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之夜红毯的余温尚存,网络上的讨论已如潮水般漫过屏幕。
凌晨时分,#沈白芷红毯造型# #周衍丝绒西装# 两个词条悄然爬上热搜尾巴,带着不容忽视的热度。
点开话题,满屏都是两人并肩走在红毯上的高清图——沈白芷的浅蓝灰色露肩礼裙在镜头下泛着细腻光泽,露肩设计勾勒出流畅的肩颈线条,被网友盛赞“清冷中透着骨相美”;周衍的黑色丝绒西装则将少年气与绅士感揉得恰到好处,领口那枚银色胸针成了点睛之笔,评论区里“这波造型赢麻了”的留言刷了屏。
讨论热度持续攀升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星翰娱乐的推波助澜。团队精准投放的通稿与粉丝自发传播形成合力,让两个名字迅速破圈。
“沈白芷是新人吗?之前没见过,但这颜值气质绝了!查了下待播《季风吹过的夏天》,已经搬好小板凳等播出了!”
“星翰娱乐的?刚翻了她微博,之前费加罗那组大片也很能打,气质这块拿捏得死死的,已关注!”
“周衍弟弟这身太可了!科班生出身果然不一样,期待他在《季风吹过的夏天》的表现!”
“没人觉得他俩站一起很搭吗?一个清冷一个俊朗,对视那下的默契有点好嗑是怎么回事?”
随着讨论发酵,有网友自发剪辑了两人红毯同框的片段,配上甜向bGm,#衍芷cp# 超话悄然建立。
起初只是零星几个粉丝在其中磕糖,没过半天,超话人数就突破了 thousands,有人扒出两人合作《季风吹过的夏天》时的路透,戏称“这是提前锁死的节奏?”——这场意外的cp热度,反倒给尚在送审与修改阶段的《季风吹过的夏天》带来了一波额外关注。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沈白芷的微博粉丝从不到50万跃升至一百八十万,周衍也从两百二十万涨到近三百万,两人超话的签到数和互动量都创下出道以来的新高。
《季风吹过的夏天》的官微更是被@ 无数次,催更评论里多了不少“为沈白芷\/周衍而来”的新面孔,剧组官微顺势放出一张两人的片场对戏路透,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热度带来的连锁反应比预想中更快。
第二天一早,林特助抱着一叠合作意向书走进沈知砚的办公室,语气难掩兴奋:“老板,这是今早刚收到的,五个品牌想找沈白芷和周衍合作,三个服饰类,两个美妆护肤,都是一线梯队,显然是看中了他们昨晚的造型出圈度和话题潜力。”
沈知砚指尖划过意向书封面,目光在“沈白芷”和“周衍”的名字上稍作停留,眸色深沉,看不出太多情绪。
上午十点,星翰娱乐高层会议室里,气氛严肃中透着几分雀跃。
“从反馈看,两人红毯造型的出圈度远超预期,”市场部总监调出数据图表,“沈白芷的‘清冷感’和周衍的‘少年绅士风’标签已经立住,网友接受度很高,后续可以围绕这两个点深化。”
“cp粉的出现是意外之喜,”经纪人团队代表补充道,“虽然还在萌芽阶段,但互动数据不错,要不要适度引导一下?毕竟现阶段cp热度确实能快速固粉,还能给《季风吹过的夏天》预热。”
沈知砚手指轻叩桌面,清脆的声响让会议室瞬间安静。
“cp粉暂时不碰。”他抬眼扫过众人,语气笃定,“他们两人现阶段要绑定《季风吹过的夏天》角色,借剧播窗口期巩固演员身份。先让沈白芷接一个高奢美妆支线代言,贴合她的气质;周衍可以接运动品牌代言,强化少年感,同时推进综艺邀约,维持曝光率。”
他顿了顿,翻到下一页文件:“同时沈白芷这边,让编剧部筛选一个女二剧本,等《季风吹过的夏天》播出后就进组,保持作品连贯性,避免热度断层。”
会议室里一片附和。原本按部就班的培养计划,因这场红毯的意外走红,被按下了加速键,每一步都需要更精准的计算。
散会后,林特助留在最后整理文件,忍不住问:“老板,不考虑让两人在《季风吹过的夏天》宣传期炒一下cp吗?现在热度正合适,而且剧里他们本就有对手戏。”
沈知砚合上笔记本,淡淡道:“不合适。”他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他们在剧里一个是女二,一个是男三,宣传方案还得跟剧组协调。而且现在太早了,”
他指尖轻抵玻璃,“让他们先立住个人标签。cp是双刃剑,等作品有了基础,再谈其他不迟。”
而此时的影视基地,沈白芷刚拍完一场戏,坐在休息椅上刷手机时,恰好刷到自己的热搜词条。
指尖在屏幕上微微一顿,看着那些陌生的Id和铺天盖地的赞美,她忽然意识到,这场以新身份开启的旅程,正被热度推着,走向一条更开阔也更复杂的路。
红毯上的闪光灯或许会熄灭,但随之而来的浪潮,才刚刚开始涌动。
网络上的讨论还在继续,粉丝数仍在缓慢增长,#衍芷cp# 超话里的产出越来越多。
这场由红毯点燃的热度,正悄然改写着两个新人的轨迹,也让星翰娱乐的版图里,多了几分值得期待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