和,眉眼间竟有几分沈砚之的影子,“我从国外回来,特意来看看这枚玉佩。”
林晓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沈砚,这个名字和百年前的沈砚之只差一个字,显然是家族有意传承。她连忙接过名片:“沈先生您好,我是讲解员林晓,一直很喜欢您家族里沈砚之先生和白灵姑娘的故事。”
沈砚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桃花玉佩上,眼神变得温柔:“小时候听曾祖母(沈念白)说,这枚玉佩能映出往事,我一直不信,今天倒想试试。”他顿了顿,对着玉佩轻声说,“曾祖父,白灵姑娘,我带了江南的桃花瓣,你们看,今年的桃花开得很好。”
话音刚落,展柜里的玉佩忽然泛起微光,比上次林晓看到的更亮些。玉面上的桃花纹像是活了过来,缓缓映出画面——
是江南的一座小院,院里种满了桃树,沈砚之穿着青衫,正给白灵递过一盏桃花茶;白灵穿着素白的衣裙,鬓边簪着一朵新鲜的桃花,笑得眉眼弯弯。两人身边,还站着一个小姑娘,正是年幼的沈念白,正伸手要摘桃树上的花瓣。
“这是……曾祖母小时候的样子!”沈砚惊讶地说,眼中满是激动,“曾祖母说过,她小时候梦到过曾祖父和白灵姑娘,原来不是梦,是真的!”
林晓看着玉佩里的画面,也红了眼眶。她想起自己梦里的塞北雪景,想起玉佩里映出的重逢场景,忽然明白,沈砚之和白灵从未真正离开——他们藏在桃花里,藏在玉佩里,藏在每一个记得他们故事的人心里。
沈砚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林晓:“这是曾祖母留下的,里面是当年沈砚之先生的日记手稿,还有白灵姑娘缝的护膝残片。曾祖母说,要是遇到能和玉佩沟通的人,就把这个交给她,让她把故事续写下去。”
林晓打开木盒,里面的日记手稿已经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今日缝护膝,用了狐毛,希望沈郎能暖些……”“念白这孩子,像极了当年的清辞先祖,希望她能平安长大……”护膝残片上,还能看到细密的针脚,是白灵当年亲手缝的。
“我想,我知道该怎么续写这个故事了。”林晓抬头看着沈砚,眼中满是光芒,“我们可以在博物馆里办一个‘桃花约定’特展,把日记、护膝、玉佩放在一起,再邀请游客写下自己的‘约定’,挂在展厅的桃树上——让沈先生和白灵姑娘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说,更是一份关于‘坚守’与‘爱’的传承。”
沈砚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曾祖母一定也希望这样,让更多人知道,真正的爱,能跨越一切阻碍,能流传千年。”
接下来的几个月,林晓和沈砚一起筹备“桃花约定”特展。他们从沈家老宅里找到了更多文物——沈砚之当年的青衫、白灵留下的狐裘边角、沈念白的学生装……还在展厅里种了几株桃树,让游客能亲身感受江南桃花的温柔。
特展开展那天,阳光正好,展厅里的桃树上挂满了游客写下的“约定”——有情侣写下“一生一世一双人”,有父母写下“愿孩子平安长大”,有学生写下“愿考上心仪的大学”……每一张纸条,都承载着一份真挚的心愿,像极了当年沈砚之和白灵的约定。
林晓和沈砚站在桃花玉佩展柜前,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忽然,展柜里的玉佩再次泛起微光,映出沈砚之和白灵的身影——他们站在桃树下,对着林晓和沈砚微笑,然后缓缓转身,手牵手走进桃花林深处,身影渐渐消散,只留下满院的桃花香。
“他们……是真的放心了吧。”林晓轻声说,眼中带着泪水,却笑着。
“嗯,”沈砚点头,“他们知道,他们的故事没有结束,会有更多人带着这份‘约定’,好好生活,好好爱。”
从那以后,江南博物馆的“桃花约定”特展成了常设展。每年春天,都会有很多人来这里,看桃花,看玉佩,写下自己的约定。而林晓,依旧是展厅里的讲解员,她会给每一位游客讲沈砚之和白灵的故事,讲“约定”的意义,讲爱的力量。
有时,她会在桃花树下,看到一对年轻情侣手牵手走过,男生给女生递过一朵桃花,女生笑着接过,像极了当年的沈砚之和白灵;有时,她会看到父母带着孩子,孩子指着玉佩问:“妈妈,这枚玉佩里真的有狐仙吗?”妈妈笑着说:“里面有爱的魔法,能让心愿实现哦。”
林晓知道,这就是沈砚之和白灵想要的——他们的故事,不再是一段遗憾的传说,而是一份能温暖人心、给予力量的传承。他们的爱,像江南的桃花,年年盛开,岁岁芬芳;像那枚桃花玉佩,温润如玉,永不褪色。
而那枚桃花玉佩,依旧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爱,能跨越种族,跨越生死,跨越千年;只要心中有约定,只要愿意坚守,就能等到属于自己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