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皱着眉头,仔细审视着手中的证据,朝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裁决。苏尚书一脸镇定,可紧握的拳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龚倩深吸一口气,直视着皇帝,心中默默祈祷着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此时,苏尚书突然冷笑一声,正要开口反驳,整个朝堂的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点,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即将爆发。
然而,就在苏尚书刚要出声的瞬间,皇帝抬手制止了他,目光依旧停留在手中的证据上,缓缓说道:“苏爱卿,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仔细斟酌。今日朝会暂且到此,诸位爱卿退下吧。”说罢,皇帝起身,在众人的叩拜中,带着证据离开了朝堂。
龚倩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也明白皇帝需要时间来权衡。她随着众人退出朝堂,与叶公子对视一眼,两人心领神会,一同回到了龚府。
回到龚府,龚倩径直走向庭院中的亭子。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庭院里,将亭子笼罩在一片金黄之中。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可龚倩却无心欣赏。她深知,朝会的日子越来越近,此次弹劾至关重要,成败在此一举。
龚倩站在亭中,手中拿着一份拟好的发言稿,深吸一口气,开始演练起来。“皇上,苏尚书与神秘组织勾结,意图颠覆我大楚王朝,此乃铁证如山……”她的声音坚定而清晰,在庭院中回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她都反复琢磨,力求做到言辞犀利又有理有据。
演练过程中,龚倩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语气和神态。时而义正言辞,表达对苏尚书罪行的愤慨;时而冷静沉稳,陈述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她想象着朝堂上的场景,苏尚书可能的反驳,以及皇帝和其他官员的反应。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月光洒在亭中。龚倩依旧不知疲倦地练习着,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坚毅。
而在京城的街头,叶公子正穿梭在人群中。街道上灯火通明,行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各种小吃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叶公子无暇顾及。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留意着人们的交谈。
“听说了吗?苏尚书好像犯事儿了,和神秘组织勾结呢!”一个路人小声说道。
“真的假的?苏尚书可是朝堂重臣啊!”另一个人惊讶地回应。
“那还有假?现在城里都传遍了,清风书院的学子们还写了不少文章抨击他呢!”
叶公子听到这些议论,心中稍感欣慰。他继续在街头观察着舆论动态,确保舆论对苏尚书的抨击持续发酵,给朝堂施加压力。他深知,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在这个关键时刻,它或许能成为扳倒苏尚书的重要助力。
叶公子来到一个书摊前,拿起一本刚刚出版的小册子,上面正是清风书院学子们撰写的关于苏尚书罪行的文章。他翻阅着,看着那些犀利的言辞,心中暗暗点头。随后,他与书摊老板交谈起来,询问小册子的销量和人们的反应。书摊老板兴奋地说道:“公子,这小册子可抢手了,每天都能卖出好几百本呢!大家都对苏尚书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
叶公子微笑着,付了钱,带着几本小册子离开了书摊。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扩大舆论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苏尚书的罪行。
与此同时,在龚府的一个隐秘房间里,龚家的几位亲信官员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低声商议着。房间里烛光摇曳,将他们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影影绰绰。
“此次朝会,我们必须全力支持龚姑娘,扳倒苏尚书。他在朝堂上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早已引起公愤。”一位官员皱着眉头说道。
“没错,但苏尚书势力庞大,党羽众多,我们也需小心行事。朝会上,我们要找准时机,为龚姑娘提供有力支持。”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大家放心,龚姑娘准备充分,证据确凿。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成功。”龚家的一位长辈坚定地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们深知,此次行动关乎着龚家的命运,也关乎着朝堂的清明。
接下来的几天里,龚倩依旧在龚府中反复演练发言,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叶公子则奔波于京城各处,与清风书院的学子们沟通,组织他们撰写更多有影响力的文章,同时密切关注着舆论的走向。龚家的官员们也在暗中联络其他对苏尚书不满的官员,争取他们在朝会上的支持。
随着朝会日期的临近,各方的准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龚倩在庭院中演练了一遍又一遍,她的声音因为过度练习而变得有些沙哑,但她依旧没有停下。每一次演练,她都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然后及时调整。
终于,朝会的前一天到了。龚倩站在庭院中,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明日的朝会充满了变数,苏尚书必定会拼死反击,说不定还有后招。但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会退缩。
叶公子也来到了龚府,与龚倩在亭中会面。月光下,两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龚姑娘,舆论已经准备就绪,京城百姓对苏尚书的不满达到了顶点。朝堂上,我们也联络了不少官员,他们愿意支持我们。”叶公子说道。
龚倩点了点头,说道:“叶公子,辛苦你了。明日朝会,我们务必全力以赴,一举扳倒苏尚书。”
“龚姑娘放心,我定会全力协助你。”叶公子微笑着说道。
两人又商讨了一些朝会上的细节,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一切看似准备就绪,但朝会充满变数,苏尚书说不定还有后招,龚倩能否顺利在朝会上弹劾苏尚书,打破他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