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集:故技重施?顾辰的陷阱
周二清晨的陆氏集团,办公区刚亮起灯,沈清漪就抱着一摞资料走进会议室。她眼下带着淡淡的青色 —— 昨晚为了核对 “滨江壹号” 适老化社区的成本明细,熬到了凌晨三点。案头摊开的旧文件夹里,父亲沈志远当年的 “滨江新城” 规划图边角已经卷翘,铅笔标注的 “适老化社区核心区” 字样,与眼前 “滨江壹号” 的项目图纸重叠在一起,像一道跨越五年的谜题。
“清漪姐,这是今早保安室送来的匿名包裹,说是给你的,没有寄件人信息。” 赵妍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封口处没有邮票,只有一道潦草的火漆印,“我查了监控,是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凌晨放在门口的,看不清脸。”
沈清漪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张的粗糙纹理,心里莫名一紧。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叠打印纸,标题赫然写着 “顾氏集团‘滨江壹号’竞标方案核心漏洞”,内容详细列出了顾氏商业综合体的成本核算错误、设计方案的结构隐患,甚至标注了 “顾明私下接触的建材商资质存疑” 的证据,末尾还附了一张模糊的转账记录截图,显示 “顾氏向不明账户转款 500 万”。
“这也太巧了吧?” 赵妍凑过来看,眉头皱起,“还有三天就竞标了,突然有人送顾氏的漏洞资料,会不会是陷阱?”
沈清漪没有说话,手指抚过打印纸的边缘 —— 纸张是常见的 A4 纸,但右下角有一个极淡的水印,是顾氏集团老办公楼的标志,去年顾氏搬新址后,这种纸就停用了。她翻到转账记录截图,放大后能看到像素边缘有明显的拼接痕迹,而所谓的 “成本漏洞”,正好卡在陆氏擅长的适老化社区成本核算盲区里,像是故意引导他们往 “顾氏商业部分薄弱” 的方向制定应对方案。
“还记得林薇薇造谣时,顾辰怎么伪造证据的吗?” 沈清漪突然抬头,眼神锐利,“他总喜欢在细节里留‘看似有用’的破绽,让你以为捡到宝,其实是引你进圈套。这资料里的成本数据,正好和我们上周测算的顾氏底线重合,要是我们根据这个调整方案,大概率会掉进他预设的价格陷阱。”
为了验证猜想,沈清漪立刻让技术部追踪包裹来源 —— 监控显示,戴鸭舌帽的男人驾驶的白色轿车,车牌是套牌,最终消失在顾辰临时住处附近的城中村。而那张 “建材商资质存疑” 的证据,经核查,该建材商去年就已注销,所谓的 “接触记录” 是用旧合同 pS 的。
“他想让我们误以为顾氏的软肋在商业部分,从而把重心放在商业竞争上,忽略适老化社区的优势。” 沈清漪将资料摔在桌上,指尖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五年前,他就是用类似的手段,伪造我父亲‘挪用项目资金’的假证据,导致‘滨江新城’项目搁置。现在,他又想故技重施,不仅要抢项目,还要彻底抹黑我父亲的名声!”
赵妍看着她紧绷的侧脸,赶紧递过一杯热咖啡:“清漪姐,别生气,我们既然发现是陷阱,就不会让他得逞。现在怎么办?直接忽略这份资料,按原方案推进?”
“不。” 沈清漪摇头,眼神渐渐坚定,“他设了陷阱,我们就给他挖个更大的坑。既然他想引导我们关注商业部分,我们就故意‘中计’,让他误以为我们要在商业上跟他死磕,然后在适老化社区上打他个措手不及。”
她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制定 “将计就计” 的方案:让技术部伪造一份陆氏 “商业综合体优化方案”,故意将成本预算提高 10%,标注 “重点突破商业招商”;同时,让沈枫联系一家与顾氏有旧怨的建材商,“不小心” 泄露这份假方案,引诱顾辰上钩。
“另外,继续追查‘滨江新城’的资金流向。” 沈清漪指着父亲的规划图,“顾辰当年肯定参与了资金挪用,只要找到证据,不仅能揭穿他的陷阱,还能为我父亲洗清冤屈。”
而此时的顾辰,正坐在临时住处的沙发上,手里把玩着一枚旧火漆印 —— 正是封匿名包裹的那枚。他看着手机里 “陆氏获取顾氏漏洞资料” 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沈清漪,就算你现在再聪明,也逃不过我的算计。等你在竞标会上把重心放在商业部分,我就用适老化社区的‘创新方案’打垮你,让你知道,你父亲当年输得有多惨,你现在就会输得有多惨!”
他不知道,沈清漪早已看穿他的伎俩,一场针对他的反杀,正在悄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