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四十六年,冬。
北境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寒冷。鹅毛大雪连绵不绝,将整个草原和城墙都覆盖在一片皑皑白雪之中。镇国公府的书房内,姜磊正坐在暖炉旁,翻阅着边境的军情简报。他已年过花甲,身体大不如前,凛冽的北风让他的关节炎时常发作,疼痛难忍。
“咳咳……”姜磊忍不住咳嗽起来,咳得身体微微颤抖。
“父亲,您又咳嗽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姜磊的儿子姜浩端着一碗汤药走了进来,“快趁热喝了吧,这是大夫刚熬好的。”
姜磊接过汤药,一饮而尽,苦涩的药味在口中弥漫开来。“浩儿,边境的情况怎么样了?秦风送来的简报里,有没有什么异常?”
姜浩是姜磊的独子,如今也已三十多岁,在北境军中担任副将,沉稳可靠,颇有乃父之风。他说道:“父亲放心,边境一切安好。秦风将军率领军队日夜巡逻,漠北汗国那边一直很安静,没有任何异动。”
姜磊点了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越是安静,越要警惕。漠北人狼子野心,不会轻易放弃南下的念头。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苏瑾的身影走了进来。他也已年近古稀,头发花白,但精神依旧矍铄。“姜兄,又在为边境的事情操心啊?”
“苏兄,你来了。”姜磊连忙招呼他坐下,“快烤烤火,外面太冷了。”
苏瑾走到暖炉旁坐下,搓了搓手:“是啊,这北境的冬天,真是越来越冷了。我这次来,是奉陛下之命,来看望你,同时也和你商议一下北境的防务。”他顿了顿,看着姜磊苍白的脸色,担忧地问道,“姜兄,你的身体……还好吗?”
姜磊笑了笑,摆了摆手:“老毛病了,不碍事。只要北境安稳,我这点疼痛算不了什么。”
苏瑾叹了口气:“姜兄,你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陛下也很担心你的身体,有意让你返回京城休养,北境的防务,交给秦风来负责。”
姜磊心中一动,他知道自己确实老了,精力大不如前,早已不适合再镇守北境。但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心中难免有些不舍。“秦风年轻有为,确实是接替我的最佳人选。只是,我担心他经验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边境局势。”
“姜兄放心,”苏瑾说道,“秦风在北境历练多年,战功赫赫,无论是军事指挥还是人际交往,都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我会留在北境一段时间,协助他处理政务,帮他平稳过渡。”
姜磊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神色:“有苏兄你在,我就放心了。好,我同意返回京城休养。”
几日后,姜磊向朝廷递交了辞呈,请求返回京城养老。新帝虽然不舍,但也深知姜磊年事已高,不宜再镇守北境,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任命秦风为北境都护府大都护,全面负责北境的军事和政务。
姜磊离开北境的那天,北境军民纷纷走上街头,夹道欢送。百姓们为他献上了哈达和美酒,士兵们则向他敬礼,眼中满是不舍。姜磊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他在这里镇守了十多年,早已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诸位乡亲,诸位将士,”姜磊骑在马上,声音有些哽咽,“我姜磊要走了。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我的支持和厚爱。我相信,在秦风将军的带领下,北境一定会越来越安稳,越来越繁荣。”
“姜国公保重!”百姓们和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姜磊向众人拱了拱手,勒转马头,朝着京城的方向缓缓而去。苏瑾和秦风站在城楼上,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眼中满是敬佩。
“苏大人,”秦风说道,“姜国公真是我们的榜样。我一定会向他学习,好好守护北境。”
苏瑾点了点头:“秦风,你的肩上,现在扛起的是整个北境的安危。你一定要记住,身为将领,不仅要勇猛善战,更要体恤士兵,关爱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末将谨记苏大人教诲。”
姜磊返回京城后,皇帝对他十分敬重,不仅为他修建了豪华的府邸,还时常派人前来探望。姜磊终于可以放下肩上的重担,安享晚年了。他每天种种花,养养鸟,与老友下棋聊天,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永熙三百四十八年,春。
漠北汗国新可汗“脱脱”继位。脱脱年轻气盛,野心勃勃,他认为长明国的北境守军换了主帅,正是南下的好时机。于是,他暗中集结了十二万骑兵,再次大举南下,攻打北境。
消息传到北境都护府,秦风立刻召开军事会议,部署防御。
“诸位将军,”秦风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漠北军此次来势汹汹,兵力远超我方。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大都护,我们应该立刻向朝廷求援!”一名将领说道。
秦风摇了摇头:“朝廷援军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先守住城池,等待援军到来。”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周副将!”
“末将在!”周昂出列。
“命你率领三万步兵,坚守雁门关,务必挡住漠北军的正面进攻。”
“末将领命!”
“吴将军!”
“末将在!”
“命你率领两万骑兵,在雁门关右侧的‘黄花岭’设伏,袭击漠北军的侧翼。”
“末将领命!”
“剩下的兵力,随本都护坐镇都护府,随时准备支援各处。另外,派人立刻向朝廷奏报,请求援军。”
“诺!”
众将领命离去,各自部署兵力。苏瑾也来到了都护府,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心系北境安危。
“秦风,此次之战,关乎重大。你一定要谨慎行事。”苏瑾担忧地说道。
秦风点了点头:“苏大人放心,末将已有部署。只是,漠北军兵力太强,我们的压力很大。”
“我相信你。”苏瑾说道,“你是姜国公一手提拔起来的,一定不会让他失望。而且,我已经写信给姜国公,告诉他北境的情况。姜国公在军中威望极高,他的信或许能鼓舞士气。”
果然,姜磊接到苏瑾的信后,立刻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到北境。信中,姜磊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保卫家园,并表示自己虽然身在京城,但心始终与他们在一起。
士兵们接到姜磊的信后,士气大振。他们纷纷表示,要像当年跟随姜国公一样,跟随秦风,誓死保卫北境。
几日后,漠北军抵达雁门关下,开始攻城。脱脱亲自督战,十二万骑兵轮番上阵,攻势凶猛。
周昂率领士兵们奋力抵抗。城墙上的滚木礌石、箭矢火球如雨点般落下,漠北军死伤惨重。但漠北军人数众多,前赴后继,城墙几次都险些被攻破。
“顶住!给我顶住!”周昂手持长剑,在城头上指挥作战。他的盔甲上已满是血迹,身上也多处受伤,但依旧坚守在一线。
就在这时,吴将军率领的骑兵在黄花岭设伏成功,袭击了漠北军的侧翼。漠北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
秦风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领大军从都护府出发,朝着雁门关方向驰援。
脱脱见状,心中大怒:“可恶!竟然中了埋伏!传令下去,停止攻城,全力反击侧翼的骑兵!”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秦风率领的大军已经赶到,与周昂的军队前后夹击,对漠北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杀!”长明国的士兵们士气高昂,呐喊着冲向漠北军。
脱脱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下令全军撤退。
秦风怎会给他们机会,立刻率领大军乘胜追击。
一场激烈的追击战在草原上展开。秦风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冲入漠北军阵中。他枪法精湛,勇猛无比,连续斩杀了数名漠北军将领。
漠北军在长明国军队的追击下,溃不成军,死伤无数。脱脱率领残部,狼狈地逃回了漠北草原。
这场北境之战,长明国军队再次取得了大胜。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大喜过望,下令嘉奖北境全体将士,封秦风为“北境靖国公”。
苏瑾看着秦风成长起来,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北境的安危,终于有了可靠的保障。
这日,苏瑾和秦风来到了北境的一座小山丘上,眺望远方的草原。
“苏大人,”秦风说道,“此次胜利,多亏了您的指导和姜国公的鼓励。”
苏瑾笑了笑:“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你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了。”他顿了顿,看着远方,轻声说道,“姜兄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秦风点了点头:“是啊。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守护好北境,不辜负姜国公和您的期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北境的草原和城墙上。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长明国的北境,将永远在这些忠诚勇敢的将士们的守护下,保持着和平与安宁。
从姜承宇与苏慕言,到苏瑾和姜磊,再到秦风,一代又一代的长明国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疆土,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而长明国,也在他们的守护下,继续沿着繁荣昌盛的道路前进,开创着更加辉煌的未来。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美好未来,不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