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二十四年,秋。
沧京的秋天,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但今年的秋天,这份哀愁似乎比往年更加浓厚。
皇宫的太庙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新帝姜承泽身着孝服,率领文武百官,正在为刚刚逝去的“圣德皇后”姜玥瑶和“忠武王”墨玄举行隆重的入庙仪式。
姜承泽站在灵位前,看着那两块刻着父母名字的木牌,眼中满是悲痛。他的身后,太子姜明轩,也就是当年姜玥瑶和墨玄的长孙,也身着孝服,神情肃穆。再往后,是满朝的文武大臣,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深深的敬意和哀悼。
“父皇,母后,儿臣不孝,未能在你们身前尽孝。”姜承泽声音哽咽,对着灵位深深鞠了一躬,“但儿臣向你们保证,一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好好治理国家,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盛世江山,不让你们失望。”
仪式结束后,姜承泽留下了几位心腹大臣,在御书房内议事。
“陛下,皇后和摄政王殿下虽然与世长辞,但他们的精神和功绩,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丞相周怀安拱手说道,“如今,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皇后和摄政王殿下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好好守护这份成果。”
“丞相说得对。”户部尚书张毅也附和道,“皇后推行的均田制,让百姓有了田地,生活富足;摄政王殿下平定西域,稳定了边疆。这些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良策,我们必须继续推行下去。”
姜承泽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各位卿家放心,朕明白。父皇母后一生操劳,就是为了让长明国繁荣昌盛。朕绝不会让他们的心血白费。”他顿了顿,又道:“朕决定,将父皇母后生前的事迹,整理成一本书,名为《圣德皇后与忠武王实录》,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同时,在全国各地修建祠堂,供奉他们的画像,让百姓们能够世代瞻仰。”
“陛下英明!”众大臣齐声说道。
随后,姜承泽又与大臣们商议了一些朝政上的事情,如如何进一步完善均田制、如何加强边疆的防御、如何发展经济文化等。虽然心中悲痛,但他知道,作为皇帝,他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能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在南山的那座小院里,也发生着一些事情。
晚晴和阿虎按照姜玥瑶和墨玄的遗愿,将他们合葬在了小院后面的山坡上,墓碑上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只刻着“姜氏瑶与墨氏玄之墓”几个字。墓前,种着一株从皇宫移栽过来的海棠树,那是姜玥瑶生前最喜欢的品种。
每天清晨,晚晴都会来到墓前,献上一束新鲜的野花,擦拭墓碑上的灰尘。阿虎则会坐在墓旁的石头上,抽着旱烟,回忆着过去和姜玥瑶、墨玄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公主殿下,国师大人,你们在那边还好吗?”晚晴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思念,“小院我们一直帮你们打理着,海棠树也长得很好,你们放心吧。”
村里的乡亲们也经常来墓前看望他们。他们会带来自己种的蔬菜、水果,还有自己做的点心,放在墓前,就像当年姜玥瑶和墨玄还在的时候一样。
“皇后娘娘,摄政王殿下,多谢你们当年的新政,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圣德皇后与忠武王实录》终于编撰完成。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姜玥瑶和墨玄的一生,从他们的相遇相知,到沙场并肩作战,再到携手治理天下,每一件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姜承泽亲自为这本书作序,并下令将其印刷成册,分发到全国各地的学堂和图书馆,让所有的人都能了解他们的故事。
在学堂里,老师会给学生们讲述姜玥瑶和墨玄的事迹,教导他们要学习姜玥瑶的勇敢坚强、智慧善良,学习墨玄的忠诚勇敢、运筹帷幄。孩子们听着这些故事,眼中满是崇拜和向往。
“老师,皇后娘娘真的很厉害吗?她真的能带领士兵打仗吗?”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道。
“是的,孩子。”老师笑着说道,“皇后娘娘不仅能带领士兵打仗,还能治理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她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
“那我以后也要像皇后娘娘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小男孩坚定地说道。
“好,老师相信你。”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的学堂里不断上演。姜玥瑶和墨玄的故事,就像一粒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几年后,姜承泽将皇位传给了太子姜明轩,自己则退居后宫,安享晚年。
姜明轩继承皇位后,并没有辜负祖父和父亲的期望。他继续推行姜玥瑶和墨玄制定的政策,同时也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他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加强与周边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在他的治理下,长明国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人们都说,姜明轩就像当年的墨玄一样,睿智而沉稳,是一位难得的明君。
这天,姜明轩来到太庙,祭拜姜玥瑶和墨玄的灵位。他看着灵位上的名字,眼中满是敬意。
“皇祖母,皇祖父,孙儿来看你们了。”姜明轩轻声说道,“孙儿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已经将长明国治理得很好。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你们可以放心了。”
他顿了顿,又道:“孙儿知道,这盛世江山,是你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孙儿一定会好好守护它,将你们的精神和遗志传承下去,让长明国的辉煌,永远延续下去。”
祭拜结束后,姜明轩走出太庙,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长明国的每一个人都能像姜玥瑶和墨玄一样,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长明国就一定能够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太庙的琉璃瓦上,闪闪发光。姜玥瑶和墨玄的故事,就像这夕阳一样,虽然已经落下,但它的光芒,却永远照亮着长明国的未来。
他们的爱情,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被后人永远铭记。而他们所开创的盛世,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