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宁却哪里肯放它走?左手一张一个霹雳凭空响起,雷光中那黑气在雷声响起的刹那间便自溃散,把当中的妖精掉落下来,却不是人形,乃是兽类之态,伏在院中瑟瑟发抖。
薛峙与路宁抬眼看去,却见这怪物原来是一只苍黄的老狐,伏地做叩头之状。其前爪已经断掉一只,白骨断茬森森露出,犹有鲜血滴滴落下,口中呜呜咽咽,却是因为不敢露出锋利的牙齿,只是抿着嘴自喉咙中挤出点声息来呼痛。
这老狐哆嗦了一阵,似乎觉得这般模样不好观瞻,渐渐便化成一个身穿苍袍的枯瘦老者,依旧趴在那儿冲着两人不住磕头。
“好家伙,原来是只狐狸精,看去起码活了有两三百年了吧?”
路宁眉毛一挑,他曾在古书上看过,说狐狸多青黄灰红之色,年深日久之后毛发会渐渐变白,尾巴分叉,盖因天资之故,极易成精。
这条苍黄的老狐皮毛虽不够华丽,但毛发尖端根根发白,尾巴分了两岔,显然修行年头不短了,若不是正好逢着克星,只怕一般打通百多处穴道的修行之辈也难敌得过他。
原来路宁因为记得乃师温半江修行杂录中曾提过,凡举修为不超过天妖第四变、未曾渡过第一次天劫的妖怪,都极为畏惧天雷,盖因第一次天劫便是天生雷劫,也因此对付这几重境界的妖怪,最好的手段便是天下间各门雷法。
路宁虽然不擅别的降妖除魔法术,但当初在龙华山,还真就对心意雷法掌心雷下过功夫。此种雷法不单可以附在掌心之内,亦可外发出来,凭了路宁如今修为,随手一张便是一道霹雳,雷光阵阵,比起初学时实在强出不知多少。
他方才一见那老狐要逃,便手发一雷将其轰了下来,果然应证乃师所言不虚,掌心雷一出,那老狐的妖法便控制不住,自行崩散,自家也掉落地面叩头求饶,根本不敢再跑。
非但是这领头的老狐,路宁这一记掌心雷过后,四下里其它那些黑气也全都崩散,骨碌骨碌滚出来十余只大小狐狸来,有黄有黑,有青有红,都被雷声吓得瑟瑟发抖、屎尿齐流,见了老狐模样后更是险些连苦胆都吓破了,也跟着老狐后面跪拜起来。
只是它们还不能化成人形,故此依旧是兽类模样,磕头之时有许多怪状,倒是让人有些发笑。
薛峙本来自忖绝斗不过领头妖怪所发怪爪,更别说还有这许多妖怪相帮,眼看着就算不死也要吃上好大一场苦头,却不想路宁方一出手形势便急转直下。
先前那一剑光华耀目、锋锐绝伦,轻易将自家苦斗许久都不曾打退的怪爪斩断不说,后一道雷声更是厉害非常,惊雷一动便将这一窝狐狸精尽数降服,神通之大,薛峙觉得便是自家的师父梁子真连同几位师叔师伯怕也有所不如。
其实薛峙这倒是妄自菲薄了,其实十方观的几位仙师法力在世俗间已然可称绝顶,观主真人甚至有四境的修为,这等人就算入了正经的修道门派里做个内门弟子也是绰绰有余,一身修为比路宁高出甚多。
只不过路宁所学乃是道家正宗,心法、法术、剑诀等样样不缺,十方观的传承却是残缺不全,加之薛峙自家眼力也是不济,所以才会有如此想法。
他心中赞叹,却自知方才一战损耗颇大,实已经被怪爪力量挫动了内腑,故而一待老狐降服,便匆匆将白虹收了,站立院中依着乃师所传法门收摄元气,温养内腑,一时间也说不得话。
再说这只为妖作祟的老狐,其出世还在数代之前,年纪约有四百余岁,早开灵智,能够变化人形,修行日久本事甚高,约莫有天妖第二变变化境的修为。
如此本领,在人间已算小有神通,甚至带挈了许多狐子狐孙修行,在这一族中乃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夏城一带妖精之中亦广有名声,有个名目唤作胡博士,便是极言其修为高超,精通许多妖法,并且教导出一窝妖精来的壮举。
并且这博士之称更有一般寓意,便是指这头老狐性喜亲近人,尤其是亲近读书之辈,而且极爱附庸风雅,甚至曾经化身为人,去考过一次秀才,只可惜被考场上的巡查神灵发现,一顿乱棍打出,好险没丧了性命,由此便可见其平时行径了。
路宁并不知道自家降服的这只老狐居然是如此品性,只是见他扰乱汪家家宅,适才对薛峙下手也颇狠,觉得不算善类,故此出手之际并未容情。
此时虽然见老狐有拜服之举,却不肯轻信,盖因狐类向来狡诈,怕被暗算,因此调动元气,准备又是一记掌心雷,先打算轰这老狐一个半死再说。
却不想那狐狸所化的枯瘦老者见机极快,感应到了元气变化,根本不给路宁出手的机会,直接五体投地哭诉道:“上仙饶命,上仙饶命!小畜再不敢胡为了也!”
路宁未敢轻信,依旧十分提放,冷笑一声道:“你这妖狐,搅扰汪氏家宅在前,伤害诸多凡人在后,行为不检,危害人间,难道还想活命么!”
他虽然本只是一个小小书生,年纪又轻,没什么威仪气势,但如今放着一身修为在,境况又是不同。
故而虽然路宁声色并不十分严厉,却一样让老狐浑身战栗,尤其是那一声冷哼,几乎没把老狐吓晕过去,深悔先前没有看清楚来人,未曾发现当中居然有这么一位煞星在,结果弄得如今这般田地。
这老狐毕竟修为多年,惜命得紧,见路宁语气不善,连忙悲声道:“上仙有所不知,小畜所作所为实在事出有因,罪不在小畜啊!”
“哦?有何原因,说来听听。”路宁也不是不讲理之人,仔细看了看老狐,见其似乎并无什么反抗之意,眼神惶恐却无凶戾之色,眉宇间倒似是有些怨气。
他觉察事情仿佛有些隐情,故此心中一动,便暂缓了法术,将雷法散了,却把掌中丹朱剑一指老狐,命其将事情原委说来,倒正好从中听听,看看有无涉及路节之事。
这老狐得路宁之言,如蒙大赦,慌忙将前后诸般事说了。
原来此狐因为爱亲近读书人,故此不像一般妖怪喜欢隐居深山,至不济也要住在无人的荒坟里。
他却是仗着身有不凡妖法,专喜欢住在书香世家附近朝夕相闻,那夏城之中头一家诗书传家、富贵异常的便是汪家,故此老狐所居之处,便正是汪家的房前屋后、檐上阶下。
只是老狐虽然是妖怪,却甚是晓事,一向约束子孙,既不伤人又不害命,只是受汪家书香熏陶罢了,从来不曾露面,故此也不曾被人发现。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偏这老狐书读的多了,听人谈论也多了,偶然间也曾忍不住出言与人探讨,汪家老爷子也是读书辈中的雅人,偶然间听见了老狐几句话,虽然明知其是鬼祟妖精一流,却不以为怪,竟与老狐因书结缘,成了不曾会面的雅友。
由此之后老狐等的行迹方才暴露,连带着让汪家的人知道有一窝妖精住在自家附近。
只是胡博士约束了子孙不肯为怪害人,故此汪家中人只是有些害怕,却不曾闹开,更没寻什么法师行除妖之举。
哎,也是这一窝妖精合该出事,那汪家有一个小公子,年纪幼小,一日在家中读书,因为一句诗做不上来苦恼,偏生老狐有个孙女路过,一时兴起在梁上替小公子补上了这一句诗。那公子便生了妄想,觉得老狐孙女才是自家良人,满家里找寻,想要见狐女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