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默然将一沓沓厚实的经费拍在剧组办公桌上时,整个摄制组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半秒。
此前那些因《红楼梦》体量庞大而滋生的散漫与推诿,在金钱构筑的绝对话语权面前瞬间烟消云散。
有人悄悄在白开水里添加上茶叶,有人主动将堆积如山的道具清单重新梳理成册,连之前总以 “艺术需要打磨” 为由拖延进度的老戏骨,也揣着剧本主动找场记对词。
毕竟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
自此,李默然在剧组里便有了 “定海神针” 般的威严。
他说镜头该聚焦黛玉垂泪的眼眸,没人会提议先拍宝钗手中的团扇。
他要求凌晨五点在园林布景拍晨雾中的葬花场景,场工们凌晨三点就扛着设备在寒风里搭好了轨道。
用副导演~赵媛的话说:“李老板指东,我们连西在哪儿都不会看;他让撵狗,谁要是敢分心去逗猫,那真是嫌自己饭碗太稳了。”
可即便掌控了剧组节奏,李默然面对的核心难题仍未解决 ——《红楼梦》这部 “字字看来皆是血” 的巨着,从来都是影视改编的 “烫手山芋”。
在此之前,不是没人尝试将其搬上大银幕,却要么因删减过多被批 “丢了魂”,要么因贪多求全拍成 “流水账”,最后都落得个口碑票房双输的结局。
在前世里的圈内甚至流传着一句话:“想砸招牌?就去拍《红楼梦》电影。”
但这话在李默然这儿,却成了 “耳旁风”。
旁人对着原着里三百多个人物、近千个情节愁得睡不着觉时,他正坐在监视器前翻看谢导的剧本,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击。
有人私下嘀咕 “这戏拍出来肯定挨骂”,传到他耳朵里,他也只是笑着暗道:“前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别说背后骂两句,就是当面吐槽,只要不耽误拍戏,我都当听个乐子。”
当然,李默然也不是真的 “心大”。他办公室的抽屉里锁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那些明里暗里质疑他的人 —— 不是记仇,而是等着哪天电影上映后,用票房和口碑让这些人 “心服口服”。不过眼下,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剧本改编上。
谢导的剧本他看了三遍,不得不承认,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对方已经做到了极致。
元春省亲的盛大、抄检大观园的压抑、黛玉葬花的凄美,都有细腻的笔墨刻画。
可李默然总觉得差了点 “银幕感”——“谁会在电影院里看一部堪比六集连续剧的电影?观众坐两个小时就该犯困了。”
思来想去,李默然终于下定决心:“改!大刀阔斧地改!”
他把演员们和制作团队人都叫到会议室,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加粗的原则:“主线不丢、人物聚焦、节奏紧凑”,然后拿起粉笔,从叙事结构、人物、情节三个维度,画出了全新的改编框架。
一、叙事结构:双线并轨,砍掉 “环形” 留 “线性”
原着《红楼梦》采用 “神话 - 现实 - 神话” 的环形结构,开篇从女娲补天、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前世渊源讲起,中间铺陈贾府的兴衰荣辱,结尾又回归太虚幻境的判词,形成完整的闭环。
可李默然知道,80 年代的观众进电影院,是为了看一个 “能看懂、能共情” 的故事,而非需要提前做功课的 “文学解读”。
“开篇就从黛玉进府拍起!” 李默然指着白板上的 “原着第 3 回”,语气斩钉截铁。
这一幕是整部小说的 “人物登场秀”:黛玉的柔弱敏感、宝玉的乖张叛逆、贾母的慈爱威严、王熙凤的精明干练,都能在短短十几分钟里立起来。
荣国府的雕梁画栋、等级规矩,也能通过黛玉的视角自然展现 —— 比 “女娲补天” 的神话铺垫更能让观众快速入戏。
至于那些不可或缺的神话元素,李默然没打算完全删掉,而是改成了 “关键插入镜头”。
他让剪辑师在黛玉初遇宝玉时,插入一段 10 秒的闪回:灵河岸上,绛珠仙草在晨露中摇曳,神瑛侍者提着水壶轻轻浇灌,配上低沉的旁白:“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这样既交代了 “木石前盟” 的前世因果,又不会打断现实剧情的节奏。
另一段神话镜头则放在黛玉焚稿临终前。病榻上的黛玉气息奄奄,手中的诗稿被火焰吞噬,这时画面突然切换到太虚幻境的薄命司,“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的判词在烛光下缓缓浮现,与黛玉的眼泪、宝钗的剪影形成呼应 —— 用命运的暗示,把悲剧感拉到极致。
解决了 “神话线”,剩下的 “贾府兴衰线” 则被李默然聚焦为三个核心事件。
他在白板上圈出 “元春省亲”“抄检大观园”“贾府抄家” 三个节点,要求用 “鼎盛 - 转折 - 衰落” 的逻辑串联,每一段都要拍出 “对比感”。
元春省亲是 “鼎盛顶点”,李默然要求浓缩成 30 分钟的片段。
为了还原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的场面,拍摄时,道具组可以在园子里铺满干冰,雾气缭绕中,宫女太监捧着珍宝列队迎接,元春坐在凤辇上微笑,可镜头拉近,却能看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疲惫 ——“要拍出‘盛极必衰’的隐患,比如她看龄官演《游园惊梦》时那声叹息,比再多的旁白都管用。”
抄检大观园是 “衰亡开端”,李默然把重点放在了 “家族内部倾轧” 上。
原着里 “司棋私藏书信” 的支线被他删掉,只保留了两个核心情节。
第一个是探春怒怼王善保家的,“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的台词,要求演员一字不差地念出来。
第二个是惜春逐入画时,“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 的决绝,要用特写镜头拍她攥紧手帕的手 ——“不用拍太多人,就拍这两个姑娘,一个刚直,一个冷漠,就能看出贾府的人心散了。”