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水结冰、地冻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冬至之后,一阳之气开始萌动,暖气渐渐初生,此时若命局中有火(丙丁火),便能发挥调候作用。
一、乙木日主的贵格条件
若乙木日主出生时,地支为亥卯未(三合木局),且生于冬至后的时间段内,天干透丙火、丁火(食神、伤官),且无壬水、癸水透干克制火(避免水多木浮或火被水灭),则符合贵显的征象。
案例:元顺帝命造为丁未(年柱)、壬子(月柱)、乙未(日柱)、丙子(时柱)。
月令子水虽旺(壬水透干),但年干丁火与月干壬水合化为木(丁壬合木),月令子水的寒性被转化为木的生气,全局以木火为用,故贵为天子。
二、庚辛金日主的贵格条件
庚辛金日主若生于冬至后的前十日内,天干透丙火、丁火(为官星,金克火为官),且命局中需有寅木(地支)作为生火之源(寅木生丙丁火),方能成就大贵之格。
若丙丁火未明透天干,但日支为庚午(午火为官)或辛巳(巳火为官),因官星得地(午为火之旺地,巳为火之临官),亦主贵显。
禁忌:最忌地支见申子辰三合水局(水为金之子,水旺泄金气,且水克火为官星被伤),若逢此局,主有残疾、眼盲等灾。
若生于丑月(土月),再见七煞(丙火为庚金七杀),易因水患(土克水,水为金之食伤,土旺水衰)夭折或不得善终。
三、壬癸水日主的贵格条件
壬癸水日主生于冬至后的前十日内,天干透丙火、丁火(为财星,水克火为财),因承接一阳初生之气,财星有气(火在冬月虽休囚,但得阳气萌动之势),若搭配土(土克水为官星)制水护财,或木生火通关(水生木、木生火),主富贵双全。
四、戊己土日主的贵格条件
戊己土日主生于冬至后的前十日内,天干透甲木、乙木(为官星,木克土为官),承接一阳之气,官星有气。
若透丙火、丁火(为印星,火生土为印),印星亦有气。
需木火相生(官生印、印生身),忌土多埋火(土旺火衰,印星被泄)或水旺木浮(水泛木漂,官星受损),合此条件者主富贵。
五、行运喜忌
上述格局行运喜见财星(金,生官星)、印星(木,生火或生土)之地,若行至生旺之乡(如木生火过旺、火生土过燥),反易生灾祸,甚者夭折。
案例1:八字庚午(年柱)、戊子(月柱)、庚寅(日柱)、戊寅(时柱)。
庚金日主坐午火(午为庚金的七杀),月支子水(庚金食神)制午火七杀,化煞为权(以食制煞为贵),又乘冬至后一阳之气,故贵显。
案例2:八字壬辰(年柱)、壬子(月柱)、庚午(日柱)、戊寅(时柱)。
庚金坐午火(官星),时柱寅木生午火(印生官),形成官印两全。
虽年支辰与月支子合水局(水为庚金食神),但时支寅与日支午合火局,水火二局力量均衡(水局生木、木生火,五行流转有情),故贵显。
壬癸水、庚辛金日主,命局本属北方寒湿之气,若再生于西北(金旺水相之地),寒湿更盛。
但若在冬至之后(一阳初生之时),命局中见丙火、丁火透干或有力,必能官居高位(“紫微垣”象征帝王或宰辅之位)。
核心逻辑:
冬至后一阳初生,寒气渐退而暖气初萌,此时命局贵显的关键在于:
1. 借火调候:以丙丁火暖局,化解寒湿(尤其金、水日主),或生扶木、土(木日主需火泄秀,土日主需火生身)。
2. 平衡五行:忌水局(申子辰)冲克火局,需木生火、土制水等流通有情。
3. 气与时合:乘一阳之气,使官星(火)、财星(火)、印星(火)得时势之助,贵显可期。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冬逢热火”的核心思想围绕冬季命理中火的调候作用展开,强调冬至后一阳初生时,火的力量对命局平衡的关键意义。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总结:
一、核心逻辑:一阳初生,火为调候之本
冬季属水,寒气极盛,但冬至后一阳发动,暖气初萌,此时火的力量虽微弱却至关重要。
《三命通会》认为,冬季命局若得火(尤其是丙丁火)透干或地支成局,可暖局解冻,调和寒湿,成就贵格。
二、具体应用规则
1. 日主分类与调候用神
甲乙木日主
若生于冬至后十日,地支见亥卯未三合木局,天干透丙丁火而无壬癸水克制,主贵。
例如天顺帝命例“丁未、壬子、乙未、丙子”,因丁壬合化为木,火暖局而显贵。
庚辛金日主
冬至后十日出生,天干透丙丁火为官星有气,需地支见寅木生火(如寅午戌合火局),方成大贵。若无丙丁透干,日支为庚午或辛巳(火金相生)亦主贵。
大忌申子辰水局冲克,易致残疾或夭亡。
壬癸水日主
冬至后十日出生,天干透丙丁火为财星有气,需火土配合制水,主富贵。
若地支见辰子水局,需寅午火局制衡,否则水旺火熄,凶多吉少。
戊己土日主
冬至后十日出生,天干透甲乙木为官星有气,透丙丁火为印星有气,需木火相生,忌土重埋火,主富贵。
2. 调候核心原则
火需得地:火需透干或地支成局(如寅午戌合火),方能发挥暖局之力。
例如丙火生于冬月,需甲木生扶、土制水,忌水旺火衰。
忌水局冲克:冬季水旺,若地支见申子辰水局冲克火局,主残疾、贫寒或夭亡。
需土制水、木生火化解。
运途喜忌:行运喜财(金)、印(木)之地,忌生旺乡(如木火过旺反助火炎),否则易生灾祸或夭亡。
三、命例解析
1. 天顺帝命例:丁未、壬子、乙未、丙子
子月水旺,但年柱丁未、时柱丙子透火,丁壬合化为木,火暖局而不显水寒,故贵为天子。
2. 庚午、戊子、庚寅、戊寅
庚金坐午火(官星),子水制火为权,乘一阳之气,化煞为贵。
3. 壬辰、壬子、庚午、戊寅
庚金坐午火,寅午合火局与辰子合水局制衡,官印两全,力停不降,主贵。
四、深层逻辑与禁忌
1. 阴阳平衡:冬季以火调候,本质是以阳制阴,化解寒湿之弊。
火弱则需木生扶(木生火),火旺则需水制衡(水火既济)。
2. 忌寒湿无制:若命局无火或火被水克,主贫寒、疾病或夭亡。
例如丙火生于冬月,若无木生火、土制水,易夭折或碌碌无为。
3. 五行流转:火需与木、土配合,形成“木生火、火生土、土制水”的循环,方能显贵。单纯火旺无制,反主急躁或破财。
五、与其他命理体系的关联
调候为急:与《穷通宝鉴》强调的“调候用神”一致,冬季以火为调候核心,尤其丙火为太阳之火,暖局之力最强。
五行中和:呼应《三命通会》整体的“中和”思想,冬季火弱需扶,火旺需抑,忌过寒过热。
“冬逢热火”是《三命通会》针对冬季命理提出的核心调候原则,其核心在于以火暖局,平衡寒湿。
具体应用中,需根据日主五行属性,结合火的透干、地支成局及与其他五行的生克关系,判断命局贵贱。
其深层逻辑贯穿阴阳平衡、五行流转的理念,是古代命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