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古族将《玄月凝真诀》迎入传承宝库的同时,各大顶级势力的评估也在继续。
王廷深处,姬允指尖轻叩龙椅扶手,目光扫过案前奏报。
“对寻常弟子开阔眼界、夯实根基,确有益处。”
他语气平淡,“但对王廷整体实力的提升,终究隔靴搔痒。”
赵胥躬身道:“陛下明鉴。灵境对金丹、筑基期的助益确实显着,
但其限制也很明显 —— 金丹之上不得入内,地阶以上功法不显。
于外界大族而言,确实有些鸡肋。”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不过对天堑而言,这些限制反倒成了优势。”
毕竟天堑金丹之上的修士,本就不能踏足神州。
相似的评估在其他世家同时上演。
天机阁内,司空玄凝视水镜中流转的光影,缓缓道:
“涟漪已现,惊涛未起,灵境改变了中下层的规则,但对云端之上的存在,吸引力还不够。”
钱长老眼中精光闪动:“除非它能继续升级 ——
开放更高境界,出现地阶甚至天阶传承,或者推出能直接提升我等修为的功能。
否则,终究只是‘年轻人的玩具’。”
“然也。” 司空玄颔首,“现在的投入只是敲门砖。大家都在等,等灵境揭开更多面纱。”
然而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关键:
若不是四海商会几十年来将功法价格打压到极致,
或者灵境早五十年现世,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引发如此震荡。
一时间,修真界顶层形成了微妙共识:
灵境展现了改变未来的潜力,但还远远不够。
就在各大势力将灵境评价为 “潜力有限” 时,
散修群体却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
对他们而言,灵境的价值远超任何上古遗迹!
如今执匙者数量已突破万人,门票价格早已跌至谷底。
灵宝阁更是常年以十枚灵石一个时辰的价格售卖,其他势力也只能跟随。
此刻,传道阁内人声鼎沸。
“快看!光是《引火诀》就有八个版本!”
一个红脸汉子在光团间来回切换,眼花缭乱。
旁边女修指着其中一个:“这个‘烈阳版’爆发力强,但伤经脉;
那个‘温炉版’根基稳,就是威力弱些。该怎么选?”
不远处,几个散修围成一圈激烈讨论。
“老王,你主修金土,缺一手控场。《流沙缚足术》比《石肤术》更适合你!”
“李道友此言差矣!石肤术是炼体根本,岂能因贪图控场而放弃根本?”
这般热闹景象,与宗门弟子循规蹈矩的修行形成鲜明对比。
在剑法区,两个年轻修士争得面红耳赤。
“《流光剑诀》最适合新手!”
“《基础剑诀十三式》才是正途!”
最后还是个路过的女修点拨:“你们不如去‘试法台’亲身体验。”
这个建议立即点醒众人,很快就有修士兴冲冲地往演武境方向去了。
偏殿角落,几个相熟的散修正在交流心得。
一个中年汉子激动地喊道:“就是它了!”
他主修土系,苦于没有合适的炼体法门。
在外界,这类能硬撼金丹的炼体术都是中等势力珍藏,岂是他能轻易获得?
此刻他终于找到完全契合的《磐石炼体诀》,毫不犹豫地动用了免费拓印机会。
退出灵境后,汉子难掩兴奋:“这灵境,当真是我等散修的福音!”
他的同伴刚刚拓印了《追风遁术》,却低声道:“不过你发现没有?
这种神识拓印虽然方便,却有个限制 —— 根本无法完整地传授给他人。”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抚须道:“你方才所言,正是传承之道的核心症结。”
他环视周围听得入神的散修们:“试想,
一部功法犹如一门手艺,你只参透了其中七成精要,
那么你能传授给弟子的,最多也就是这七成。
剩下的三成,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理解有偏,
甚至可能因你自身的局限而曲解了原意。”
众人闻言不禁点头。
“更麻烦的是,” 老者声音低沉,
“除非遇到万中无一的奇才,否则弟子们只会依样画葫芦。
你教得稍有偏差,他们便错得更加离谱。
如此代代相传,再精妙的功法也会渐渐失了真意,威力大减。”
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修士恍然大悟:
“难怪万象塔中,黄阶功法的数量远超玄阶,恐怕不止是创功难度不同,
更因为许多玄阶功法在流传过程中,因传承不全或理解谬误,渐渐退化成了黄阶。”
“何止如此!” 一个满脸风霜的刀修插话,
“我师父当年传授我《破风刀诀》时就说,
这刀法传到他已是第七代,比祖师爷初创时少了三式杀招。
他穷尽一生想要补全,却始终不得其法。”
年轻修士终于明白:“所以那些世家大族才如此重视传承玉简!
因为玉简能完整保存功法真意,不会因传授者的理解偏差而失真。”
“正是。” 老者颔首,“但玉简也会损耗神韵,所以大族对核心传承都极为谨慎。
而我们现在通过灵境获得的拓印,虽不能直接传授他人,却是最完整的版本。
只要勤加修炼,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将其彻底掌握。”
这番话让在场散修们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终于明白,为何修真界中散修更难出大能 ——
不只是资源匮乏,更重要的是传承不全。
如今灵境出世,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
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真正完整的传承,看到了通往大道的希望。
而在云端之上的大能们尚未意识到,
量变最终将会引发质变……
而陈飞作为穿越者 ——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