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倩望着京城中依旧议论纷纷的人群,心中暗暗担忧。虽然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但谣言的影响仍在蔓延。她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明天就是科举考试。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快步走向龚府,准备与赵大家商议下一步的辟谣计划,无论如何,都要让才俊们能安心应试。
回到龚府,赵大家早已在厅中焦急等待。看到龚倩进来,赵大家赶忙起身相迎:“龚姑娘,这谣言之势汹汹,该如何是好?”龚倩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坚定:“赵大家,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加大辟谣力度。我想联合您,组织文人雅士会的成员在京城各处张贴辟谣告示,详细说明联盟才俊的备考过程和清白。同时,让才俊们的师长和好友出面,为他们作证,如此或许能挽回局面。”
赵大家点头称是:“龚姑娘此计甚好,文人雅士会在京城也有些影响力,若能借此澄清事实,想必能让不少人信服。”当下,二人便迅速行动起来。赵大家立刻召集文人雅士会的成员,将任务分派下去。众人领命后,纷纷拿着早已准备好的辟谣告示,奔赴京城各处。
与此同时,龚倩也没闲着,她亲自去拜访才俊们的师长和好友,诚恳地说明来意。这些人听闻此事,纷纷表示愿意为才俊们作证,他们深知这些才俊平日里的勤勉与正直,绝不可能做出作弊之事。
不多时,京城的大街小巷、城门楼口、集市码头等各处,都出现了文人雅士会成员张贴辟谣告示的身影。告示上详细记录了联盟才俊们从备考之初,如何在龚倩的组织下,每日刻苦学习,如何邀请名师授课,又经历了多少次严格的模拟考试。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呈现,让看到的百姓不禁心生疑虑:如此严谨的备考过程,真的会有作弊之事?
才俊们的师长和好友也纷纷站出来,在人群聚集之处,为才俊们发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子,手持拐杖,神情严肃地说道:“我教过这些孩子,他们皆是勤奋好学、品行端正之人,怎会做出作弊这等下作之事?这分明是有人恶意造谣,企图破坏科举的公平公正!”众人听了,不禁交头接耳,对谣言的真实性产生了动摇。
百姓们看到辟谣告示和证人证言后,开始对谣言产生怀疑。在一处集市上,几个百姓围在告示前,议论纷纷。“你看这告示写得有理有据,而且这些师长和好友也都出来作证了,难道这谣言真的是假的?”一个中年男子皱着眉头说道。旁边一位年轻后生接口道:“我也觉得奇怪,之前听着那谣言,心里就犯嘀咕,这些才俊看着都不像会作弊的人。”“哼,说不定是有人嫉妒他们,故意使坏呢!”一位大娘撇了撇嘴说道。
龚倩敏锐地察觉到百姓态度的转变,她知道,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于是,她又安排人在各大茶馆、酒楼等场所,与百姓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这些被安排的人,皆是能言善辩之辈,他们穿梭在人群之中,耐心地解答百姓们的疑问,将才俊们的努力和清白娓娓道来。
在一家热闹的茶馆里,一位年轻人站在台上,大声说道:“各位乡亲,大家想想,科举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龚姑娘和联盟才俊们一直致力于为大楚效力,怎会自毁前程,做出作弊之事?而且,这备考过程如此严格,根本没有作弊的机会啊!”台下的百姓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原本坚信谣言的人,此刻也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轻信谣言了。
随着辟谣行动的推进,舆论逐渐平息。京城中的议论声不再一边倒地指责才俊们作弊,取而代之的是对谣言源头的猜测和对科举公平性的期待。龚倩看着这逐渐好转的局面,心中的大石稍稍落下。然而,她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幕后散布谣言之人尚未找到,她深知,只要元凶未除,就随时可能再生事端。
虽然舆论有所平息,但幕后散布谣言之人尚未找到,他们是否还会有后续动作,影响科举?龚倩不敢有丝毫懈怠,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真正的挑战或许还在后头。她在心中暗暗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目光坚定而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